关于古代的词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0 02:58:26
关于古代的词曲
古人写过节观灯的一句诗(词曲)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词曲为什么会成为宋元流行的主要文学形式?

宋朝时期为什么会以“词”为流行主要文学,这得先宋之前的唐朝说起,因为宋之前的唐朝,诗歌已经比比皆是,初唐时期有王勃、沈佺期、陈子昂、贺知章、张九龄、骆宾王等;盛唐有王维、李白、杜甫、孟浩然、刘长卿、韦

关于诚信的古代名句

行不果————墨子民无信不立————孔子没有诚实哪来尊严————西塞罗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失信就是失败————左拉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关于尊老爱幼的古代名言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

关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问题

辨证思想和唯物思想自发结合:是指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首先是唯物的,其次还包含着一定的辩证思想,但这种包含是不自觉地也就是自发的,并没有形成关于辩证法的规定.对社会历史领域存在发展的客观性没有相关认知:古代

关于古代西方文化的名词解释

伊比鸠鲁认为对死亡的恐惧是非理性的.因为对自身对死亡认识是对死亡本身的无知.伊比鸠鲁的学说并没有发展出科学的传统,但它自由思维的态度和反对迷信的实践,一直得到罗马帝国早期一些上层阶级成员的尊敬.优帝的

思念家乡的词(词曲)

京口瓜洲一水间,中间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古诗词曲中带有“风”字两个连贯的句子

风吹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金顺尧0春风春雨响春雷,春风不渡玉门关

关于古代战争的故事?

伯罗奔尼撒战争(PeloponnesianWar)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从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21年,其中双方几度停战,最后斯巴达获胜.这场战

关于离别的古诗词曲名句,要求:精美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4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

表示回忆往事的古诗词曲有哪些

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一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宋苏轼的《赤壁怀古》

古代关于化石的诗句.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武昌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因以为名焉.’”明何景明《结肠赋》:“泪陨血而崩城兮,身立枯而化石.”明

关于古代服装的描写

1.淡粉色华衣裹身,外披白色纱衣,露出线条优美的颈项和清晰可见的锁骨,裙幅褶褶如雪月光华流动轻泻于地,挽迤三尺有余,使得步态愈加雍容柔美,三千青丝用发带束起,头插蝴蝶钗,一缕青丝垂在胸前,薄施粉黛,只

关于古代的寓言故事,

凿壁偷光匡衡因为小时候家里没钱,买不起点灯的油,有一天,看见墙壁的缝隙里透过来一束光,于是他便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

英语翻译我尤其想知道关于词曲的翻译大家,特别是宋词的!

杨宪益与夫人共同翻译唐宋诗歌散文选许渊冲中国不朽诗三百首周作人(1885—1967):原名栅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缓,自号起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等.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

关于古代的成语

1磨杵成针2.名落孙山3.孺子可教4.四面楚歌5.含沙射影6.凿壁借光7.胸有成竹8.毛遂自荐9.半途而废10.不可救药11.程门立雪12.东施效颦13.返老还童14.负荆请罪15.割席绝交16.刮目

包括古文和诗词曲,大纲要求的都要.

高中语文第一册★邹忌讽齐王纳谏(背诵全文)《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

如题诗词曲的特点

诗:诗是一种最普遍的艺术,如阳光一般洒落在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对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如风、电、雷、雨等无法理解,于是统统把这一切归于神明.出于敬畏,原始人类唱歌跳舞地对神明唱出

《松花江上》的词曲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创作情感:《松花江上》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