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风筝与少年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24 18:22:11
广场的上空各种各样的风筝飘来荡去,地上的孩子们大呼小叫,春天的气息令人醺醺欲睡,走到一个卖风筝的流动摊位前,摊主是一位妇女,它心情地拿出各种款式的风筝让我们挑选。
风筝与少年
解题思路: 认真通读上下文的内容,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很高兴为你解答。祝:心情愉快,学习进步!
解题过程:
               风筝与少年
  ①广场的上空,各种各样的风筝飘来荡去,地上的孩子们大呼小叫,春天的气息被渲染得令人熏熏欲醉。
  ②走到一个卖风筝的流动摊位前。摊主是一名妇女,她殷勤地拿出格式风筝,让我们挑选,儿子挑中一个“猪八戒背媳妇”,很是滑稽、有趣。摊边站着一位和我儿子年龄相仿的男孩,眼巴巴地看着天空发呆。我跟她的母亲说,也拿一只风筝给你儿子放一放。话音未落,男孩突然转过脸,充满希望地望着母亲。而他母亲摇了摇头,她说她是下岗职工,一天卖风筝只能赚二三十元钱,一只十几元的风筝怎么能白白地给他糟蹋呢?
  ③我儿子兴奋地拿着风筝的线轱辘奔跑,风筝时而上升,儿时降落,最后跌落在一棵树上,风筝线缠绕着树枝。任凭怎么拉拽,风筝只是随着树枝摇晃。
  ④正当我们无计可施。对面的男孩走过来,走到我身边,胆怯地问,叔叔,如果我把它取下来,你能否给我一元钱?他眼巴巴地看着我,生怕我拒绝他。我有些踌躇,最后还是说,我给你两元钱,不过你得特别小心才行。
  ⑤男孩挽了挽裤腿,抱住树干,蹭了几下腿,就上到了树顶。我害怕他从树上掉下来,在树下做出随时接住他的姿势。男孩满不在乎地冲我笑了笑。很快,他就取下了被树枝缠绕的风筝。陪着儿子跑了一会儿,累了,我坐在广场边休息。放风筝的人越来越多,不断地有风筝缠在树梢。男孩一次一次跑过去,爬上树,替人取下风筝,然后接过一元钱。当他后来几次从我身边跑过的时候,裤袋里的硬币在叮当作响。
  ⑥后来,从裤袋中掏出硬币,低着头一枚一枚地数着。然后犹豫地站了一会儿,才朝他母亲走去。他站在他母亲的摊前,和母亲说话,好像交涉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开始向母亲的掌心点数硬币。最后,从他母亲手里接过一个“美猴王”的风筝。
  ⑦他拿着从母亲手中买来的风筝,像我儿子一样兴奋地奔跑,不过奔跑的速度更快,裸露的脚踝上留有上树留下的划痕。他放的技巧很娴熟,风筝越飞越高,在蓝天上所谓一个小点。
  ⑧临近中午,放风筝的人们纷纷回家。我和儿子算是最后走。因为我愿意看着这个男孩奔跑,奔跑的姿势和他买风筝的想法一样执着。回头看去,广场上空。一只“美猴王”的风筝还在飞翔,孤独却不跌落,像一个孩子的心,越飞越高。
阅读理解: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2.文中第⑥段中说“后来,从裤袋中掏出硬币,低着头一枚一枚地数着。然后犹豫地站了一会儿,才朝他母亲走去。”男孩在犹豫什么?请补写一段心理描写。(4分)
3.文中交代男孩和“我”的儿子 “年龄相仿”有什么作用?(3分)
4.文章第⑧段说“回头看去,广场上空。一只“美猴王”的风筝还在飞翔,孤独却不跌落,像一个孩子的心,越飞越高。”你对这句话怎么理解?(4分)
5.对文中的小男孩通过爬树为他人取风筝赚钱来买风筝的行为,你有怎样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本文记叙了一位少年用爬上树帮别人取风筝的方式挣得劳动报酬买风筝、放风筝的故事。
2.要点:主要抓住少年想要风筝,他犹豫的是他是不是该拿这几块钱换这只风筝,他担心母亲不同意去换这只风筝。
3.“我”的儿子和少年“年龄相仿”,但是儿子的风筝是“我”帮他买的,而且面对的风筝挂在树上,无计可施。而少年凭借着自己的爬上树的方式卖得风筝,用儿子的不独立和不劳而获衬托少年的独立。
4.风筝带着孩子的追求梦想的心越飞越高,同时也说明了孩子渴望像风筝一样自由,无拘无束,表达了作者对少年的祝愿,希望他有一个很好的未来。
5.可以自圆其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