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知识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1 16:05:16
谢谢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知识点
解题思路: 先熟悉课本,根据课本内容分条概括
解题过程:
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知识点
一、传统工业区
1、典型地区:德国鲁尔区、英国英格兰中部、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中国辽中南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俄罗斯西部欧洲部分、意大利西北部。
2、发展条件:丰富的煤、铁资源
3、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4、存在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5、传统工业区从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 6、典型案例——鲁尔区 a、区位条件:
市场广阔 (德国工业的心脏、欧洲的十字路口)
本区丰富的煤炭资源 (以莱茵河为主的内河运输网;铁路网;高速公路网) 离铁矿区较近 (优质煤田,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
便捷的水陆交通 (法国洛林的铁矿;途径鹿特丹港运入的瑞典铁矿石)
充沛的水源 b、衰落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新技术的冲击 (炼钢耗煤量减少,钢铁替代产品广泛应用) 重化工业过度集聚带来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自身开采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下降 (自南部鲁尔河向北部利珀河煤层埋藏越来越深) c、整治措施:
调整工业结构 (减少煤炭、钢铁企业数量;扩大单个厂矿的规模;引进新兴工业) 调整工业布局 (工业布局向西部和南部扩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 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科技和教育;开展工业旅游;发展金融服务业) 优化环境 (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
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装置;植树造林)
二、新工业区
1、新工业区和传统工业区相比的新特点:
时间新:20世纪50年代之后
地域新: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和“波士顿128公路”、 日本“硅岛”九州岛、英国苏格兰、俄罗斯新西伯利亚、
中国“硅谷”中关村、“中国光谷”武汉、“玉米硅谷”沈阳、浙江温州等。
形式新: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部门新:以轻工业、高新技术工业为主同2、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 a、主要特点: 以中小企业为主
以轻工业为主
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生产高度专业化
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乡村,生产过程分散
b、区位优势: 大批廉价劳动力
20世纪70年代原材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 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 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 政策的大力支持 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 交通运输方便
c、萨斯索罗(瓷砖)工业小区-------形成“生产—销售—服务网络”
区域内的中小企业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逐步建立起相互信赖,比较稳定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这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d、意大利新工业区和传统工业区的异同点
相同点 生产规模
工业部门
工业分布 生产过程 资本集中程度
传统工业区 都是 传统工业
大 重 集中 集中 高 意大利新工业区


分散
分散

3、案例: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 a、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高) 研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高(高) 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短) 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市场) b、区位优势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公园式的工业区) 气候宜人 (地中海气候) 交通便捷 (航空港+高速公路) 集聚了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斯坦福大学)
市场稳定 (军事订货----<硅谷独有>) 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c、70年代末开始,“硅谷”的向外扩散
“硅谷”的土地被占用殆尽;
充分利用美国内地和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廉价劳动力丰富,土地租金低,住房租金低,市场广阔等优势条件。
同学你好,如对解答还有疑问,可以继续提问讨论。感谢你的配合!祝你学习进步,生活愉快!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