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放电电阻瞬时功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6 02:23:09
电容放电电阻瞬时功率
云母电容474J是多大怎么看的啊,降压放电放电并联多大电阻

474J电容是0.47微法,误差5%.降压放电不知啥意思,直接放电可用小灯泡.有显示功能.再问:请问%5是从哪看到的啊再答:J符号代表。k代表10%

400V的直流电给十个电容充电,如图.请问电流多大?放电电阻选多大阻值和功率的?谢谢

.一、充电电流电容器充电时,充电电流是按指数规律由大变小的不恒定电流,开始充电瞬间的充电电流理论上可以达到无限大,但实际上因电源内阻(或功率)、回路电阻等因素的存在,不会是无限大,随着充电时间的增加,

如果电容串联一个电阻,充放电电阻两端电压如何变化

如果电容和电阻串联,比如,电容正极接V+=5V,电阻R一端接电容负,一端接地,电容电压Uc,电阻电压Ur,那么充电过程是,开始时电容C两端瞬间短路Uc=0,此时电阻电压Ur=5V,随着电容慢慢充电Uc

一电阻不计的电容与电阻并联 电源电压变化时会不会对电阻放电

那要看你的电源电压是怎么变化的.如果在变小,则有可能对电阻放电.

电容快速放电求用点动式开关控制50v电容瞬时放电电路图:用于测量仪表的耐电压测试.求:用点动式开关 控制50v/1000

q我给你个图,我就是用这个电路测试三极管等的而压的.只用一只双联点动开关,和一只电压表就可以了.

电容放电可以测试电阻耐压吗?

我真笨,竞然不知道什么是高压电阻.

电容放电是瞬间的吗?电容在和电阻连一起时放电是慢慢放电 还是和充电一样是瞬间完成的啊?

RC的放电,电容上的电压是按照指数规律降低的,在放电开始时,即t=0时,电容上的电压uc=Uc0,放电的电流是最大的,为Uc0/R.在经过1倍的时间常数t=τ(τ=RC)时,uc=0.368Uc0;在

电容通过电阻放电放电时间怎么计算呢

电容充放电时间计算公式设,V0为电容上的初始电压值;V1为电容最终可充到或放到的电压值;Vt为t时刻电容上的电压值.则,Vt="V0"+(V1-V0)*[1-exp(-t/RC)]或,t=RC*Ln[

电池恒功率充电、恒功率放电、恒电阻充电、恒电阻放电?

还有,恒电流放电控制,例如美国军用标准对碱性电池的测试要求.你是:企业的?学校的?研究机构的?化学电源是实验技术,只能老老实实地做测试,自己去取得实验数据.恒电阻充电、恒电阻放电最简单,前者用稳压电源

电容与电阻并联后电容充满电 后会放电吗 (电源还在)

如果电源还在,并且电压不变的话,电容就不会放电,因为电源维持着电压,电容两端的电压不变,电容就不会放电如果电源的电压有波动,电容就会有充放电的过程再问:为什么电容与导线并联充电一瞬间就马上放电啊电源产

电阻与电容并联时,当电容放电的瞬间,电阻有电流通过吗?

肯定有.电阻与电容并联时,它等同于该电容的泄放电阻,泄放掉电容里存贮的电量.

超级电容放电时为什么会有瞬时电压降?按照90V10F,放电13秒,会降到多少?

你的电容好大啊.大电容的内部等效寄生电感也不小,在大电流放电启动瞬间,由于内部电感作用会有减低电压现象.小电流持续放电时还是比较稳定的.具体放电时间和电压降,要看负载性质和大小.

需要多大的电阻给电容放电?

电容啊,放电干什么,用镙丝刀把两个脚短接了放电就行了,放电放不坏.用万用表电阻最大档测测电阻是不是很大,一般如果能测出读数,那么就是坏了的.

电容用多大功率的电阻放电?

要放电,就是要将电容器的能量耗散掉.常用的能量去向是——变成热能.T=RC这个公式并不是完全放完的时间,只是放到剩下约36.8%(自然对数的底数的倒数)所需的时间.除非使用超导体,理论上彻底放完电容器

怎样使电容放电?RT,不是测量电路中的电阻时要使电路中的电容放电嘛,不然会损坏万用变,那如何使电容放电呢?

用万用表表笔任意一支,去把电容两脚短路一下,只用一支笔去短路电容两端

当电容电压大于交流电源瞬时电压时,电容是否会放电吗?

你是不是说的交流整流成直流以后,接了一个电容,然后电容后面接了工作电路?如果是,那么只要交流瞬时值小于电容上的瞬时电压,电容就会放电.再问:这个电路其实很简单,就一个交流源,信号为正弦信号,然后串接电

滤波电容63V20000UF并多大电阻放电

几K,十几K,几十K都行,希望放得快一些用几K的电阻,只要放了电就行,那就大一点,几十上百K都行.电阻放电不同于短路放电,短路放电是电压高或容量大的放电电流大,而电阻放电是慢慢释放的,时间长电压下降就

交流电瞬时功率具体求法(电路中有电感电容)

瞬时电压乘以瞬时电流即瞬时功率.有效电压乘以有效电流再乘以功率因数,是在正弦交流电中的长时间平均功率求法.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只关心长时间平均功率.再问:对于电感p(t)=v(t)i(t)=Li(t)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