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辛亥革命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6/11 04:17:29
某班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在学习了辛亥革命的相关课题后,有五位同学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符合辛亥革命实际情况的观点是 甲: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 乙:辛亥革命明确提出反帝口号“驱逐鞑虏”,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 丙:1911年南昌起义,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丁:1912年春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 戊: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A. 甲丙丁戊 B. 乙丙丁戊 C. 丁戊 D. 戊
辛亥革命
解题思路: 答案是D.戊。符合辛亥革命实际情况的观点只有这一条。
解题过程: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基本内涵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几个层面。而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因此,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说辛亥革命推翻或结束了中国封建制度。所以甲同学的观点错误。
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但是辛亥革命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封建统治,把斗争矛头直指清王朝,也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所以乙同学的观点错误。
1911年武昌(不是南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地理上武昌是湖北的,不是南京临时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所以丙同学的观点错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孙中山为首,建都于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取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开始施行,于1914年5月1日因《中华民国约法》(袁世凯的法律)的公布而被取代,1916年6月29日为大总统黎元洪所恢复。1917年9月10日以广东为基地建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展开护法运动,所护者即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所以丁同学的观点错误。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确表述了辛亥革命的性质。所以戊同学的观点正确。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