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生物 > 作业

高分求一篇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的论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生物作业 时间:2024/06/05 00:17:43
高分求一篇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的论文
RT,1500字左右
高分求一篇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的论文
基因定位是遗传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基因位置的确定有助于了解基因的功能 ; 对一个基因的定位也有助于同染色体或同线组其它基因的进一步定位 ; 对医学领域遗传病基础的认识、动物生产中遗传标记辅助选择和经济性状遗传规律的掌握,基因定位都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中,基因定位是确定供体基因及转基因在受体染色体整合位置的必要手段.正如地图的发明对于世界的认识那样,基因定位为人类深入认识生物现象和规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随着基因定位技术的发展,其概念的内涵也不断深入.早期的基因定位主要指区别基因间是否连锁,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目前,它包括认识连锁群上基因相对位置的遗传定位 (Genetic mapping) 和认识基因在某染色体具体位置的物理定位 (physical mapping) .定位的内容除质量性状基因外,还包括 QTL 基因和分子遗传标记 ( 主要是微卫星位点、 RFLP 等 ) .基因染色体定位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物理定位的主要方法包括传统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和放射杂交 (radiation hybrid ,RH) 定位等.尽管 FlSH 技术可以对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但从分子角度来看,它的定位工作仍显得粗糙,RH 定位的精确度要比 FlSH 定位高,而且成本低、定位效率高,是一种基因染色体定位的新方法,越来越在遗传学研究中显示出重要的作用.
然后你可以就一种方向的基因定位进行论述:
猪:目前用于猪基因物理定位的体细胞杂种细胞系有:法国的猪 ´ 啮齿类体细胞杂种板 (Pig × rodent Somatic cell hybrid panel,SCHP) 、法国农科院和明尼苏达州大学共同构建的辐射杂种克隆板 (INRA–Minnesota porcine radiation hybrid panel,IMpRH) 、日本的辐射杂种板 (Sus scrofa radiation hybrid panel,SSRH) 以及英国 Roslin 研究和剑桥大学共同构建的猪辐射杂种板(林丽,2004 ).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是前两种,二者的共同点是它们都基于 PCR 分型,方便而且快捷.
猪 ´ 啮齿类体细胞杂种板是由法国农业科学院 (Laboratoire de Génétique Cellulaire,INRA,Castanet-Tolosan,France) 构建的,由 27 个杂种细胞系组成 (Yerle,et al.,1996) .该体细胞杂种板所用供体细胞是猪的淋巴细胞或纤维原细胞,然后与中国仓鼠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陷型 (HPRT-) 细胞株( 1-19 杂种细胞系)和小鼠胸腺嘧啶激酶缺陷型 (TK-) 细胞株( 20-27 杂种细胞系)融合,最后经过细胞遗传学方法鉴定得到.通过 PCR 检测某个基因在 27 个杂种细胞系中的分型结果后将其与各杂种细胞种所存留的猪染色体或片段进行对应分析,可以得到此基因在猪染色体上的区域定位结果 (Chevalet et al.,1997) .该方法仅能将基因定位于比较粗略的染色体位置.
猪辐射杂种克隆板 IMpRH 是由法国农业科学院和美国 Minnesota 大学共同构建的 (Yerle,et al.,1998) .经过 7,000 Rads 的辐射剂量辐射猪淋巴细胞或纤维原供体细胞后,与中国仓鼠受体细胞融合,获得 152 个杂种细胞克隆,采用以 SINE (small interspersed repeat element) 作探针的 FISH 和特异的 SINE 作引物的 PRINS 技术对每个杂种细胞系中存留的染色体或片段的大小和长度进行细胞遗传学鉴定后,得到一套由 118 个杂种细胞系所组成的,覆盖整个猪基因组的猪辐射杂种板 (IMpRH) (Yerle et al.,1998) .Hawken 等 (1999) 借助 IMpRH 通过对 900 多个 Ⅰ
类和 Ⅱ 类标记进行定位首次构建了第一代猪全基因组辐射杂种图谱 (Porcine whole-genome radiation hybrid map) .该图谱共由 128 个连锁群(位标的最小 LOD 值为 4.8 ),59 个单独的标记组成,覆盖了全部常染色体和 X 染色体,理论分辨率为 145kb ,平均存留率为 29.3 %,平均约 70 kb/cR .猪的第一张辐射杂种图谱的构建为新 DNA 标记的定位提供了丰富的 DNA 位标,为构建高分辨率的猪基因组物理图谱奠定了基础,因此这套克隆板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 RH 法是基于 PCR 分型 检测 技术和互联网结合的定位方法,对于 118 个克隆的 IMpRH 板,在引物特异、扩增效率高、条件稳定的情况下,一天内即可将分析结果提交到相应的网站并得到最终定位结果,所以它具有快速、 简单易行 和 定位精度高的特点 ,其结果也具有可比性.与连锁图谱相比,辐射杂种克隆板可以相对精确地定位和排列标记,它 可以将遗传连锁图谱中在 5cM 区域以内难以分辨位置的一簇标记进行排序 (Rohrer et al.,1996; Hawken et al.,1999; 林丽,2004) .除了对具体 DNA 标记进行定位外,随着 ESTs 数据库的大量增长,RH 法对 ESTs 的定位也显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Cirera 等 (2003) 利用 IMpRH 成功定位从小肠 cDNA 文库测序得到的 214 个 ESTs ; Tuggle 等 (2003) 同样利用 IMpRH 定位了主要在母猪繁殖器官中表达的 64 个 ES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