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麻烦老师解答: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25 21:07:39
麻烦老师解答: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归园田居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文中把“守拙”解释为“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你认为这一解释合乎诗歌的意境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怎样描绘农村环境和生活的?试进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陶渊明是一位完全脱离现实的飘然静穆的典型,而鲁迅先生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你赞成哪种说法呢?请说说你的理由.(也可查阅有关资料,写一篇研究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麻烦老师解答: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
1.这一解释合乎诗歌的意境.因为“拙”,《辞海》解释为“笨拙,与'巧'相对”.这首诗主要表达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因此诗句中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官场的虚伪机巧相对,强调自己不会适应官场,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像作者这样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诗人“归园田”就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表示自己安守本分,向往归真返璞.
2.“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比喻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官场生活.用这种比喻,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极大的厌弃.“羁鸟”“池鱼”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这里一方面表现了陶渊明对误人官场的痛心,对黑暗官场的厌弃;一方面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意对即可)
3.先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在方圆十几亩的宅基上,有八九间简陋的茅舍,枝高叶密的榆树柳树,阴影遮住了房子的后檐;一棵棵果树,排列在屋子的前边.接着写远景,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村落里缭绕着一缕缕轻柔的炊烟.深巷里传来了阵阵的狗叫声,树顶上公鸡正在啼鸣.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很淡很淡,味道却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衬托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的情绪.(意对即可)
4.示例一:同意有的人的观点①陶渊明有真诚率直的本性.有诗为证:“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等等.②他向往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有诗为证:“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③陶渊明的思想以“老庄哲学”为核心,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一种“自然”的社会,这在他的《桃花源诗》里有体现.
  示例二:同意鲁迅的观点①陶渊明反复多次出仕,但始终与官场生活不适应,厌烦官场,最终选择归隐.有诗为证:“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②陶渊明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憎恶黑暗,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人格.这在他的《咏荆轲》与《士不遇赋》中有所体现.③他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这从他的《归去来兮辞》中可以看出.(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