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鉴真和玄奘,他俩是不是一个人,如果不是,谁早一些啊~希望有人可以说的详细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0 05:30:03
鉴真和玄奘,他俩是不是一个人,如果不是,谁早一些啊~希望有人可以说的详细点
鉴真和玄奘,他俩是不是一个人,如果不是,谁早一些啊~希望有人可以说的详细点
鉴真大师(688 - 763)
  唐代高僧,日本律宗的创始者.本姓淳于,扬州江阳(江苏扬州)人.十四岁出家,十八岁由道岸禅师受「菩萨戒」,二十岁去洛阳,长安游学,二十一岁在长安由弘景禅师受「具足戒」.他还得到大唐许多高僧的教诲,学了佛教艺术,医学智识.此后回到扬州大明寺.天宝元年(742年)应日本学问僧荣睿,普照等邀请,六次东渡,五次被风浪所阻,最后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于天宝十二年到达日本,日本朝廷十分重视,天皇派遣特使向鉴真宣读诏书,表示慰劳和欢迎,并授鉴真为传证大法师,请他在奈良著名的东大寺设坛传戒.日本的天皇,皇后,皇太子先后登坛,请鉴真授戒.接着,鉴真又为440多名僧人授戒还有80人舍弃旧戒,由鉴真重新授戒.这是日本佛教史上正规传戒的开始.由于鉴真的努力,日本才开始戒律一宗,而鉴真就是日本律宗初祖.
  鉴真不但带去日本中国的佛教,还带去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学等技艺,他的弟子中多数长于汉诗.这些都对日本文化产生了积极作用.
  玄奘法师
  唐代高僧.洛州缑氏县(河南偃师)人,俗姓陈,名褘.世称唐三藏,意谓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为我国杰出之译经家,法相宗之创始人.师之生年,一说为隋代开皇二十年(600).其兄先出家于洛阳净土寺,法号长捷.师自幼从兄诵习经典,亦娴儒道百家典籍.大业八年(612),洛阳度僧时,大卿理郑善果,见师年纪虽小,然对答出众,贤其器宇,破格以沙弥身分录入僧籍.师乃与兄共居净土寺,就慧景听涅盘经,从严法师受大乘论.至隋唐之际,天下大乱,师偕兄遍历陇、蜀、荆、赵诸地,参谒宿老,足迹及于半个中国.尝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毘昙,从震法师听发智论.于唐武德五年(622)受具足戒,又学律部.后复从道深受成实论,就道岳学俱舍论,听法常、僧辩讲摄大乘论.因慨叹众师所论不一,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可适从,乃誓游天竺,以问惑辨疑.
  贞观三年(629,一作贞观元年)西行,孤身涉险,历尽艰难,经秦凉高昌等地,抵天竺北境,即越过今之新疆省北路,经西土耳其斯坦、阿富汗而进入印度境内,沿途瞻礼圣迹,迤逦南行,至摩揭陀国.时为贞观五年,师三十岁,遂留学那烂陀寺,入戒贤论师门下,习瑜伽师地论等,又学显扬、婆沙、俱舍、顺正理、对法、因明、声明、集量、中、百等论,钻研诸部,凡经五年.其后,徧游五天竺,历谒名贤,叩询请益,寻求梵本.游学十二年,还那烂陀寺,依戒贤之命讲「摄大乘论」、「唯识抉择论」.时有师子光讲中、百二论,驳师之说,师乃会和中观、瑜伽二宗作「会宗论」三千颂破斥之;后又制「破恶见论」一千六百颂破斥乌荼国小乘论师之「破大乘论」,因而名震五天竺.戒日王等闻名,竞相礼谒.
  时,师四十一岁,意欲东返.戒日王于曲女城为师作大法会,五印度十八国王均列席,大小乘僧及婆罗门等七千馀人亦到,此即佛教史上著名之曲女城辩论大会.师受请为论主,称扬大乘,提出论文「真唯识量」颂,悬之于会场门外,经十八日,竟无人发论难之.戒日王益增崇重,十八国王并于会后归依为弟子.会毕,师决意辞归,戒日王坚留不成,遂再邀集十八国王于首都?罗那迦城,开七十五日之无遮(布施)大会,为师隆重饯行.贞观十七年,师正式辞王东归.经由今之新疆省南路、于阗、楼兰而回国,往返共?吣辏?谐涛逋蚶铩S谡旯凼?拍暾?禄沟殖ぐ玻?垭访?汗?啃?涞任奈浒俟偈⒋蠡队?br /> 玄奘大师所带回的经像舍利等,凡数百件,其中除佛像及佛舍利150粒之外,共请回佛经梵文原典520夹657部.
  师归后,为太宗、高宗所钦重,供养于大内,赐号“三藏法师”.太宗且曾两度劝其弃道辅政,师均以“愿守戒缁门,阐扬遗法”而固辞之.帝唯从其志,助其译经工作,建长安译经院,诏译新经;师先后于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宫译经,凡十九年,共出经论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译出之主要经典有:大般若经六百卷、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大毘婆沙论二百卷、俱舍论、成唯识论、摄大乘论等.师于印度所学遂尽传至中国.
  师提倡忠于原典、逐字翻译之译经新规则.后代译经家每以玄奘所立之定则为法式,而称玄奘以前所译之经为旧译,称玄奘以后所译之经为新译.师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内载西域、印度、锡兰等一三八国之历史、地理、宗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等,亲践者一一○国,传闻者二十八国.该书在佛教史学及古代西域、印度、中亚、南亚之史地、文化上,乃至于中西交通史料上,均富有极高之价值,至堪珍视,故亦甚为欧美日本学者重视.
  玄奘大师顶骨麟德元年(664)二月五日示寂,世寿六十三(一作六十五、六十九).师示寂后,高宗哀恸逾恒,为之罢朝三日.追谥“大遍觉”之号.敕建塔于樊川北原.其后,黄巢乱起,或奉其灵骨至南京立塔.太平天国时,塔圯;迨至乱平,堙没无人能识.
  近30多年来玄奘大师真身顶骨(一部份)一直珍藏于南京灵谷寺.南京灵谷寺的净然法师说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真正的玄奘法师顶骨是不能轻易示人的,一般秘藏于密室里,除非有重大佛教活动和重要佛教友人来访,才会请出真正的玄奘法师顶骨,而一直在寺里的玄奘法师纪念堂展出的乃是等同于真顶骨的影骨.另外对日抗战(1937~1945)时,日本人入南京,修路掘地得到大师部份顶骨,移奉日本.后一部分顶骨归还台湾,现奉安于台湾省南投县日月潭玄奘寺.〔参考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慧立)、大唐三藏圣教序、大唐西域记序、玄奘三藏师资传丛书、大唐内典录卷五、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续高僧传卷四、佛祖统纪卷三十九、开元释教录卷八、法苑珠林卷二十九、古今译经图纪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