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为m的木块用长为L的轻细线,细绳断裂时小物块速度的大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4 17:50:56
质量为m的木块用长为L的轻细线,细绳断裂时小物块速度的大小
高中物理小金属球质量为m,用长为l的轻线

学物理力学时,特别是牛顿定律时要注意,物体受力改变时,其加速度可以突变,但速度不能突变.也就是惯性定律.因此在这一题中,“当悬线碰到钉子的瞬间”小球仍要保持原来速度大小和方向向前运动.再问:怎么判断题

质量为M的小木块用长为L的细线(不可伸长)悬挂在天花板上静止,现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击中木块(未穿出),求细

子弹射木块的过程,内力远大于外力,系统动量守恒mv=(m+M)v1v1=mv/(m+M)接着子弹木块一起做圆周运动F向=(m+M)v^2/L得F向=(mv)^2/(m+M)L所以张力F=F向+G=(m

如图所示,质量为m 小球用长为L的轻质细线悬于O点,与O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P点处有一根光滑的细钉,已知OP=L/2,在

(1)Ek1+Ep1=Ek2+Ep21/2mVo^2=mg(L/2+L)+1/2mVB^2VB=√(Vo^2-3gL)(2)mVB^2/(L/2)=mgVB^2=gL/21/2mVo^2=1/2mVB

如图所示,质量为m 小球用长为L的轻质细线悬于O点,与O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P点处有一根光滑的

1)恰好能到达最高点说明在该点重力提供全部的向心力,∴mg=mv^2/r=2mv^2/Lv=√(gL/2)2)根据能量守恒,在B点小球重力势能与动能之和等于A点时的动能,∴0.5mV0^2=mg(3/

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质细线悬于o点

α指的是移动后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也就是与原位置夹角)缓慢地移动意思是没有其他能量转化为动能(如果没学过也不用管)然后从整体来看,实际上只是球的高度变高了,而球的速度依然为0,所以F做的功全转化为球的

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对小球施加一个力

最小力Fn的方向一定垂直于绳子.大小为Fn=mhsinbA正确.

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栓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可视为质点)后悬挂于O点

按照你的要求,针对第三问作如下答复: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受到重力mg,电场力F=qE(水平向右),绳子拉力T(沿绳子).当小球运动到B点时,受力如下图.将重力和电场力分别正交分解在沿此时绳子方向(法向)

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拴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

再答:逗你的再答:再答:角度自己代再问:第三问分析错误呢,到达B点不一定平衡,答案上黑答案是:根3mg,没有受力分析。所以才问你的再答::-!再答:为啥呢再问:我要是知道,就不提问了。再答:再答:哈,

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拴一个质量为m.

分析小球受力,重力mg,电场力F,细线拉力T,三力平衡得F=sinaT=EqcosaT=mg所以tana=Eq/mga=arctan(Eq/mg)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在角速度ω的转动平台上,用一根轻细线系着M,另一端拴着

要求最大的半径,设想,当平台转速无限大时,M会被甩出去,所以极限是M的摩擦力和m的重力一起提供转动所需的向心力~要满足m相对平台相对静止,那么fm+mg=MRω^2所以最大的R=(fm+mg)/Mω^

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栓一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

根据动能定理得出,小球重力做的正功应该等于电场力做的负功.所以小球带正电.mgLsin60=EqL(1-cos60)这道题讨论A点的受力情况是没有意义的.因为A点受未知外力控制处于平衡状态.再问:小球

某人站在一平台上,用长L=0.6m的轻细线拴一个质量为m=0.6kg的小球,让它在竖直平面内以O点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当小

(1)人突然撒手后小球做平抛运动,则A点距地面高度hAC=12gt2=5×0.64m=3.2m   (2)小球离开最高点时的线速度vA=BCt=6m/s &nb

一质量为 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 一质量为 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

绳子的拉力每时每刻都与速度方向垂直,因此拉力不做功.由动能定理,水平拉力做功数值上等于重力做的负功,因此选B再问:不是只是刚开始的时候就垂直吗?再答:跟刚开始垂直没关系。小球做曲线运动,轨迹是以悬点为

一质量为m的小球 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

不做功,绳子的拉力始终与小球的运动方向垂直

小车AB静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A端固定一个轻质弹簧,B端粘有橡皮泥,AB车质量为M,长为L,质量为m的木块C放在小车上,

A、物体C与橡皮泥粘合的过程,发生非弹簧碰撞,系统机械能有损失,产生内能,故A错误.B、整个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竖直方向上合外力为零,则系统动量一直守恒,故B正确,C、取物体C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