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甚深禅定,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15 20:03:44
甚深禅定,是什么
甚深禅定,是什么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仁者!
末学恭录净空老法师对禅定的开示希望对仁者的疑问有所帮助
出自净空法师《华严经讲记》‘定’是禅定,‘胜’是殊胜,禅定里面最殊胜的.禅定就修学功夫浅深来说,差别不等.佛讲大的,大的在六道里面,八种,把这禅定功夫浅深分为八种,色界里面四禅,无色界里面四定,这我们合起来讲“四禅八定”.这诸位要记住,绝对不是说四禅之外还有个八定,八定包括四禅,四禅加上四空定合起来称八定,这是大分.细分太多了,没法子说了,一层比一层胜,二禅比初禅胜,三禅比二禅胜,四禅比三禅胜.小乘人也是大分,四相四果,大乘菩萨我们在此地所读到的都是讲大分,菩萨五十一个阶位;换句话说,禅定功夫层次五十一种不同,一个比一个殊胜.无比的殊胜,最上的殊胜,如来果地!没有再比如来高的了,如来达到究竟圆满,‘胜定’.
饶益世界,这世界的人善根深厚,根熟的人多,佛用这些教学的宗旨纲领,这从名号当中得知,他们都有定功,都知道修定.如来示现究竟圆满的禅定,教导大家不能够得少为足,不能够在禅定境界当中起了染着,就是着相!因为定中境界快乐,要不然谁修它?定中境界里面,你们想想看,没有睡眠,没有饮食,有殊胜的乐趣,禅悦!悦是喜悦.色界天人没有睡眠,没有饮食,这东西不要了,那养分从哪里来的?从禅定当中来的,很不可思议,我们想不通.欲界众生,身体这是个机器,这机器运动一定靠能量来支持,能量耗尽了一定要补充.我们的饮食就是能量的补充,你的身体再好,三天不吃饭,你什么工作都不能做了,能量耗尽了.一个星期不吃饭,你就濒临死亡了,这机器要坏了.
为什么色界天人可以不需要外面能量的补充?现在我们懂得这道理了,禅定的功夫等于说他自己能够产生能量,不需要外头补充.自己产生能量,这能量是无尽的,没有止境的,哪里需要饮食?有饮食你就不自在,你就有障碍,什么都不需要!再跟诸位说,什么都不缺乏.这时候自己才真正能做得了主宰,得大自在,入无障碍的境界,显示出禅定的作用不可思议,禅定能产生巨大的能量,这能量能变现一切所需.当我们不需要这些物质受用的时候,又能把这些物质转变为能量,随心所欲.科学家今天懂得这道理,肯定这是可能的,但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做到.
几千年前,佛菩萨、许许多多这世间高级的宗教都懂得这方法.印度婆罗门教,我们在佛经里面读到六师外道,那个时候印度真的是宗教之国,佛经里面记载的有九十六种.高级的宗教都是修禅定的,甚至于都有能力契入非想非非想天,这样高的禅定.但是他到非想非非想天,他就止住了,以为宇宙的源头他到了,以为那个是大涅槃的境界,这是误会了、错会了,不再精进了.安住在这境界里面,这事情麻烦了.非想非非想天人还是有寿命的,八万大劫,时间到了,他再不能上去,那就得往下坠落.这一坠落自自然然他就毁谤圣贤,认为这圣贤人给他讲的涅槃,涅槃是不生不灭,为什么现在有生有灭?他怀疑,那就是毁谤圣贤,毁谤圣教.
圣贤圣教没错,是他自己搞错了,这罪业从最上面掉到最下面,掉到地狱!这我们中国人常讲:爬得高,跌得重.总而言之,出不了六道轮回.佛法教学比一般圣贤要高明,讲得清楚,非想非非想天上面还有,不是到头了,上一层是什么?上一层是出了六道轮回.四圣法界里头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这两大类,超越六道轮回了;还有菩萨法界,还有佛法界,这佛是十法界里面的佛,相似即佛,他不是分证即佛.他也没有出得了十法界,什么原因?无明没破.在这地方,我们晓得见思烦恼没有了,转变了.见思烦恼是执著,这一转变不执著了,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没有执著,不再有执著的念头了.——恭录完毕
蕅益大师(佛菩萨再来)示念佛法门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 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可惜今人,将念佛看做浅近勾当,谓愚夫愚妇工夫.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终日悠悠,净功莫克.设有巧设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动以参究谁字为向上.殊不过现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离过绝非,不消作意离绝.即现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离计,何劳说妙谭玄.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变改.若不得住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一得住生,永无退转,种种法门,咸得现前.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搭衣用钵.此则头头不了,帐帐不清.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镇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岐所惑,即大智慧.试自检点,若身心世界犹未放下,贪镇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怀,间断夹杂犹未除尽,妄想驰逐犹未永灭,种种他岐犹能惑志,便不为真念佛也.要到一心不乱进境界,亦无他术.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亦得.若初心便要说好看话,要不著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饶汝讲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转语,皆是生死岸边事.临命终时,决用不著,珍重.
钟茂森博士讲:蕅益大师开示念佛法门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103442.html
末学愚钝,所知所述全部来自于古圣先贤大德和其他仁者,在此愿与仁者您共享共勉,末学自己
措辞不妥之处恭请仁者原谅!恭祝仁者一切善愿速成就!恭祝咱们尽虚空所有家人幸福美满!六时吉祥!南无阿弥陀佛!
再问: 能不能简略点,我不才,阅读有点困难
再答: 净空老法师:甚深禅定里面时间空间都没有了。时间没有了你能到过去你能到未来,过去一千年你看到了未来一千年你也看到,时间没有了。第二个空间没有了,空间没有远近没有了,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此地,你就在这里看到。就像我们现在看电视一样,咱们现在电视是平面的,定中所看的境界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你确实能进去,禅定不可思议。释迦牟尼出生那个时代印度人禅定就很普遍,宗教修禅定学术修禅定,印度一些大哲学家哪个没有四禅八定!佛经上讲的四禅八定是婆罗门的,释迦牟尼佛学过而且学得非常成功。这个禅定不是究竟禅定,这个禅定只能够让你了解六道轮回,六道轮回里面的空间维次全突破了六道之外的没有破,也就是你的定功不够。释迦牟尼佛学了十二年知道它不究竟。我们相信释迦牟尼佛肯定有疑问,六道从哪来的?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之外还有没有境界?一个年轻好学的人肯定有这些问题。这个问题没答案,宗教里头不能解答学术里面也不能解答。所以佛把这个学习放下了,在毕钵罗树下入更深的禅定,这一下明心见性全明白了。一切通达明了之后就开始教学,他也不回去,实在讲他的父亲等他回去把王位传给他,他不要了,继续一个苦行僧的身分。这一种心态帮助许许多多迷惑还没有觉悟的众生,教他,这一教就教了四十九年,七十九岁圆寂的。这经上记载讲经三百余会,这三百余会就像我们现在办班,一生办过三百多次这样的活动教学四十九年。他办的这个班有大型的大型的时间长,二、三年的四、五年的,有这么大的班;短期的,三天五天一个月、两个月这个很多很普遍。讲的内容不一样,因为来找他办班的学习的这些人,他们所需要的不相同。譬如家庭主妇来找他办个班,我们解决家庭问题。像今天社会企业,他搞某一种企业,这一行的人都来办一个班,一定是教他如何经营如何帮助他解决困境一定谈这些东西。所以佛经里头什么玩意都有,比一个大学里面科系课程还要圆满。净宗是帮助一些人知道六道轮回苦,不愿意再住六道,如何想脱离六道轮回,能够遨游宇宙遍法界虚空界,喜欢搞这个。佛行,佛教给你一个方法,而且把虚空法界诸佛刹土介绍给你,给你做导游你真能去得成。所以告诉你你要发真心,你不能用妄心。真心发起来用在什么地方?用在生活上用在工作上用在处事待人接物。别人以妄心对你,你要以真心对人,为什么?别人他还搞轮回他不想出去。你既然想超越轮回,你要用妄心你就超越不了,念佛也不行,一定要用真心。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三九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