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认为塑料沾水会使得测量的密度偏大 证据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4 08:01:42
同学认为塑料沾水会使得测量的密度偏大 证据是
测量塑料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塑料块的质量m2、在量筒(或量杯)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03、将塑料块放入量筒(或量杯)中,用细针将其刺入水里,使之浸没,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1则塑料块的体积V=

几个同学在讨论测量时出现的错误和误差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A错误;B、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测量方法不当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故B错误;C、选用精密测量工具只能减小误差,不能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某同学先测出小石块的体积后再测其质量,则你认为测量值比真实值?

先测体积,体积是准确的,再测质量时候,因为石头中残留部分水分,所以石头测得的质量偏大,综上,密度=M/V,故而密度值偏大再问:也就是说选A、C?再答:对,是的,选AC

有的同学认为: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放电现象以又使得电荷消失,你的看法?

当然不对啦``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凭空产生,又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一个形式转化到另一个形式,而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电荷的总数不会发生变化.所以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放

为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王欣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玻璃下面,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压在玻

(1)当吸盘即将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向上的压力大小就等于所挂物体的总重力G,大气压的值也可通过公式表示为p=FS=GS;(2)吸盘的空气没有完全挤出;或吸盘漏气;或有外部空气进入吸盘;或吸盘

有同学将记录表中4次测量的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你认为这样做正确吗?为什么?

不正确,因为灯丝电阻会随着灯丝的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电压时灯丝电阻不同不是由于误差造成的,计算电阻平均值无意义.

测量科学书的宽度用钢尺还是塑料尺?

最好用塑料尺,它是透明的,比较好读数在测量的时候,最好找几本同样的书重叠在一起,测量这些书的总厚度,再除以书的数量,这样测量的误差比较小

(2012•聊城)某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干湿计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你认为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这三处的植物密度不同,土地的潮湿程度也不同,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即植物能够增加空气的湿度,植物越多,其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越大.所以,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电流表的内,外接使得电阻的测量值比实际的值变大还是变小,

电流表的内接使得电阻的测量值比实际的值变大(此时电流准确,但电压变大R=U/I,R变大)电流表的外接使得电阻的测量值比实际的值变小(此时电压准确,但电流变大R=U/I,R变小)

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认为什么,猜测什么

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要认请分度值(有些叫做最小刻度值).猜测被测力的大小(不要超出弹簧秤的测量范围)再问:被测力的大小是什么,弹簧秤的测量范围是什么再答:被测力的大小是什么:这个要靠经验,要自己猜的

导热塑料的导热系数怎么测量?

导热塑料现在比较通用的标准是美标1461,闪光法测试材料的热扩散,计算导热系数.导热系数=热扩散系数*比热容*密度.

甲、乙两位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直尺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甲的记录是23.06cm,乙的记录23.063cm.你认为符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数值倒数第二位单位应为毫米,甲的倒数第二位为mm,乙的倒数第二位为mm的下一位,故甲对.故选A.

测量不规则塑料块的密度的原理和步骤

方案一(针压法)实验原理:ρ=m/v实验器材:天平、量筒、针1、用天平测物体质量m2、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3、用针将塑料块刺入水中浸没,读出体积V2推导及表达式:V=V2-V1ρ=m/v=

1.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试验中,某同学在连接滑动变阻器时,由于接线柱连错使得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不能改变小灯泡的亮暗,

1.两上接线柱;两下接线柱2.0.005Kwh,18000J,100w,(电压减半,功率变为1/4,25w)15r3.2200w,10A,198KWh

测量一块不规则塑料块的体积

在塑料上绑上一根细绳,细绳下面拴一个小铁块,放到水里,测出它们的总体积,再减去小铁块的体积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哪些情况会使得测量的结果偏小

管中有气体进入,空气湿度大的天气.

有的同学认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取的数字位数越多越好,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假如有甲、乙两位同学用相同的刻度尺

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使测量结果更精确,但平均值的数字的位数并不是越多越好,平均值的位数要与读数的位数相同;②分度值是厘米的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厘米的下一位,所以乙测的结果较合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