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求《道德经》和《山海经》全篇,分古文和白话文共四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25 10:18:39
求《道德经》和《山海经》全篇,分古文和白话文共四篇?
求《道德经》和《山海经》全篇,分古文和白话文共四篇?
《道德经》上篇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则无不治也.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哉.
第十章
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搏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监,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为而弗持,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而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而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蔽复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常善救物,而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无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夫天下,神器也,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道德经》全文(翻译 )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③,非常名.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导读】指出所要讨论的主旨为宇宙的起源,其目的是去寻找万物的“始”和“母”.为了达到目的,老子划定了不同的范畴:常道,非常道;常名,非常名;无名(=无),有名(=有);无欲,有欲;玄(玄1),又玄(玄2);妙,徼;等.老子认为,通过这些范畴的种种关系就能最终了解造成宇宙源起的最微小因素“众妙”.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导读】老子在本章介绍了比较的方法,指出比较要有参与比较的两个方面:本体和比较体.除此之外,老子指出了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一个方面:比较需要有一个比较的载体或者说比较的空间,这就是“人心”,也就是人的逻辑思维.人可以利用自身的逻辑思维与宇宙的逻辑产生同一性,从而从逻辑上再造宇宙,解决宇宙的起源问题,除此以外别无他法.这种方法应当被纳入科学的范畴.以为可以用科学实验的手段来找到宇宙的始点是不切实际的.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个方面,宇宙的诞生是早于人的出现而出现的现象,属于人不可能看到的现象,这就好比每一个人不管如何追溯也不可能亲眼看到自身的诞生过程,更不可能亲眼看到自身父母的诞生过程一样;第二个方面,人不管使用任何实验的手段,都不可能在整体上消灭或再生人本身赖以存在的宇宙.这些简单的理由表明,关于宇宙整体的起源的研究,注定不能属于实验科学的范畴.关于宇宙整体的起源的研究首先只能属于哲学、逻辑学和数学的范畴,其后才属于(理论)物理学的范畴.
第三章
[原文]
不尚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第四章
[原文]
道冲①,而用之有弗盈也②.渊呵③!似万物之宗④.锉其兑⑤,解其纷⑥,和其光⑦,同其尘⑧.湛呵⑨!似或存⑩.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⑾.
[译文]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③,动而俞出④.多闻数穷⑤,不若守于中⑥.
[译文]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一视同仁,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导读】
圣人对待(宇宙学上的)事情的基本原则是按规律来加以处理,且这种规律也是“天地”的规律.规律与规律在本质上是平等的、相同的.老子以风箱来作了比喻:从表面现象来看,风箱在不停地被运作着,然而在整个运作过程中,风箱中间的“轴”却总是保持着自身位置上的相对稳定.老子以此比喻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有自身的“中”,而这个“中”都同样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如果找得到一确定事物的“中”,就是找到了其相对稳定的状态,也就是找到了该事物的本质的方面.这种去找到事物的“中”的办法就叫做“守中”,亦即所谓“中而用之”.
第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③,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④!其若存⑤!用之不堇⑥.
[译文]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导读】
“谷神”指的是宇宙源起时的动的信息.这个动的信息产生之后在没有其对手的情形下就一直延续下去.这相当于关于运动的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实验的结论:一个没有阻力干扰的动点会一直延续下去【1】.但是,古中国人关于“道”之“动”的观念与伽利略实验所得的观念还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古中国人关于“道”之“动”的观念与其从所有现象中所总结出来的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发生着关系,以该定律作为其观念的基础;而伽利略实验所得的观念虽然后来成为所有一切科学活动的基础,然其本身却缺少理论基础.按照实际观察而得到的关于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的描述,一切都有一个始点也有一个终点.所以对于最初出现的“动”也就可以假设其有一个终点,如此“动”就转变为了一个在有界的轨迹上的运动,虽然“动”的趋势可以是无限的,其“动点”(老子在二十二章中将其称之为“信”)的运动范围却被转化成了“有限”.“道”正是凭借这样的观念逐渐建立起了一个完美的可以无限膨胀的(有界)宇宙模型.
“玄牝之门”等于第一章的“众妙之门”.老子表示所有的玄妙(微小)因素都通过“门”产生而后发展起来.“门”是古中国人在表述宇宙起源时用得最广泛的形象比喻.“牝”指的是女性生殖器,老子是在以母性的力量来形象地比喻宇宙生生不息的现象.老子在其整本书中都贯串着对徫大的母性“生”的力量的赞美和尊崇.
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导读】
“长、久”为非常道的范畴,“自生”为常道的范畴;“后其身”、“外其身”、“私”为常道范畴,“身先”、“身存”、“无私”为非常道范畴.老子指出的是,人虽然处于常道范畴,但要以心法的逻辑思维使自身能进入非常道范畴的境界.非常道与常道的次序是按其各自发生的先后来确定其次序先后的.
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导读】
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东西.老子借用水的无形无体的特征来比喻人的心法(逻辑思维)也应该达到无形无体的境界.人因为受到形体的影响,所以总是难于达到“无”的境界.老子认为心法就要如同水一样不受形体的拘束,如此才能使心法获得无所不能的效果.“争”是以“手”抓“物”的形象,而所谓“不争”,就是要抛弃万物的意思.抛弃万物是心法的基本要求.“不争”和“无忧”指的都是“非常道”才能看到的的境界,是与宇宙相对待的范畴.老子认为,只有通过心法抛弃了万物才算是做到了“不争”,如此才算是达到了“无(忧)”的境界,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找到“忧”.所谓“忧”,指的是宇宙中的种种因素.而第一个“忧”出现时,就可以被认为是宇宙的第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其实就是宇宙的始点.“上善”是“道德”的另外一种称谓,表示已具有了最高贵的品质“道德”.老子把“道”作为宇宙的第一个因素,把“德”作为宇宙的第二个因素.能找到这两个因素,就等于达到了“上善”的境界.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就会表现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①,不如其已②;揣而锐之③,不可长保④.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⑤.功成身退⑥,天之道也⑦. http://www.ziyexing.com/files-5/shanhaijing/shanhaijing_01.htm 山海经》白话文版
山经都是说的山,没意思.和轩辕有关的都是海经部分的,所以偶只登海经老.文章不短,偶随时增添...
海外南经
大地载着上下四方之物,四海之内,日月照耀着,星辰在天空闪烁,春夏秋冬划分了一年四季,又有年岁以正天时,这大地上造化所生成的各种各样的物,形状都不相同,有的早夭,有的长寿只有圣明的人才能探知其中的奥秘.就从海外自西南隅向东南隅说起吧.
结匈国在灭蒙鸟的西南,那儿的人都长着像鸡一样尖削的胸脯.
南山在结匈国的东南方.从这山里来的人,都把长虫称为蛇,而把蛇叫做鱼.也有说南山在灭蒙鸟东南方的.
比翼鸟生长在灭蒙鸟的东边,比翼鸟身上长着青色、红色的羽毛,美丽极了.之所以叫比翼鸟,是因为这种鸟单独一只不会飞,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起来.也有的说比翼鸟生在南山的东边.
羽民国生长在灭蒙鸟的东南方,羽民国的人长着一颗像鸟一样长长的头,身上长满了羽毛.另一种说法是羽民国生在比翼鸟的东南方,他们的人面颊尖长,像鸟儿一样.
有名叫二八神的神人,两只手臂是连在一起长的,为天帝在荒野守夜.他们在羽民国的东边.他们长着小脸颊、红肩膀,总共十六人.
毕方鸟生长的地方东面有条河,叫青水河.这种神鸟生了一张像人的面孔,只有一只脚.也有人说毕方鸟在二八神的东边.
讙头国在灭蒙鸟的南边.这儿的人面孔像人长着翅膀,但嘴巴像鸟喙,以捕鱼为其擅长、也有的说在毕方鸟东边的,叫做(石永)朱国.
厌火国在(石永)朱国的南边,厌火国的人身子像猕猴,一身黑毛,口中能吐出火来.也有的说在(石永)朱国的东面.
三株树在厌火国的北边,生在赤水河上游,三株树样子像松柏,叶子像一粒粒的珍珠.也有的说这种树形状像彗星一样.
三苗国在赤水河之东,国人外出时总是扶老携幼,成群结队而行.因三苗与“三毛”声音相近,故也有的称之为三毛国.
载国在赤水东边,载国的人皮肤是黄色的,擅长弯弓射蛇.也有的说载国在三苗国的东边.
贯匈国在赤水东边,贯匈国的人胸部都生有一个透过胸腔的洞.有的说贯匈国在载国东边.
交胫国在它的东边(赤水,下同),这个国家的人两脚是左右交叉着的,走路时也是交叉着双脚.也有人说交胫国在贯匈国的东边.
不死民国在它的东部,这个国的人皮肤黑的像炭一样,而且长生不老.另一说是不死民国在贯匈国的东部.
歧舌国在它的东边.另一说法是歧舌国在不死民国的东边.
昆仑虚在它的东部,它的基部向四面八方延伸,很远很远.另一说是在歧舌国的东部,山基也向四方延伸.
羿与凿齿战--羿与凿齿在南方一个叫寿华的大泽厮杀,最后,勇敢善战的羿把凿齿杀死了.这次争斗,羿手使弓箭,凿齿用盾戟,也有说凿齿持戈战的.(战斗发生的寿华大泽,在昆仑虚的东边.)
三首国在它的东边,这个国的人样子更奇特,一个身子上生着三颗脑袋.
周饶国在它的东边,周饶国人身材短小,但穿衣戴帽同普通人一样讲究.还有的说周饶国在三首国的东方.
长臂国在它的东边,长臂国的人以捕鱼为生,他们捕鱼的本领非常高,常常可以两只手同时各抓到一条鱼.另一说是长臂国在周饶国的东边,在海上捕鱼为业.
北狄多崇山峻岭,帝尧葬在狄山的南面,(故城在今山东省濮县东南)帝喾葬在狄山的北面.那儿有熊、罴、身上长花纹的虎、蜥、豹、三足鸟、视肉等野兽.大舜、文王也都葬在那儿.另一说是葬在汤山,那儿有熊、罴、文虎、蜥、豹、离朱、视肉等动物.周围是深山密林,方圆可达三百里.
南方有个神叫祝融,长得兽身人面,长乘两条龙飞行.
海外西经
再说海外自西南隅至西北隅吧.
灭蒙鸟生于结匈国的北部,鸟的羽毛是青色的,尾巴是红色的.
夏后启--大运山高三百仞,在灭蒙鸟之北.那儿有处大乐之野,夏后启(禹的儿子)在那儿按《九代》乐曲翩翩起舞,夏后启乘两条龙,飞腾于云雾之中.他左手拿着羽毛做的华盖,右手持一玉环,腰间佩碧玉.这大乐之野便在大运山之北.也有人说那里叫大遗之野.
三身国在夏后启所在地方的北部,国民都是长着一个脑袋三个身子.
在三身国的北部,有个地方人称一臂国,一臂国的人只生有一直胳膊,一只眼睛,一个鼻孔.那儿还有一种黄色的马,身上有老虎皮毛一样的花纹,这种黄马也只生一只眼睛一条腿.
奇肱国,在一臂国的北部,那儿的人一只胳膊,三只眼睛,眼睛有阴有阳,常乘一种叫吉良的马.那儿还生长着一种鸟,鸟长着两个头,羽毛是红黄色的,常栖息在他的旁边.
刑天与帝争神--刑天与黄帝为了争夺神位,发生了一场厮杀,末后,黄帝砍断了刑天的头,把他埋葬在常羊山麓.刑天虽然做了“断头将军”,但仍不死心,他以乳头当作眼睛,以肚脐为口,手操盾牌大斧继续挥舞着,欲与黄帝再一决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