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物理 > 作业

一共有几种物质状态?一共有几种物质状态?顺便说下这几种物质状态有什么联系.再说下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先给50分,如果我满意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物理作业 时间:2024/04/28 18:40:58
一共有几种物质状态?
一共有几种物质状态?顺便说下这几种物质状态有什么联系.再说下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先给50分,如果我满意,就加到两百分,
看来我得在加些财富值咯?
一共有几种物质状态?一共有几种物质状态?顺便说下这几种物质状态有什么联系.再说下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先给50分,如果我满意
气态,液态,固态,这是自然界常见的 三种物质状态.
一般自然界中 固态加热形成液态,再加热形成气态,反过来气态冷却变成液态,再冷却变成固态.
还有 等离子态,超固态,中子态;
等离子体如等离子电视机,
“等离子态”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通常情况下电子都围绕着原子核旋转.然而在几千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中,气态的原子开始抛掉身上的电子,于是带负电的电子开始自由自在地游逛,而原子也成为带正电的离子.温度愈高,气体原子脱落的电子就愈多,这种现象叫做气体的电离化.科学家把电离化的气体,叫做“等离子态”.除了高温以外,用强大的紫外线、X射线和丙种射线来照射气体,也可以便气体转变成等离子态.也许你感到这种等离子态很稀罕吧!其实,在广漠无边的宇宙中,它是最普遍存在的一种形态.因为宇宙中大部分的发光的星球,它们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都高极了,这些星球内部的物质几乎都处在等离子态.这是物质的第四种状态.处于等离子态的物质,电子与原子核“身首异处”,彼此离开.
“超固态”
在白矮星里面,压力和温度更高了.在几百吉帕气压的压力下,不但原子之间的空隙被压得消失了,就是原子外围的电子层也都被压碎了,所有的原子核和电子都紧紧地挤在一起,这时候物质里面就不再有什么空隙,这样的物质,科学家把它叫做“超固态”.白矮星的内部就是充满这样的超固态物质.在我们居住着的地球的中心,那里的压力达到350吉帕左右,因此也存在着
一定的超固态物质.
“中子态”
假如在超固态物质上再加上巨大的压力,那么原来已经挤得 的原子核和电子,就不可能再紧了,这时候原子核只好宣告解散,从里面放出质子和中子.从原子核里放出的质子,在极大的压力下会和电子结合成为中子.这样一来,物质的构造发生了根本的
变化,原来是原子核和电子,现在却都变成了中子.这样的状态,叫做“中子态”.中子态物质的密度更是吓人,它比超固态物质
还要大十多万倍呢!一个火柴盒那么大的中子态物质,重30亿吨,要有960000多台重型火车头才能拉动它!在宇宙中,估计只有少 数的恒星,才具有这种形态的物质.
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从物理角度为: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超流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费米子凝聚态.从化学角度为: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晶体态,胶体态.
再问: 如果你能给出他们之间的联系,那就完美了,我已经再加了50,可以补充一下啊!尽量多用术语哈,学习嘛!!
再答: 一般自然界中 固态加热形成液态,再加热形成气态,反过来气态冷却变成液态,再冷却变成固态。
再问: 超流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费米子凝聚态、晶体态,胶体态。这些都还没定义啊!这样吧,我在加50,如何?
再答: “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态” 是物质的一种奇特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大量原子的行为像单个粒子一样。这里的“凝聚”与日常生活中的凝聚不同,它表示原来不同状态的原子突然“凝聚” 到同一状态,要达到该状态,一方面需要物质达到极低的温度,另一方面还要求原子体系处于气态。华裔物理学家朱棣文,曾因研究出激光冷却和磁阱技术这一有效的制冷方法,而与另两位科学家分享了199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态”所具有的奇特性质,不仅对基础研究有重要意义,在芯片技术、精密测量和纳米技术等领域,也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凝聚态 所谓“凝聚态”指的是由大量粒子组成,并且粒子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凝聚态物质,它们深刻地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最常见的三种物质形态——气态、固态和液态中,后两者就属于凝聚态。低温下的超流态,超导态,超固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磁介质中的铁磁态,反铁磁态等,也都是凝聚态。 费米子凝聚态, 是物质存在的第六态。根据“费米子凝聚态”研究小组负责人德博拉·金的介绍,“费米子凝聚态”与“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态”都是物质在量子状态下的形态,但处于“费米子凝聚态”的物质不是超导体。
再问: 超流态、晶体态,胶体态还没定义,费米子凝聚态精确点好么。我加到200,最多也只能加到两百了,限制嘛,是吧。
再答: 非晶态——特殊的固态普通玻璃是固体吗?你一定会说,当然是固体。其实,它不是处于固态(结晶态)。对这一点,你一定会奇怪。这是因为玻璃与晶体有不同的性质和内部结构。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将玻璃放在火中加热,随温度逐渐升高,它先变软,然后逐步地熔化。也就是说玻璃没有一个固定的熔点。此外,它的物理性质也“各向同性”。这些都与晶体不同。经过研究,玻璃内部结构没有“空间点阵”特点,而与液态的结构类似。只不过“类晶区”彼此不能移动,造成玻璃没有流动性。我们将这种状态称为“非晶态”。严格地说,“非晶态固体”不属于固体,因为固体专指晶体;它可以看作一种极粘稠的液体。因此,“非晶态”可以作为另一种物态提出来。除普通玻璃外,“非晶态”固体还很多,常见的有橡胶、石蜡、天然树脂、沥青和高分子塑料等。开放分类: 化学 , 物理 , 物质 , 物质形态 , 物质状态超流态: 1937年,前苏联物理学家彼得·列奥尼多维奇·卡皮察(1894~1984年)惊奇地发现,当液态氦的温度降到2.17K的时候,它就由原来液体的一般流动性突然变化为“超流动性”:它可以无任何阻碍地通过连气体都无法通过的极微小的孔或狭缝(线度约10万分之一厘米),还可以沿着杯壁“爬”出杯口外。我们将具有超流动性的物态称为“超流态”。但是目前只发现低于2.17K的液态氦有这种物态。1995年,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首次创造出物质的第五态,即“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态”。2004年,这个联合研究小组又宣布,他们创造出物质的第六种形态,即“费米子凝聚态”。量子力学认为,粒子按其在高密度或低温度时集体行为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费米子,得名于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另一类是玻色子,得名于印度物理学家玻色。这两类粒子特性的区别,  费米子凝聚态[1]在极低温时表现得最为明显:玻色子全部聚集在同一量子态上,费米子则与之相反,更像是“个人主义者”,各自占据着不同的量子态。“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态”物质由玻色子构成,其行为像一个大超级原子,而“费米子凝聚态”物质采用的是费米子。当物质冷却时,费米子逐渐占据最低能态,但它们处在不同的能态上,就像人群涌向一段狭窄的楼梯,这种状态称作“费米子凝聚态”。胶体态是水中的金属以胶体微粒的形式存在的一种化学形态,即金属胶体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