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帮忙找一篇《荷塘月色》的文学短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2 05:34:05
帮忙找一篇《荷塘月色》的文学短评
要是文学短评,不是什么读后感,字数没要求,大概一篇高中生作文的字数吧
帮忙找一篇《荷塘月色》的文学短评
散文是一种结构自由的文学样式,它的结构没有严格的限制和固定的模式,是灵活、随意的.但是散文的“散”,是形散神不散,散而有序,散而有凝.“形散”指散文运笔自如,不拘成法;而“神不散”是指中心明确.
《荷塘月色》的描写内容看似零零散散、信笔拈来,但都贯穿在精深的思想感情的红线上.全文是按照作者的写景顺序来写的:月夜出门——荷塘路上——荷塘月色——游完归来,而作者的感情也随着写景顺序的不同而变化:隐隐的哀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喜悦——隐隐的哀愁.在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中国大地的背景下,作者心里感到颇不宁静,想找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所以说,作者当时的心情是“隐隐的哀愁”;在荷塘路上和荷塘美景中,作者陶醉了,沉醉在一片喜悦当中,然而偷得片刻的逍遥却被蝉蛙声所扰乱,使得这种喜悦也加杂着一种淡淡的哀愁,所以说这种喜悦也是“淡淡的喜悦”;最后,游完荷塘归来的时候,作者的心里却更加不宁静了,所以当时的心情也是“陷隐的哀愁”.
同时整篇文章的首尾至少有三处相互照应.一是开头的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全文的文眼,其实也是一个悬念.文章的结尾照应的句子回答这个悬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二是开头的“妻在屋里拍着闰儿,模模糊糊地哼着眠歌”,与结尾的“妻已睡熟好久了”一句相呼应.三是开头的“我悄悄地披了衣衫,带上门出去”与结尾处的“轻轻地推门进去”,这两处的呼应极为紧密,“悄悄”与“轻轻”说明了我的心情并没有多大改变.首尾的三处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