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1.什么是假性近视?什么是真性近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10 16:47:00
1.什么是假性近视?什么是真性近视
2.怎样鉴别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
3.人的视觉是如何形成的?
要求回答简洁明了,
1.什么是假性近视?什么是真性近视
1、假性近视
什么叫假性近视?
-------------------
假性近视是相对真性近视而言.真正的近视眼是正视眼的屈光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即解除了调节作用后,眼的远点位于有限距离之内.换句话说,近视眼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而造成眼球前后径变长,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引起视物模糊.而假性近视眼,是在看远处物体时还有部分调节作用参加
常见于青少年学生在看近物时,由于使用调节的程度过强和持续时间太长,造成睫状肌的持续性收缩,引起调节紧张或凋节痉挛,因而在长时间读写后转为看远时,不能很快放松调节,而造成头晕,眼胀,视力下降等视力疲劳症状.这种由于眼的屈光力增强,使眼球处于近视状态,称为假性近视.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从症状上看都有视力疲劳、远视力不好而近视力好的特征.但假性近视属于功能性改变,没有眼球前后径变长的问题,只是调节痉挛,经睫状肌麻痹药点眼后,多数可转为远视或正视眼.如果按真性近视治疗戴了近视镜片,眼睛会感到很不舒服,因它并没有解除调节痉挛,甚至还有导致近视发展的危险.因此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的治疗不同.
什么真性近视?
它是指眼的屈光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即在无调节作用时,从无限远处来的平行光线,在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光之后,不在视网膜前结成焦点,而在视网膜上形成不清晰的图像,通过使用阿托品验光后,近视屈光度无明显改变,或者屈光度未降低或降低的度数∠0.5D者视为真性近视.
特点:真性近视是器质性的,由眼轴伸长、角膜屈光度等决定,与调节无明显关系、多见于年龄较大、发病时间较长、屈光度较高者.
2、如何鉴别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
假性近视不是屈光学上讲的近视眼,对它的命名是存在争议的.
一部分儿童少年出现远视力低常,近视力正常,用凹透镜可矫正远视力的近
视状态.在使用阿托品麻痹睫状肌后进行屈光检查,可能如下三种情况:
(1)假性近视:使用阿托品后远视力恢复正常,近视状态消失,检影后为
正视眼或远视眼.
(2)真性近视:使用阿托品后近视屈光度无明显改变.
(3)混合性近视:使用阿托品后,近视屈光度明显降低,但不视为正视眼.
3、视觉的形成
人的感觉有许多种,如触觉、味觉、嗅觉等,可通过触摸物体的形状、品尝味道、嗅其气味来感觉物体.而视觉是一种极为复杂和重要的感觉,人所感受的外界信息80%以上来自视觉.
视觉的形成需要有完整的视觉分析器,包括眼球和大脑皮层枕叶,以及两者之间的视路系统.由于光线的特性,人眼对光线的刺激可以产生相当复杂的反应,表现有多种功能.当人们看东西时,物体的影像经过瞳孔和晶状体,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在受到光刺激后,将光信号转变成生物电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至大脑,再根据人的经验、记忆、分析、判断、识别等极为复杂的过程而构成视觉,在大脑中形成物体的形状、颜色等概念.
人的眼睛不仅可以区分物体的形状、明暗及颜色,而且在视觉分析器与运动分析器(眼肌活动等)的协调作用下,产生更多的视觉功能,同时各功能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相互影响,互为补充,使视觉更精美、完善.因此视觉为多功能名称,我们常说的视力仅为其内容之一,广义的视功能应由视觉感觉、量子吸收、特定的空间时间构图及心理神经一致性四个连续阶段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