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和尚在中日交往中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5 00:52:44
鉴真和尚在中日交往中
唐朝时期在中朝、中日文化交往中做出贡献的人物各举一例?

中朝在中国的留学生以新罗人最多并且很多新罗人就在唐朝做官了比如崔致远.中日鉴真东渡日本传扬佛教在唐朝留学30多年的高向玄理、留学僧南渊请安主导了日本的大化改新完善了日本的中央集权统治.

为什么鉴真和尚要东渡日本?

因为那时的日本佛教不行,想在中国找个好的大法师去宣传佛法,他们找到了鉴真法师,日本僧人经过几年的努力,感动了鉴真法师,鉴真法师这才东度日本

鉴真到日本后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什么贡献?在唐朝与日本的交往中,你有什么感想?

贡献:鉴真除了传授佛经之外,主持了唐招提寺的建筑、雕塑,直接传播了中国建筑和雕塑艺术的精华,他东渡时,亲自带去的书法作品五十余帖,为日本的书法艺术提供了借鉴,此外,在医药学、文学、绘画、特别是技艺、习

中日交往的友好史实?说实话,这个题我真不想写,可没办法,..

民间交往:鉴真东渡(古代)、民间商业贸易频繁,双边贸易繁荣官方交往:遣唐使(古代)、1972年9月29日中日建交,日本承认"一个中国"开启两国外交关系新篇章、温家宝破冰之旅.虽然伤感情,但同为学生,我

鉴真和尚为什么会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敬

元7至9世纪,唐代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封建制的繁荣昌盛阶段制度,而东瀛日本则处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社会变革时期.中国完备的典章制度与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对新兴的日本具有强大的魅力.日本人认为:“大

在中日两国密切交往中,唐朝文化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

日本“大化革新”全盘采用唐帝国的政治、经济体制,除了两点没学,一是科举,二是宦官.

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在最艰难的时候说了句什么话?

鉴真大师的东渡为日本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不仅对日本佛教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建筑、雕刻、医学、文学、印刷等方面的建树和影响也极为显著,尤其是为发展中日文化交流和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积极贡

为什么鉴真和尚要东渡

不等祥彦说完,鉴真又开口道:“另有谁愿意去?”仍旧无人回答,于是鉴真第三次开口道:“是为法事也,不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

中日交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

中日交流,在汉代就有,只是那时候的日本尚未完成统一.统一后的日本,在隋朝,日本就派遣“遣隋使”来隋朝的首都长安学习,后来唐朝建立,日本又派遣了大量的“遣唐使”,唐朝时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密切的原因就

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译文

译文:唐朝的高僧鉴真,原本姓淳于,是扬州江阳人,十四岁出家做僧人.年稍长后,遍游长安洛阳,寻访名师,专门研修戒法.唐朝天宝元年,应日本僧人普照等人的邀请,东渡日本.但是东海的风急浪高,鉴真他们有时翻船

为什么鉴真和尚要东渡?

唐代的鉴真和尚(688~763),是扬州大明寺住持.鉴真所处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强盛的国力、发达的文化使各邻国争相学习.742年,两名日本僧人来到扬州大明寺,邀请鉴真到日本传教.鉴真答应了他

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实

古代中日友好交往主要是在唐朝①中日之间的来往:日本十多次派出“遣唐使”到中国学习等.②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仿唐制进行改革;依照汉字的偏旁创造日本文字.在建筑式样上模仿唐朝的风格;保留着唐朝的风俗习惯

近代中日友好交往事例

可能让你哭笑不得、也许怒发冲冠:汪精卫在四十年代,大力推行中日亲善.哈哈

从材料中可看出中日之间的交往最早开始于哪个朝代

三国时期:日本邪马台时代,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遣使者出使曹魏,受到魏国皇帝曹丕的封赏,是中日交流最早的记录.唐朝: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来中国求学发展,这些遣唐使者回国后帮助统治者建立了日本的政治制度,并影

在唐朝,中日的友好交往有那些历史史实?

鉴真六次东渡,最后眼瞎在东夷(即日本)传授佛学.东夷派遣唐使(即留学生)来中国求学,这也是日本建筑与中国建筑为何这么相似的原因.学的

隋唐时期,中日交往交往密切.

唐朝中日交流,在汉代就有,只是那时候的日本尚未完成统一.统一后的日本,在隋朝,日本就派遣“遣隋使”来隋朝的首都长安学习,后来唐朝建立,日本又派遣了大量的“遣唐使”,唐朝时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密切的原

鉴真和尚遇难说了什么

若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去看一个电视剧:《鉴真东渡》,或许你能找到答案.

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历史背景?

唐代的鉴真和尚(688~763),是扬州大明寺住持.鉴真所处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强盛的国力、发达的文化使各邻国争相学习.742年,两名日本僧人来到扬州大明寺,邀请鉴真到日本传教.鉴真答应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