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化学 > 作业

浙教科学(七上)第四章的复习提纲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化学作业 时间:2024/04/29 07:23:26
浙教科学(七上)第四章的复习提纲
浙教科学(七上)第四章的复习提纲
七上科学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一、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过程中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过程中要放热.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在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例如:金属、明矾、石膏、水晶、海波.
非晶体无一定的熔化温度,故非晶体没有熔点也没有凝固点 例如:玻璃、蜂蜡、橡胶、塑料.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冰的熔点为0℃ 硫代硫酸钠的熔点为48℃ 金属钨的熔点最高.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铁的熔点是1535℃,那么在1535℃时铁可能存在的状态是固态或液态或固液态共存.
二、 汽化与液化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吸热.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放热.液化的方法:加压和降温.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因此蒸发具有致冷作用.
影响液体蒸发的三个因素是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腾时温度不变,但继续从外界吸热.所以液体沸腾的条件:一是温度要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三、升华与凝华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过程叫升华,要吸热.例如:樟脑丸由大变小,冰冻的衣服会变干;干冰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要放热.
云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或凝华成的小水珠和小冰晶.
降雨的形成:空气中水蒸气→在高空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凝结成小水珠→小水珠成云水珠变大→降雨
雾、露是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霜是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
四、 物质的构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要用扫描隧道显微镜下才可以看到较大的分子
分子的特点:
(1) 分子很小
(2) 分子之间有空隙(50L水和50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L)
(3) 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扩散现象)
(4) 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物质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证明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
分子由于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另一处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不但说明了分子之间有空隙,同时也说明了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固体气体液体都可以扩散
气体扩散: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液体扩散: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扩散越快.
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有空隙,并且空隙比较大.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较大.
五、 物质的溶解性
(1) 物质的溶解的能力有限
(2) 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
(3) 同一物质在不同物质中溶解能力不一样
(4) 温度影响物质的溶解能力
(5) 气体、固体、液体都可以溶解
(6) 物质溶解有的吸热有的放热
固体溶解能力会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气体的溶解能力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固体物质溶解时当:当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固体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固体溶解时搅拌会加快溶解
六、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质只是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而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物理变化
物质从一种物质变成了另一种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
不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示出的性质称物理性质.
例如:气味、颜色、光泽、软硬、熔点、沸点、物质的溶解、密度、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挥发、电磁性等.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称化学性质.
例如:生锈、燃烧、碱性酸性、、牛奶发酸、食物变质、腐坏、发霉、酿酒等.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食醋具有酸性,一些果汁也具有酸性.一般的雨水具有微弱的酸性,有些地方由于工业废气的过量排放,雨水酸性较强,形成酸雨,造成公害.
三大强酸:硫酸、盐酸、硝酸.
小苏打、纯碱、洗涤剂等溶液具有碱性.四大强碱:氢氧化纳、氢氧化钡、氢氧化钙、氢氧化钾.
强酸和强碱都有很强的腐蚀性
当有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刻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
判别酸碱性方法:
(1) 用紫色石蕊试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2) 用无色酚酞试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判断强弱酸碱性最简单的方法是用PH试纸
PH试纸在酸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里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PH值的大小可判定酸碱性的强弱 PH值越低酸性越强,PH值越高碱性越强.
PH范围在0——14之间,PH>7碱性 PH=7中性 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