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评价一下,我这首诗庭园陌上浅深红,已放还包四五重。黄菊瑟瑟寒人意,此花秋尽也春风。先不要评价,我的文采怎么样。我写的是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17 02:48:18
评价一下,我这首诗
庭园陌上浅深红,
已放还包四五重。
黄菊瑟瑟寒人意,
此花秋尽也春风。
先不要评价,我的文采怎么样。我写的是月季,为什么我发帖的地方,都说我写的是黄菊呢?最后一句,明显是说黄菊让人感到瑟瑟,月季晚秋也让人有春的感觉。这问题,有分的。有满意答案,我再给。先不标出来。要指出我的错误。不要,只说我对。我一定有地方,弄错了。才造成误会的。请不吝赐教。
对了,还有浅深红。古诗,有形容玫瑰,浅深红的。作为同属的月季,这个浅深红,不是能暗示他的名字吗?再加上后来的“此花秋尽也春风”不是也和玫瑰区别开了。
我看不明白,3楼的“庭间陌上浅深红,半掩花苞四五重。初秋黄菊溢寒意,此花霜夜唤春风。”跟我写的有什么区别。我诗中最后一句有个“也”字。这个“也”不就把黄菊和此花别成两个事物了。好比,雪是白的,柳絮也是白的。灾难冷酷,全国人民最灾区的踊跃捐款也让当地群众感到温暖。一个是相同性质,不同事物。一个是不同性质,不同事物。不管怎么说把前后两个事物区分出来了。如果再举例,雪是白的,这个东西也是白的。
“这个东西”而和雪不会有人说是一种事物吧。我诗中也有“也”字。那黄菊和此花不就区别开了。题目是月季,最后一句不是黄菊,那就是月季。我结句不是回到主题了吗?
评价一下,我这首诗庭园陌上浅深红,已放还包四五重。黄菊瑟瑟寒人意,此花秋尽也春风。先不要评价,我的文采怎么样。我写的是月
假如你这是首猜谜诗,倒是可以这么写。况且答案还不止一个,也难怪别人不知你写的是什么花了。“浅深红”,难道就只有月季玫瑰是这个特征了,你要用这个来指代月季,有些牵强,毕竟这不算约定俗成。除非是情景中作诗,有背景可循。突兀的放在网上,谁能知道你当时的心思呢。游戏则罢,若是发给大家看的呢,还是清楚一点的好。要么在题目中写上月季,要么开宗明义,没有点题,何来最后的“回到主题”呢?
最后两句是可以读出歧义的,正因为没有明确的主体,(前两句的浅深红和四五重都是泛写看不出你要描绘的主体的名字),此时在第三句出现黄菊的描写,于是第四句中的“此花”,我便也可以理解为前面所说的黄菊(事实上我读第一遍就这么认为的,虽然感觉怪怪的)。“此花秋尽也春风。”因为你开始并未说时节,看到前两句描写得花团锦簇的,再结合黄菊,所以大概会觉得是初秋时分,大部分的花并未凋零,黄菊的出现给人带来寒冷的感觉,但这花到了秋尽冬来的时候,却又能让人感受春风。LZ,这样是否解释得通呢?
总之,该诗让人产生了歧义。如果不是猜谜诗,也不是内涵乾坤的藏情诗之类,则该避免歧义,忌讳含糊不清。从语义上讲,三楼,有明确的题目很醒目,二楼的表达很清晰,也可以判别是两种花。
PS:至于LZ所谈的"也"字问题,当读成歧义之后,也好自圆其说一番。前面的花团锦簇有如春风所过,黄菊的冬来傲霜"也"可令人如沐春风,嗯,就这么理解。二楼、三楼不光语义上很通达,字词的选择也很到位,还有修辞手法也不错,LZ可以借鉴学习。e.g."庭间"、"半掩花苞"、"溢寒意"、"唤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