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道德经〉中有这样句话: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请问怎样理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3 10:35:06
〈道德经〉中有这样句话: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请问怎样理解?
〈道德经〉中有这样句话: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请问怎样理解?
所谓虚其心,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抚慰老百姓的心灵,使之没有一种对[贤,难得之货,欲]等东西的想法和冲动.这些东西在当时的社会层面上应该说是属于一种[更高的需求]的意义中进行理解的.如果是十分平常的,估计老子也不会这样说.因为平常的需求是一种人的基本需求.
  实其腹----也就是说对基本需求的东西必须要满足他们,充实他们.这里的虚后来被庄子解为[心斋].
  老子把这种欲和心的动向划分为更高需求和基本需求.由于老子的思想并不着眼于发展的立场上,而是追求一种和谐,通融,稳定的哲学目标.这种目标必须把人限制在基本需求的层次上.更高的需求只能产生[争,盗,乱}.
  [弱其志}?这是一种传统的文化社会控制手段.举例,比如赌博,福彩,体彩,六合彩.庄家们的算盘是精打细算的,任何进入其圈中的人永远是输家.而庄家永远是赢家.他们为了不暴露骗局,必须吐出一些资金返还彩民.这些吐出的资金就形成了一种极大的诱惑力,人们便开始在这个封闭的圈环中洋洋自得地转来转去,无限地循环着,虽然个别有所得,有所暴发,但早已经利令智昏,晕晕然不知东南西北.这就是[弱其智]的手段.把这个比如扩大到经济活动和社会更广泛的层面上,就不难看出这种手段的毒辣性和卑鄙性.为了维持这个活动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吐返一部分资金,必须进行希望工程,必须进行清官救济,必须进行一种合理的社会解释,那么这些内容就是为了[强其骨].
  所谓志就是老百性跑到循环圈外去的那种社会动向,而不是什么意志.因为真正社会发展的人民的意志在圈外存在着,而不是在圈内.所谓骨就是支撑个体的躯壳的存在,使这种游戏或博弈规则继续在时间中连绵下去.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圣人之治.他使老百姓无知无欲,使老百姓中间那些拔尖的,聪明有眼光的人虽有此心而无此胆,敢怒而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