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3 10个5打一个成语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4 14:04:13
10个3 10个5打一个成语故事
10个简单的成语故事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

历史成语故事10个,内容简短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三顾茅庐铁杵成针望梅止渴完璧归赵四面楚歌负荆请罪精忠报国手不释卷悬梁刺股凿壁偷光

成语故事50字一共要10个

http://baike.baidu.com/view/1384824.htm?wtp=tt刻舟求剑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

写10个成语故事

苏秦刺股古时候,有一个学者叫苏秦.苏秦自幼家境贫寒,连书都读不起.为了维持生计和读书,他不得不时常卖自己的头发或者帮别人打短工,后来又离乡背景到了齐国拜师学艺.  经过一年的学习,苏秦认为自己已经把老

用5个成语故事造句100字

“真没劲”我和伙伴们围坐在一起,无聊的说着.突然,小红高兴的说:“有了!我们去捉蝴蝶!”听了小红的办法,我们都提起了精神,争先恐后的向草丛跑去.茂密的草丛,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我的眼睛突然一亮,看见

10个关于春秋战国历史的成语故事

1.掩耳盗铃2.灭此朝食3.一鸣惊人4.二桃杀三士5.一字千金6.一暴十寒7.毛遂自荐8.卧薪尝胆9.退避三舍10.杞人忧天还需要吗?

历史典故成语故事10个历史典故或成语故事

1.匡衡凿壁(匡衡凿壁)【出处】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西京杂记》卷二【释义】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勤学【近义词】凿壁偷

10个成语故事的大意于道理

囫囵吞枣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总会把书中文章大声念出来,可是他从来不动脑筋想一想书中的道理,还自以为看了很多书,懂得许多道理.有一天,他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边吃边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地说:“这世上很

成语故事:大公无私它是个 成语故事

典故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平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

写5个成语故事

草木皆兵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

成语故事 叙述 要5个

是买株还珠【汉语文字】买椟还珠【汉语拼音】mǎidúhuánzhū【词语解释】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

谁能给我10个成语故事

http://tieba.baidu.com/f?kz=287522324http://www.leaderblog.cn/catalog.asp?cate=2

5个成语故事

成语小故事----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

关于勤学苦读的成语故事(10个)

囊萤映雪的故事知道吗?

成语故事5个

四面楚歌背水一战程门立雪望梅止渴破釜沉舟闻鸡起舞纸上谈兵三顾茅庐画龙点睛负荆请罪忍辱负重

有关战争的成语故事 10个以上

破釜沉舟——公元前206年的巨鹿之战,当时项羽大败章邯.这场战争有两个意义: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农民军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二是项羽由一个将军一跃成为联军统帅,战争开始由灭秦之战逐渐向楚汉战争转变.退避

10个成语故事和它的意思

语小故事----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

10个成语故事!要短,

1、自相矛盾有个人卖矛和盾.他说盾最牢固,又说矛最锐利.有个人问他用矛来戳盾会如何?他答不出来,古人称其为自相矛盾.2、乐不思蜀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创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刘禅昏庸无能,

有哪些成语故事最少10个

买椟还珠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

成语故事(10个以上)

郑人买履郑国有个人想去买一双鞋,他量了自己的脚,把尺码放在座位上.等他走到集市,看中了一双鞋子时,才想起:我忘了拿尺码了.于是他又回去拿.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鞋子没有买到.有人问他:“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