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 文章结尾处,作者触景生情,他在写思念家乡的语句中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6 00:54:05
荷塘月色 文章结尾处,作者触景生情,他在写思念家乡的语句中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荷塘月色

解题思路:要理清文章的脉络: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因此,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明线:游踪(带

《荷塘月色》的作者是谁?哪年写的?

作者朱自清,写于1927年7月.

《荷塘月色》中作者为什么会想起采莲赋

在月下的荷塘边,作者想起来家乡也有荷塘,还有采莲女,所以引出了《西洲曲》(不是什么“采莲赋”,这是一首乐府民歌).

荷塘月色中作者心理描写的句子有哪些?

作者由“不宁静”到“宁静”再到“不宁静”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句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相伴随的,还有“淡淡的喜悦”.文章开头,“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荷塘月色》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文中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革命失败,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

《荷塘月色》一文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特点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其次教师和学生一起(6)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阅读课文《荷塘月色》对作者有什么感想?

朱自清在先诉说了自己的不宁心境后,描写了一个宁静的与现实不同的环境——荷塘月色,通过对传统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的描绘,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为排遣心

荷塘月色中的荷塘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在游荷塘时的心情

荷塘中的景物为主,写出了月下荷塘的清幽、朦胧、恬静之美.作者的感情发展线索:“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

荷塘月色的景色特点《荷塘月色》是一篇文章,中间一段的景色特点是什么?作者接荷塘月色抒发了什么感情?今晚就要!

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有着淡彩的光亮、斑驳的投影、流水般的梦幻这几个特点.这里蕴含着作者对社会前途感到不明朗,满怀忧虑与希望的复杂感情.

荷塘月色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作者所描写的踱步河塘旁时的景物:1.叶子2.白花3.微风4.月光5.云6.灌木7.树(杨柳)8.蝉声和蛙声9.采莲之事(幻景)希望对人你有所帮助哈~

《荷塘月色》第五段意境?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描画出寂静的夜色里作者的情绪跟景色自然贴切地交融在一起.表现作者在微风中陶醉在美景之中的愉悦心情.曲曲折折、高高低低都是说荷花的错落有致.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

荷塘月色一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寻求精神解脱和自由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荷塘月色》

解题思路:先找出使用修辞的句子,再作分析。解题过程:比喻句: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形象的描绘出了荷叶的形和色,给人以圆润的感觉,也有动感。2、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

荷塘月色的简介与作者介绍

《荷塘月色》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值“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

《荷塘月色》中作者蕴含什么思想感情?

文章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下处处关联这种不宁静的心绪:路是幽僻的,寂寞的;地上的月光是淡淡的,天上的云也是淡淡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听到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心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

荷塘月色 朱自清的结尾处,作者触景生情,他在写思念家乡的语句中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尾】: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了,妻已睡熟好久

写荷塘月色的文章500字左右

http://www.tcsjgyey.com/oblog/user1/luzhihong/archives/2006/37.html

荷塘月色中作者怎样描写荷叶?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挪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

荷塘月色作者夜游的句子赏析

《荷塘月色》虽是一篇写景的散文,但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同样贯穿着他对现实的看法和态度,只是比较委婉曲折.在群魔乱舞、夜气如磐的日子里,作者的心无法平静.他远离闹市、夜游荷塘,感到一种难得的自由.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