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明朝七品文官服饰,详细说明服装着饰,由里衣到外衣.官帽是什么样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18 02:03:06
明朝七品文官服饰,详细说明服装着饰,由里衣到外衣.官帽是什么样的.
明朝七品文官服饰,详细说明服装着饰,由里衣到外衣.官帽是什么样的.
明清时代,官员公服的品级标识变成用金线和彩丝绣成的徽饰,分别缀于前胸和后背,通称"品级补子".与此同时,用公服颜色区分官等的传统识别方法也依然沿袭下来.如王圻《续文献通考》中,有一个明代公服的条例:"凡公服:月盘领右衽袍,或丝、纱、罗、绢,从宜制造.袖款三尺.一品至四品,绯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未入流杂职官,袍、笏、带与八品以下同.……在京官,每日早晚朝奏事及侍班、谢恩,则服之.在外文武官,每日公座服之."对照这个条例,便可知道戏曲《七品芝麻官》中唐成穿绯袍(即大红袍)是历史常识的差错,既然只有"七品",理当穿青袍才对.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称:"品级补子,定于洪武,行于嘉靖,仍用至今."因知清代公服的品级补子是沿用明代而来.补子又有文官与武官的区分,凡文职补子均绣飞禽,以仙鹤、锦鸡、鹌鹑等区分一至九品,武职补子均绣走兽,以斗牛、狮子、奔马等区分一至九品.此外,凡有庆典如皇帝生日之类,官员得穿"蟒服",亦称蟒衣或蟒袍,俱用印有禽兽纹样的丝罗裁制,明制: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品麒麟,五至七品虎彪,一概用大红色.八九品及不入流没有.清制:三品以上九蟒五爪,六品以上八蟒五爪,七品至未入流五蟒五爪,均不拘颜色,所以清人将庆典期称为"花衣期".
光有上述以纹样、颜色或补子作区分的公服,还不算是古代官员制服的全套.以唐宋为例,一个官员的正规"行头",尚有手版、袍带、鱼袋、算袋等系列配备.
袍带,就是系在公服上的腰带,用皮革制成,带上有饰片,称带.唐制:三品以上得有十三块金玉质带,四品有十一块金补,五品有十块金,六至七品有九块银,八至九品有八块石补.腰带上还垂挂有可以系挂各种小件物品的小带子,称蹀躞.按照唐肃宗上元元年(760)的敕令,"文武官咸带七事",即佩刀、刀子、砺石、火石袋、算袋(内装计算器)、契真、针筒等,都是垂挂在这条腰带上的.后两件,大概都是北朝时北方游牧民族带进中原的物品,具体用途我还未考证过,这里只说"七事"之外最重要的两项东西.
一是笏,又称手版.在纸张尚未发明时,人们用竹木削成的简牍记事.当公务人员将此简牍随身携带,派"工作手册"用处时,就称为"笏".《礼记》:"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是说大夫或士手上执笏,与君主讨论国事,并把君主的指示随手记录在笏上.古时的公服,没有口袋,所以这个"工作手册"就插在腰带上,叫"笏".《墨子·公孟》里,就有公孟子笏而见墨子的描写.两晋以后,纸张已经普及了,笏的主要用途变为一种礼节性用品,质料也由竹木上升为玉或象牙,但其原有的随时记事的功能也未取消.职务繁多的官员,恐怕事多,一块笏还记不下来,往往要插两块乃至几块笏.唐玄宗时,张九龄为相,因为年老体弱,笏于带后,再跨上骑乘就有困难了.于是便找人裁制了一个放笏板的布袋,称"笏囊",让随从拿着,跟着他去上朝(《旧唐书·张九龄传》).这个办法普及开后,"百僚则各有笏囊,亲吏持之"(《云仙杂记》).这些手持笏囊的"亲吏",就好像现在替首长拎着公文包的秘书.所以,有无佩囊随身,最好还有人相帮捧着,也是官员展示身份的一个标记.低品官虽然没有执笏于君前的资格,但参见上司也要拿手版,如前引《水浒传》中李逵拿的"槐简",就是槐木做的手版.而当押司时的宋江,只有科员级别,那就只好自己拎一个招文袋了
再问: 怎么没写官帽???
再答: 明朝时候,乌纱帽的命运有了关键性突破。由於官员们特别爱戴乌纱帽,朝廷遂正式将它列为王公百官上朝及处理公务的必要配备。并对规范其制作的样子为:以藤丝或麻编成帽胎,涂上漆后,外裹黑纱。呈前高后低式,两侧各插一翅。宋式官帽的帽翅极长,是皇帝为了防止官员们再朝廷上交头接耳所做。到了明朝,官员们仍沿袭宋制戴纱帽,但皇帝已不再戴了。从明世宗时开始,人们将纱帽称之为“乌纱帽”,同时其双翅也做了一些变动:不但翅的长度缩短了,而且其宽窄也不相同;官阶越大,纱帽的双翅越窄,反之亦然。其形状和后世戏台上的乌纱帽基本一样。 乌纱帽是古代一种官帽,首先产生于东晋,那时乌纱帽并非官员特有,它不分贵贱,官民皆可戴,到了唐代,才定为官帽。《唐书·与服制》记载:“乌纱帽者,视朝及宴见宾客之服也。”也就是说,乌纱帽在官员们上朝和宴请宾客时戴,平时在家不必戴,颇类似于今天的某些行业着装。 这顶冕为藤篾编制,表面敷罗绢黑漆,镶以金圈、金边;冠的两侧有梅花金穿,贯一金簪。通高18厘米、长49.4厘米、宽30厘米。冕,是古代帝王的礼帽,只有皇帝、太子和封王才能佩戴。据《明史》记载,明朝对冠冕有严格的礼制规定,皇帝冕前后各12道旒,每道旒上有赤黄青白黑共12颗玉珠,太子用11旒、11珠,亲王只能用9旒、9珠。鲁荒王的这个九旒冕前后共垂着9道旒,每道上9颗五彩玉珠,共用珠162颗,这和鲁荒王朱檀亲王的身份是相呼应的。冕的顶部有“綖板”,綖板前圆后方,比喻天圆地方,表示博大之意;綖板上面涂着黑漆,以示庄重。板前后系垂旒,是表示帝王不视非,不视邪,是非分明。板下有玉衡,连接于冠上两边凹槽内;衡两端有孔,两边垂挂丝绳直到耳旁,至耳处系着一块美玉,好像塞住了耳朵,即所谓“充耳”,寄寓着帝王不听谗言,求大德不计小过,有所闻,有所不闻的意思。九旒冕为黑色,黑色是明代帽子中的流行色,与其他朝代的帽子有明显区别。   在明代,除了竹、藤篾制成的官帽以外,还有不少官帽是用染成黑色的纱制作而成的,所以也称“乌纱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