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政治 > 作业

康德:理性(纯粹理性批判中的理性)与“我思”的关系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03/28 19:12:45
康德:理性(纯粹理性批判中的理性)与“我思”的关系是什么
康德:理性(纯粹理性批判中的理性)与“我思”的关系是什么
用康德思想如何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进行归类
归类的前提条件描述:
笛卡尔、莱布尼兹、斯宾诺莎等是理性主义的代表.
诺克、贝克莱、休谟等是经验主义的代表.
康德将知识一分为二.
1、 分析判断-谓词至少是暗含在主词中的判断、先天的、独立于经验之外,理性的范围.
2、 综合判断-谓词不在主词中的判断.
康德将综合判断再一分为二.
2.1、后天的综合判断,经验的范围.
2.2、先天的综合判断,形而上学的范围-那些实在中是真的但不能在经验中验证的东西.
注:1-2引自《叔本华(On Schopenhauer)》 作者:S·杰克·奥德尔(S.Jack Odell)P19
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认识也存在多种.

1、逻辑推论
梯利《西方哲学史》310页的解释是:
在这里笛卡尔不是从经验的心理事实推论出:我思,故我在;而是从逻辑上推论:怀疑意味着存在一个怀疑者,思维意味着存在一个思维者,即一个思维的东西或精神实体;这样就把握了在他看来是一个合理的、自明的命题.
复旦版的《十七世纪形而上学》52页也有相关的说法,虽然作者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
在有些地方,笛卡尔也常常喜欢用推理形式来谈论“我存在”.例如,在《致Colvius信》中,他说:”从一个人在怀疑这一事实推出这个人存在,这本质上是十分简单十分明白的事情.”在《谈谈方法》中,笛卡尔也说:”从我在想着怀疑他物的真理性这一事实可以非常清楚、非常确实地推出我存在”.
2、内在经验、直觉
邓晓芒《西方哲学史》144页:
“但是我思故我在这条原理本身却不是逻辑推理的结论,而是建立在内在反省的自我经验之上的,它是一种直觉活动.”
复旦版《十七世纪形而上学》也有引用笛卡尔的原话来证明:
“当我们发觉我们是在思维着的东西时,这是一个第一概念,这个概念并不是从任何三段论式推论出来的.当有人说:我思维,所以我存在时,他从他的思维得出他的存在这个结论并不是从什么三段论式得出来的,而是作为一个自明的事情;他是用精神的一种单纯的灵感看出它来的.从以下的事实看,事情是很明显的,如果他是从一种三段论式推论出来的,他就要事先认识这个大前提:凡是在思维的东西都存在.然而,相反,这是由于他自己感觉到如果他不存在他就不能思维这件事告诉他的.因为,由个别的认识做成一般的命题,这是我们精神的本性.”
复旦版《十七世纪形而上学》53页也说:
我思故我在作为第一原理是“由直觉提供的”.所谓直觉,并不是逻辑推理,而是心灵对对象的直接认识,在一瞬间完整地把握一个对象.

【上文“1、逻辑推论和2、内在经验、直觉”是我从网上看后引用的,目前为止我没看过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以及被引用的这些书.】
理性主义者好像与数学很有缘,那么作为理性主义者的代表之一,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按照“逻辑推论” 和“内在经验、直觉”的认识,以康德“分析判断”、“后天的综合判断”和“后天的综合判断”逻辑,究竟应该分别归类在那里呢?
康德写过很多本名带“批判”的书,其中有一本《纯粹理性批判》的书,是不是对此有所“批判”呢?
我对这本书目前的认识是(以我的思想解释):
真实在特定情况下表现出来一定的变化和结构.
感觉通过选取自己的某些感觉逻辑建立自己的感觉的变化和结构,以认识.
知性通过选取自己的某些知性逻辑建立自己的知性的变化和结构,以认识.
这些结构和变化的转换是有损的,事物-客体能被认识,成为知识,是客体对主体的符合.
也就是说不是主体符合客体,而是主体令客体符合自己.
纯粹理性批判的就是“主体令客体符合自己”,康德在此书中将自己加冕为哥白尼二世.试图促使读者对“一切天体围绕自己的立足点转”的思想进行思考,成为进行更深入的和新的思考和探索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