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求优秀作文五篇速度炒的也行要短点得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7 22:28:50
求优秀作文五篇
速度炒的也行
要短点得
求优秀作文五篇速度炒的也行要短点得
细雨闲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应如是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
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縢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
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
【阅卷老师点评】
在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在一个“嘻哈”盈耳、“娱乐至死”的年代,在一个决定前途命运、两个半小时完成所有试题的场合,一个中学生会怎样完成一篇高考作文?
于是阅卷中我们看到,更多的考生选择了谈“恬淡”,不约而同地让伟大的古人李白、陶渊明、苏轼佐证自己的观点,尽管不知何为真正的恬淡;更多的考生选择了写“春天美好的品格”,让华益慰、王顺友、“微尘”等“感动中国”的人物作为事实的论据.正当大家慨叹让最不懂寂寞的学生写一篇“何谓寂寞”的文章有多么不容易的时候,这样的一篇文章出现了.于是阅卷六组的全体老师兴奋起来,奇文共赏,一人点评一句―――
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立意深刻,脉络清晰.文章开篇点题,由诗句感叹寂寞,把“细雨闲花”的“迷蒙”“柔美”拓深为情感的滂沱壮烈,即“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接着以纳兰性德和李煜为点例,来阐释寂寞为何,即“寂寞的意义”.第六段列举陆游、王维、元稹,将寂寞升华为“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第七段内容上又进了一层,由“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拓展为’林则徐、韩愈式的寂寞是奉献,让人仰望”.
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丰厚的材料积累和深厚的思想沉淀,是一篇颇有韵味的考场作文.

沉默的父爱
6岁.
操场上,一个小男孩学着骑车,旁边站着他的父亲.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双腿早已是鲜血淋漓.终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父亲依旧是那么笔挺地站着,眼中满是不屑与冷漠.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鼓励.没有;孩子多么渴望爸爸的拥抱,还是没有.只是那双空洞的眼睛,让孩子感到冷酷与无情.终于,孩子不哭了,倔强地站起来,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父亲早已是兴趣索然,转过身,迈着大步,走了.身后又是一阵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父亲只是不经意地回了下头,手却在颤抖.孩子站起来,想着刚才父亲冷漠依旧的眼神,两行热泪莫名其妙地滑过他的脸颊.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16岁.
礼堂里,当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拥着走上了奖台.又一次高举奖杯,又一次欢呼如潮.紧拥着荣誉,在闪光灯不停的闪耀下,孩子艰难地寻找他的父亲.人群中,唯独没有他,台下座位上,只有一个他.瞬间,礼堂仿佛空荡荡的,只有孩子与他的父亲在对视着.还是那么冷漠,依旧是如此不屑.父亲那空洞的眼神让光芒万丈的奖杯褪色.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儿子,一把夺过紧拥着的奖杯,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它交给后台的老师.两行热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一步、两步、三步……父亲的脚步声依旧坚定.
昨天.
校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告别.没有寒暄,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向门口指了指,父亲又转过身,没有动.远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亲定住了,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人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温暖,一步、两步、三步……
今天.
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
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罢了.
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
【阅卷老师点评】
沉默的父亲,沉默的爱.
那沉默之中所蕴含的是热切的鼓励,狠狠的鞭策和殷殷的期望.正是这沉默的父爱,指引着作者一步步成名,成长为一个像父亲一样的,如山一般的男人.我想,纵使走到天涯海角,他也不会忘记父亲那深沉复杂的眼神,因为这眼神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
沉默的儿子,沉默的倔强.
父爱无言,我想:儿子能感悟到这无言的内涵,是父亲最值得欣慰的事情吧!有子如此,当骄傲,当自豪.这种无言的理解与沟通,最令人心动.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深沉而质朴的情感,含蓄而隽永的语言,远去的脚步带给我们的心灵的温暖,令人潸然!
当记忆流经奥斯威辛
当历史的年轮压过奥斯威辛,听到的是男人的怒吼与女人的尖叫,看到的是母亲的哭泣与孩子的惊恐.而今,奥斯威辛的天空湛蓝而且透明,一排排高耸的建筑直插云霄,似要打破这里的宁静.

难道时间已将历史风化,坚忍的犹太民族已似“一笑泯恩仇”.没有!不但犹太人没有忘记那曾经的苦难,德国人民也没有忘记.每当犹太人纪念日那天,德国总理总是跪在营前,默默悔过.男儿跪地惊天动地,何况总理,而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忘记.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任时间长河滚滚不息,他们没有忘记.犹太人没有忘记,因为他们知道知耻而后勇,于是在诺贝尔奖面前,他们经常是胜利者.德国人没有忘记,因为他们把昨日的罪过,当作今日的教训,防止明日的错误.全世界的人民都不会忘记,因为和平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渴望.
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谁都不想让奥斯威辛的哥特式建筑真正打破世界的宁静,但这也不会影响到我们记忆中的伤痕,它只会作为我们的一个和平的标志,以示警钟长鸣.现在犹太民族早已得到了公正的对待,但他们也未曾将自己的历史忘掉,即使那是一段令人不堪回首的记忆.
古人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佩乎塞苍溟”.犹太人正是凭着这一股浩然之气,将心中的愤怒转化为一股复兴民族的决心.不要以为不声不语的他们已将历史忘却,时间永远不会使有些记忆风化,就像叶延滨永远不会将荒野无灯的感触忘记一样,奥斯威辛也永不会讲屈辱的历史遗忘,即使时间不断轮回.
那天,奥斯威辛警钟长鸣;那天,犹太人民饱含热泪;那天,记忆流经这和平的世界;那天,和平在向极端的功力者和道貌岸然的战争者宣判:胜利的钟声会在和平者的心中响彻整个胸膛.
时间永远不会将奥斯威辛风化在记忆底层!

蔷薇.故乡
席慕容说: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阔别故乡多年,我才吟出这一句诗的滋味.或许,“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关于故乡的记忆经历时光的打磨,反而愈发清晰了.
梦中常常回到故乡.那是一个安谧的小山村,夏日的午后,似睡非睡间,总有几声欢快的蛙鸣,老牛“哞—哞—”的呼
喊.有时又回到村前的小溪旁,和傻丫等小伙伴玩笑嬉戏,水花常常溅在挽起的裤管上……宿舍的人说我常常在梦中笑出声.
时间就像是一条宽广的河流,缓缓地从大堤上流过,洗去了尘埃,濯新了记忆.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栩栩如生浮在我眼前,六年来从未消失过.我常常怀念那些淳朴的乡亲,他们是不是也同样惦念着漂泊在外的伢子呢?
初到城市,我紧紧握住小叔的衣襟不敢放开.那些红烛,灯光,悠扬的萨克斯,快节奏的列车……一切向我涌来,让我不知所措.想像中的城市应该是多一些安宁和淳朴的,一如我的故乡,那个多年来魂牵梦萦的地方.
时间有时候很慢,特别是久久收不到家信的时候,我在日历牌上用鲜艳的红笔圈出每一个收信的日子.对我来说那一天是新年,是最值得铭记的日子.圆圆圈圈,红色有时密有时疏地散落在每一本日历上,记载着好多关于故乡的记忆.日历不只明示给我时间,更给了我许多美好的记忆.也许,这就是余光中先生所说的“根”的感觉吧.
问及故乡,回信中常说哪里变了,哪里没变.于是关于故乡的记忆也一点点修整,一点点完美.时间固然更改了故乡昔日的容颜,却风化不了她在我心中的记忆.
某日在键盘前敲文字,洋洋洒洒一片全是记忆中的故乡.隔几日汇款单来了,除了稿酬,还有一句:
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席慕容
拿到单据的那一刻,泪水盈满面颊.我不知道是谁特意写给我的这句话,也许他/她也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吧.记忆中的故乡,时间愈久便愈有分量.时间又怎会风化她在我心中的记忆呢?
我的故乡,我心中的无花蔷薇,千载盛开……

花开两岸
生命之中总有一些记忆深埋在我们心底,尽管时间飞逝,它们也不会因此而消了颜色,褪了芬芳,反而在时间的冲洗下愈加鲜艳,成为温暖我们一生的财富.
记忆是花种,在时间流水的滋润下,开出了迷人的花.
还记得那个叫李春燕的汉族女子,嫁入苗寨,从此便成了照亮苗家的月亮.她居住的那座吊脚楼,她昏黄灯光下整理欠条的背影,她急步于山寨间行医治病的身姿一次次地出现在我的记忆中,时间越久,越给我长久的感动.她的无私,她的奉献,她的坚持就如同一朵玫瑰,散发着大爱的芬芳,弥漫在记忆里,时间越久越浓郁.
记忆是花香,在时间之风的吹动下,飘散到更远的地方.
还记得记忆中那个叫王雪原的男子,毅然站出来揭开医药费的黑幕,不惧丢掉工作,不惧恐吓与报复,他让丑行暴露于光明之下,正义得到伸张,他的壮举让我们拥有了今天更为透明的医疗费用制度.他的勇敢,他的牺牲,他就如同一支清濯的莲花,散发着大义的芬芳,弥漫于记忆中,时间越长越浓烈.
记忆是时间长河两岸的繁花,时间不仅不曾让它们风化,还给了它们滋养,让它们愈加美丽.
还记得一人一马的邮路上的王顺友,教我敬业;还记得为友守墓30年的陈健,教我守诺;还记得舞出千手观音的邰丽华,教我不屈;还记得生命中无数帮助过我的人,教会我爱……他们都是记忆长河旁的花,用馨香沐浴着我.他们教给我的,都成了我一生的财富,它们不会被风化,而会随时间的风、时间的流水传到心底,浸润全身,恩泽我的一生.
这些让我感动,让我成长的记忆永远不会被风化.相反,它们会在时间长河的两岸开满迷人的花,装点我的人生.
花开两岸,记忆永存.
怀想天空①
仓皇南飞的大雁不知又带走了谁的思念.天空仍然很蓝,不知是人们的爱点亮了天空,还是天空照亮了人们心中的爱.
一个人的天空
在这古老的东方大地上,生活着一位歌者,他用自己的爱筑起了一个舞台,用这个舞台的所得为那些失学的孩子撑起了一片天空.丛飞,那个在与癌症作斗争的男子,捐出了自己的所有,却没有想到去治疗自己的不治之症.丛飞走了,带着自己对失学儿童的爱飞走了,飞向自己那片蔚蓝的天空.有人说:“丛飞的所作所为,并不能让每一个孩子的眼中都铺满灿烂的阳光.”但是,正是丛飞用自己的歌声唱出的那片天空,刺痛了我们的双眼,让慈善事业的大门逐渐开启.这是爱的天空.
三个人的天空
你能想象一个人从万丈悬崖跌落下来,是什么后果吗?是灭亡,还是幸存?几年前的那件缆车事故,至今让人历历在目.当一辆坐着享受天伦之乐的三口之家的缆车从缆绳上跌落的时候,只见四只手同时托起一个不大的身体,也同时托起了一个脆弱的幼小的生命,然而这两双手的主人却义无返顾地逝去了!这是父母为自己的孩子撑起的一片由血和肉组成的天空!有人曾说:“那件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天,天空显得异常恬静.让人看了有一种想家的冲动.”是的,当父母用自己的双手呵护着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一片永远也看不到风雨的天空,就在孩子们的头上铺展开来.这也是爱的天空.
一群人的天空
为什么这个古老国度的慈善指数总像一个不想长大的孩子?为什么人们总是在一张张充满中彩希望的“小纸片”上去关注福利事业?为什么人们总爱追问一个个富翁的资产,而不去关心富翁们对慈善事业的捐款?但是,青岛出现的那个爱心团体,却努力地改善着这一切.“微尘”,这个爱心团体见证了一张张不同的面孔,
却有同一个名字——微尘!人们早已不去追究“微尘”到底是谁,他究竟捐了多少钱.因为,了解这个团体的人都成为了“微尘”的一员!“微尘”,寻觅不到却又随处可见,自认渺小却又成就伟大!它代表了一个城市的良心!看啊,远方慈善事业的天空,已露出了鱼肚白.这更是爱的天空.
一个人的爱是渺小的,但是两个人、三个人甚至是一群人呢?当人们的爱汇聚起来,天空就被人们的爱点亮,同时,这由爱点亮的天空,又指引着芸芸众生,去点燃更多人心中的爱.评点:此文以“叙”带“议”,情感深沉.作者精选三幅画面,灵犀共启,层层推进,将“爱的天空”拓展到了极致.在一篇高考作文中,如果用例超过两个,就应当学习此文的构思和技巧.
怀想天空②
麦收时节,天空显得非常的明净.在黄金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写景简洁,突现神彩!]
麦收时节,中午常是烈日当空.我们勤劳的父母,不得不在烈日下劳动.[起笔先点出“烈日”两次,重复得好!]因为作为农民,这是他们的义务.[说得多么本分!]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他们为了子女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可怜农家父母心!“搞好”,此词用得妙,传神.]
农家子弟努力学习吧!全力以赴吧!我们敬爱的父母为了我们能过上好日子,他们埋头在烈日当空的麦田里收割麦子.那种滋味,你们体会过吗?[此处喊“口号”了,但听来很顺耳,很入耳.前两节,均说“我们”、“他们”,请品味.]
在即将奔赴高考考场的前两天,我体会到了.又热又累.当时,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快点把麦子割完,到家洗个澡,然后在床上睡五六个小时.
6月5日早晨,我爸起得很早.四点多钟就起了.他临下地时告诉我说:“你再睡会吧!六点钟起来做饭,然后洗洗衣服,八点钟到地里给我送饭.”[全是农家父亲的质朴话语,多情而又实
在!有几个家长让孩子在高考前两天劳动的?]
我睡醒后,拿起表一看:5:50.大概在学校里起早起惯了吧.我快速穿上衣服.我把衣服泡在铁盆里.然后,我进入厨房做饭.
我做好饭,洗好衣服.又把汤盛到饭盆里,拿了5个馍,一齐放到篮子里.我赶紧吃过饭.碗都没涮,便骑车下地了.
当我到地里时,父亲已割了七八垄了.他脸上很多汗珠,衣服湿透了.他说:“你来,吃过了吗?我割光这一垄,再吃……”[白描.父亲的言语,平淡中见“浓”!]
大概四五分钟吧,他割光了.他从篮子里拿出饭盆、馍头,边吃边说:“孩子,你爸没本事,明天到县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别紧张……”[这就是当农民的父亲,在田野上,在烈日下,对“后天”高考的孩子进行的“临考告诫”!苍天和大地都在倾听……]
我在烈日下割了五个多小时麦子.[不愧是农民的孩子!没有考前烦躁,没有“营养品”,没有父母高招“安慰”,只有本本色色的“劳动”!]回到家,我没有吃饭.洗了个澡,就睡了.[与前文呼应,真是累得瘫了!]
现在,我在考场上做题.室内很凉快.[“凉快”二字,极为重要,很沉重!]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此为一个大大的“亮点”,全文生辉,一切皆活.“怀想”出来了,“天”出来了,比天还“大”的农民出来了,比天还“亲”的父亲出来了.一切皆在不言之中……]
评点: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最大的亮点在最后:“考场很凉快”,与麦地很热对比;“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天下还没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文章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这种机智!太感人了,而且是长效的!中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可以此做为教学范例,进一步把握好作文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