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边长a等于10厘米,密度p=8克每立方厘米的立方体A放置于水平地面静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23 13:52:14
如图边长a等于10厘米,密度p=8克每立方厘米的立方体A放置于水平地面静止
如图,已知大正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小正方形边长为7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

面积为:小正方形+1/4以大正方形边长为半径的圆+左上角的三角形-左下角的白色三角形即7*7+1/4π*10*10+1/2*3*7-1/2*7*17=49+25π+21/2-119/2=25π

正立方体木块边长为a,密度为p(p

正立方体木块边长为a,密度为p(p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0厘米,点E在边AB上,且AE=4厘米,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2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

(1)△BPE与△CQP全等.(1分)∵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且t=2秒∴BP=CQ=2×2=4厘米(2分)∵AB=BC=10厘米,AE=4厘米,∴BE=CP=6厘米,∵四边形ABCD是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厘米,P、Q两动点从正方形ABCD的顶点A同时沿正方形的边开始移动,P点依逆时针方向运动,

soeasy相遇即两动点移动的路程为周长的整数倍1.(1+a)t=16t=3.22.(1+a)16=64a=33.2013*16=3220832208*0.2=6441.6p点移动的距离6441.6/

如图,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

我是初一的,希望能帮上忙.首先,算出小正方形的面积:5×5=25然后,算出大正方形一半的那个大三角形:10×10÷2=50接着,算出一边是大正方形的边长加小正方形的边长,一边是大正方形的边长减小正方形

如图,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纸片,点p在边bc上,折叠纸片使a落在点p上,bp=5厘米.求am的长!

过N点做NG⊥BA∵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AB=12设AM的长为X,则BM为12-X∵四边形PMND'是四边形AMND的折叠图形∴AM=PM=X在Rt△BPM中有PB^2+BM^2=P

两正方体A、B的边长之比为2:1,密度之比为1:3.当两正方体A、B如图(甲)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桌面受到的压强为p

∵两正方体A、B的边长之比为2:1,∴SB=14SA,VA:VB=8:1,∵ρA:ρB=1:3∴mA:mB=8:3,即GA:GB=8:3,当两正方体A、B如图(甲)所示时,桌面受到的压力为:F=GA+

已知如图,点A、B、C为圆O上三点且弧AB等于弧BC等于弧CA,圆O的半径为10厘米,求三角形ABC的个边长

∵弧AB等于弧BC等于弧CA,∴AB=BC=CA,∴△ABC是等边三角形,O是△ABC的中心延长AO交BC于D点,则AD是BC边上的中线,同时是BC边上的高和∠A的平分线由中线性质,OA:OD=2:1

如图,在一块边长为a厘米的正方形纸板四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b(b

a=13.2,b=3.4S阴影=S大正方形-4S小正方形=a²-4*b²=(a-2b)(a+2b)=(13.2-6.8)(13.2+6.8)=6.4*20=128平方厘米

如图,直角梯形A BCD的上底与高相等,正方形DEFH的边长等于6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___ 平方厘米.

从图看出:因为SABHD=SABE,所以SBOH=SDEO,所以S阴影=SDHE平方厘米12SDEFH12×6×6=18(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8平方厘米.

如图,在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纸片ABCD 中,点P在边BC上,已知PB=5厘米.如果将纸折起,使点A落在点P上,试求折

设折痕为MN(MAB上,N在CD上),连接AP根据题意知,MN垂直平分AP过M作MG//BC交CD于G显然MG=BC=AB而∠NMG+∠AMN=90°,∠BAP+∠AMN=90°所以∠NMG=∠BAP

如图为边长等于4厘米的正方形,求阴影部分面积

阴影部分面积=1/4*(以B点为圆心BA为半径的圆面积)-1/2(BC为直径的圆面积)=1/4*(πR²)-1/2*(πr²)=1/4*(16π)-1/2*(4π)=4π-2π=2

如图,大正方形边长12厘米,小正方形边长10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阴影部分的面积=(10+12)×10÷2+3.14×122÷4-10×(10+12)÷2,=110+113.04-110,=113.04(平方厘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13.04平方厘米.

如图,△ABC是边长为4厘米的等边三角形,现有两动点P、Q,其中点P从顶点A出发,沿射线AB的方向运动,点Q

你自己把图画出来对着看第一题当他是等边三角形时4-t=tt=2第二题在三角形中因为他们速度都为1所以AP=BQ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C=BC∠B=∠A所以△ABQ≌△CAP边角边原理第三题因为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厘米,P、Q两动点从正方形ABCD的顶点A同时沿正方形的边开始移动

1、P、Q相遇,说明两点走的路程相加是正方形的周长.即t+4*t=16,t=3.2s2、一次相遇是走过了一个正方形周长,4次相遇就是4个正方形的周长.即(1+a)*16=4*16,a=33、第2013

求阴影部分面积,一个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和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如图.

用割补法求得面积即可.需要连线,不过看不清字母是什么,就是把左上角画上一条水平线和一条垂直线,这样整个图形就是一个大矩形了,阴影部分面积等于大矩形面积减去三个周边的三角形面积.具体计算过程如下:12X

综合计算如图正方体A在水平面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的边长为10厘米,密度为8克每立方厘米,动滑轮的总重为20N,不记绳重和

1.正方体的体积为1000立方厘米m=pv=8kg2.F拉=10N,物体受到的力是40牛(因为物体由4段绳子承担).F压=40NP=F/S=400帕3.F浮=PVg=10NG物=80N,物对钩的力是7

大小正方形如图.小正方形边长a厘米,阴影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连接BC,则S△ABC=S△CEB,于是S△ABC-S△CFB=S△CEB-S△CFB,即S△ABF=S△CEF,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12a2;故答案为:12a2.

如图A、B为两个立方体,A的边长a=20cm,B的边长b=10cm,密度为P=8×103kg/m3.求(1)A、B对水平

1、A对支持面压强PA=GA/S=pgV/S=pghA=8000*10*0.2=16000PaB对支持面的压强PB=pghB=8000*10*0.1=8000Pa2、B对A的压强是8000PaA对地面

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角b等于90度,ab等于bc等于八厘米,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向b运动,做pq平行ac,p

设AP为X,PB就为8-X,由题可知四边形pqcr的面积为16,因为PR平行于BC,所以ap=pr=x,又因为四边形pqcr所以pr=qc=x,所以(8-X)X=16,所以X=4,所以点p运动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