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中信号发生器中输入的被测信号幅度太大,该如何调节显示完整图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3 21:42:19
示波器中信号发生器中输入的被测信号幅度太大,该如何调节显示完整图像
实验过程中,如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示波器上始终为一水平方向线段,试分析可能原因.

很可能你示波器调的不对,确定通道是否正确,信号有没有传送给示波器.然后调节示波器幅值和频率,不明显就放大了看.

示波器中符号表示的意思

Vtop=5.05V,——波形顶端电压值Vbase=56.9mV,——波形底端电压值Vamp=5.01V,——波形幅度值Vrms=1.98V,——电压均方根值Vour=0.0%,——?Vpre=0.0

用双踪示波器做RC微分电路实验的时候,为什么并在信号发生器两端的电压波形比输入电压低?

示波器的扫描速度太低,不能更好地反应出微分电阻上电压峰值,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示波器本身水平速度不够,即使打到最高扫速也不够,二是,由于使用较低速度的扫速,从而无法观察到微分波形的上升沿.再问:为什么

超声波频率的测量大学物理实验实验室只提供了声速测量仪、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一、将该超声波转换为电压(使用频率特性较好的话筒);二、将这个信号电压接示波器Y输入端,再将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接示波器X输入端,适当调整两个通道的增益,再调整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当示波器屏幕上显示一个圆

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为什么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是1Vpp,而示波器却显示2Vpp呢?

请注意信号发生器输出标的究竟是Vp还是Vpp?如果是Vp,则是峰值电压,对应就是2Vpp(峰-峰电压)示波器显示就没错,只要调好示波器的零线,就能看出Vp是多少了.如果信号发生器输出确实是1Vpp,请

信号发生器接地端与示波器接地端连接在一起的原因

不光信号发生器接地端与示波器接地端要连接在一起,其他参加实验的设备的接地端都要连接在一起.这一方面为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地”,(你的实验系统图就是这样的!)其次是要防止各仪器之间的“地电位”出现电位差

电路的仿真实验中,示波器怎么接入电路

并联,黑色共地,红色并到要测线路

双踪示波器实验中,在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频率为10Hz时,示波器显示波形稳定而闪烁,

人眼对闪烁频率的反应约在几十赫兹,也就是说高于这个频率,人眼就无法分辨了,而看到的是一个连续平滑的过程.这是由于人眼的暂留视觉造成的,即当目标消失后,人眼仍然保留目标图像的视觉1/5~1/30秒.电影

RLC串联电路暂态过程中,示波器为什么要用直流输入

DC其实是直接耦合方式与AC交流耦合方式的区别是:DC方式是交流和直流都显示出来,AC是指将交流波形显示出来.RLC串联电路暂态过程中,用示波器观察波形时,如果用AC方式,则只能看到暂态波形(交流量)

怎么知道protues中示波器测的是电流还是电压

电压示波器只能接收电压信号如果要测电流,也是要加一个电流探头,将电流转换成电压来测量的.

正弦信号幅度的示波器测试实验中 为什么不直接使信号发生器输出14.14V的电压

并注意调节输出三角波的幅度和对称度.输入波形中不能含有直流成分.方案二正弦波:将正弦波信号接入示波器,调节RP3和RP4,测得正弦波峰峰值Upp=2.8V.

(1)示波器中Y输入是接外部电压的,接到Y一根,还有一根接到接地柱上,这是为什么?什么原理?

示波器是用来做什么的你先要清楚他是用电磁来显示电波的变化.它的X是用来做扫描电压的,它的Y是用来竖直运动的,另一条是为了防止外壳带电伤人的,因为它的高电压,电子管,高中的那本书里是有的吧,它的构造.对

关于multisim中示波器的用法

这是扫描的间隔,简单的说就是屏幕中小正方形的边长(纵向方向上,跟实际示波器一致),20V/DIV的意思是每一格的代表20V,以你这个波形,峰峰值都接近40V了.再问:为什么我的函数发生器的振幅只有10

信号发生器与示波器直接相连

只用一个探头就行了,探头与这个探头的地线分别接信号发生器输出端,调整示波器再问:信号发生器有一个黑线红线,示波器通道1探头接红线,探头地线接信号发生器黑线,我就是这样接的,然后autoset,结果不行

调节示波器的灵敏度旋钮和调节信号发生器的幅度旋钮时,示波器荧光屏上的波形的幅度旋钮时,示波器荧光屏上

示波器上显示的是信号波形,当你把旋转灵敏度旋钮时,显示的是同一信号不同测量单位的读数,可能是秒,毫秒(X轴灵敏度)等等或者可能是伏特,微伏,毫伏(Y轴灵敏度)等等,示波器上不同时刻显示的都是同一信号;

谐振法测电容电感实验中,为什么要保持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不变

谐振测试时,输出频率是不是在改变,加入频率在改变的话肯定就不能再改变输出幅度了,不然的话就无法判断是幅度还是频率引起的变化了,在同样的输出幅度下进行测试也方便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