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五柳先生传 与 醉翁亭记的比较阅读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3 16:53:37
五柳先生传 与 醉翁亭记的比较阅读
五柳先生传 与 醉翁亭记的比较阅读
(一)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醉翁亭记》)
(二)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词.
阴翳:谓:尝:然则: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你知道其他几位是谁吗?请写出两位及其作品名称.
4、“或异二者之为”一句中“二者”指什么 “为”的意思是 什么?文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5、联系所学课文,写出下联.
欧阳修醉翁亭里与民同乐:下联 .
6、《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都是抒情散文.试比较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宏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选自《五柳先生传》)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选自《醉翁亭记》)
1、解释加点字词.
①造饮辄尽 造:②环堵萧然 堵:
③翼然临于泉上翼然:④得之心而寓之酒 寓:
2、翻译句子.
①因以为号焉:.
②故自号曰醉翁也:.
3、用文中句子填空.
①《五柳先生传》中能概括五柳先生思想性格的句子是:
②《醉翁亭记》中总领山水自然环境描写的一句是:
4、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①五柳先生 :
②醉翁:
[参考答案]
1、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为,是 曾经 既然这样……那么
2、①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享受他自己的乐趣.②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3、苏轼《水调歌头》、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韩愈《马说》等.
4、迁客骚人 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去国怀乡……感极而悲者矣.”“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
5、范仲淹岳阳楼上天下为先等.
6、同的方面:《岳阳楼记》提出“后天下之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抒发与民同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可贵的.异的方面:《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醉翁亭记》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
1、解释加点字词.
①造饮辄尽 造:到、往 ②环堵萧然 堵:墙壁
③翼然临于泉上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④得之心而寓之酒 寓:寄托
2、翻译句子.
①因以为号焉 因而就用它作为自己的号.
②故自号曰醉翁也 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3、用文中句子填空.
①《五柳先生传》中能概括五柳先生思想性格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②《醉翁亭记》中总领山水自然环境描写的一句是:环滁皆山也.
4、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①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忘怀得失)
②醉翁: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表达与民同乐情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