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阅读延伸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3 02:42:35
阅读延伸题我应该怎么下手?阅读延伸题该怎么找答题点? 写了200字每回只能得3 4分,该怎么办?
阅读延伸
解题思路: 详见解答。如有疑问,请发到后续讨论,谢谢合作。
解题过程:
同学你好:
所谓“答题点”就是结合原文的主题,谈出你的观点即可。但要注意阅读延伸题看似是一个自由度、开放度比较大的题型,但一定要保持清醒:无论它多自由、多开放,它始终是一道高考题,我们应该像面对作文一样去面对它,注意审题,注意措辞,注意卷面整洁,不可掉以轻心。我们不建议那些文学素养较好的考生用纯文学的眼光写出漫无边际的鉴赏文字,而是要做到“言之成理”。这种开放题的评分标准往往有这样一句话——“言之成理即给分”?“言之成理”包括两点,一是有理有据,二是有条有理。
什么叫“有理有据”?就是要结合原文,用原文语句论证自己的观点。什么叫“有条有理”?就是文理清晰,让阅卷人在短时间内迅速明确你的观点,最好将自己的答案标出序号或分成几个段落,以减少阅卷人的工作量。
比如2010年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出的文言文《沧浪亭记》,最后一题就是阅读延伸题:“《沧浪亭记》的作者苏舜钦在仕途失意后转而寄情山水,安于冲旷。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谈一谈。(200字左右)”这道题是让考生从原文观点出发谈自己的看法,其本质就是一篇200字左右的议论文。这里有一种模式可供借鉴:
即:正论—申论—反论—例论—析论—结论—方法论。我们就可以按这样一个模式去编辑答案。
1、正论(正面表达中心论点):
人在遭遇挫折时,可以在大自然找寻心灵的归宿,暂时忘却人世间的纷纷扰扰。
2、申论(联系原文做解释说明,或诠释其概念,或解释其原因,或推论其结果):
这就是苏舜钦所说的“必外寓于物而后遣”,他在仕途受挫后也是在沧浪亭的美景中找寻精神寄托的。
3、反论(从反面阐述中心论点):
而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则让人失去自我。
4、例论(摆出论据,不仅指例证,也包括其他论据类型):
欧阳修那“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飘逸,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都是官场失意而寄情山水。
5、析论(针对论据,结合论点,进行论证):
这些都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精神启示。
6、结论(换一种表达方式把中心论点再说一遍):
可见,寄情山水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7、方法论(提出某种设想或倡议):
当突如其来的变故与打击敲击着我们的生命,不如尽情去爱,奏出一份闲适。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