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拉伸法测定金属丝杨氏模量的公式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6 01:15:17
用拉伸法测定金属丝杨氏模量的公式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时怎么求镜尺距离,金属丝长度,光杠杆常数的标准误差?

UL=L的仪器误差UD=D的仪器误差Ub=b的仪器误差再问:可不可以一个具体的例子

什么是橡胶的拉伸强度?如何测定拉伸强度?

现在的拉伸试验机一般都可以做抗拉强度的试验.

弹性模量的测定(拉伸法)实验中,为什么用不同仪器来测定各个长度?

拉伸法测杨氏模量是在弹性范围内进行的吗?试之说明?为什么同是长度测量,要分别用不同的量具?第一个问题.拉伸法测杨氏模量必须是在弹性范围内进行,必须的.因为杨氏模量的定义就是“杨氏模量(Young'sm

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实验中,在砝码盘中加载时为什么采用正反向取平均值的办法

鉴于金属受外力时存在着弹性滞后效应,即钢丝受到拉伸力作用时,并不能立即伸长到应有的长度Li(Li=L0+ΔLi),而只能伸长到.同样,当钢丝受到的拉伸力一旦减小时,也不能马上缩短到应有的长度Li,仅缩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4Ω.先用伏安法测出金

解题思路:从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结合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去分析考虑。解题过程:最终答案:

用拉伸法测定金属丝杨氏模量的公式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杨氏模量E=8MgLR/πd2bY上式成立的条件:①\x09不超过弹性限度;②\x09θ角很小,即δL

拉伸法测金属丝杨氏模量实验中哪一个量的测量误差对结果影响最大?如何改进

个人认为是金属丝直径.选不同位置,不同角度多测几次,金属丝因使用的问题截面可能变成圆扁形的而不是圆形,影响较大.

用拉伸法测定杨氏模量实验中为什么先增重然后减重

http://wenku.baidu.com/view/ac64b84e767f5acfa1c7cd76.html这里的3.2有详细的分析.

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中望远镜中观察的标尺是虚像?还是实像

虚像吧,不是看的镜子中的标尺吗再问:是吗?再问:望远镜看镜子上的标尺的像再答:如图再答:再问:??再问:你们大学肯定挺好的吧!谢谢啊!像我这样的二流大学的羡慕啊再答:我感觉我好像把你坑了,别打我啊再问

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弹性模量实验可否用作图法去确定钢丝的弹性模量?作怎样的关系曲线?

可以的,利用应力~应变曲线的直线段,算出其斜率,即为钢丝弹性模量.注意要将F~ΔL曲线转化为应力~应变曲线后再计算.其弹性模量约为200GPa.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用英语怎么说

Determinationofthetensilepropertiesofplastics

拉伸法测定金属杨氏模量

第一个问题:引入负的的应变测量误差,即应变测量值偏小,则测得的杨氏模量偏大;第二个问题:或许试样夹持不可靠,在低载荷阶段出现了滑脱,随载荷增大,因夹持机构的自锁作用阻止了继续滑脱.由此引入的误差时测量

大物实验,关于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的不确定度u(Y)的表达式推导.

对等式两边同时取对数,分别是各自变量微分与各变量不确定度乘积的平方和再开根号.这样求出的是相对不确定度,还需要乘以Y才能得出u(Y).电脑无法输各种数学符号,如果不懂告诉我你邮箱,我发图片过去

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望远镜看到刻度尺顶端的像,原因有那些

刻度尺、望远镜、反射镜的相互位置或反射镜的角度不妥当.

在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杨氏模量的实验中,金属丝的长度应该是哪段?

是上端夹头到放置光光杠杆的平台之间的距离

关于测定金属丝电阻的试验

用直接测电流计算的方法显然是不准的.电阻箱是唯一能准确读数的仪器.再考虑到单刀双掷开关,很容易想到采用比较法.滑动变阻器用于分压,电流表用于判定.将金属丝和电阻箱的9.9欧姆档并联分别接在单刀双掷开关

用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怎么用传感器将其长度的变化转换成电阻的变化?求方法,

长度变化转换成电阻的变化?电阻不是与其长度、导体截面积都有关系么?只要知道其导电率就好办了啊.

拉伸法测定金属杨氏模量的数量级大概是多少

各种金属不一样,拉伸长度也不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