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作文:士可杀,不可辱"之我见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25 23:36:40
作文:士可杀,不可辱"之我见
作文:士可杀,不可辱
“士可杀,不可辱”之我见
“士可杀,不可辱”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出于《礼记·儒行》一文中.原文曰:“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进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届处不淫,其饭食不褥,其过失可微词而不可面数也,其刚毅有如此者.”这体现了儒者的刚毅是吃软不吃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胡搅蛮缠,但是挟威迫却行不通,宁可去死,也不原受辱.这种刚毅,很让人想起历史上让人敬佩的人士,慷慨悲歌,豪气冲天,侠义行天下,可杀不可辱……是的,人不仅要活个面子,也要活口气,活个气节.儒者的刚毅是浸透在骨子里的,外表却很柔弱,如棉里裹针,这就更加让人敬畏之分.
但是,并非从古至今所有人士皆为儒者,并非所有人士一概遵守“士可杀,不可辱”这种人生观,反之,则是忍辱负重.
司马迁著有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是我们可曾想过这么一部巨作是司马迁受过极刑后而最终完成的.若不是当时他忍辱负重,怎会有一部巨作、中华文明的光辉诞生.怎会有耐人寻味的本纪、列传.司马迁也曾想过放弃,做一名可杀不可辱的士,但是他的理性战胜了,他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他以种种忍辱负重之人后有成就来勉励自己,他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有远大抱负,因而忍辱负重.
也许,儒者的可杀不可辱的士的精神令人敬佩,但是,我更敬佩忍辱负重的人.他们不会因一时的豪情壮志而了结此生,他们只是留下自己短暂的生命来做惊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壮举.他们虽忍辱苟活,被当时的人所唾弃,但是却被今天的人所赞颂,永久比短暂更为美丽.
“士可杀,不可辱”是儒者风范.“忍辱负重”却是人生的另一种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