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物理 > 作业

一种(氢气)气体通入装有一种液体的瓶子中 ,如何计算出携带出来的此种物质的摩尔质量.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物理作业 时间:2024/04/30 01:55:01
一种(氢气)气体通入装有一种液体的瓶子中 ,如何计算出携带出来的此种物质的摩尔质量.
一种气体通入装有一种液体的瓶子中 ,然后这种气体将要携带出一部分此种液体的蒸汽,如何计算出携带出来的此种物质的摩尔质量.都需要知道那一些物理量,才能计算.
我只到实现要知道词此种液体的温度,气体的流量等,请问还需要旨到什么物理量,重要是如何具体计算.
一种(氢气)气体通入装有一种液体的瓶子中 ,如何计算出携带出来的此种物质的摩尔质量.
【热量】由于温度差,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系统)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它与作功一样,都是系统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并可作为系统能量变化的量度.热量是热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量度系统内能变化的物理量.在热传递的过程中,实质上是能量转移的过程,而热量就是能量转换的一种量度.热传递的条件是系统间必须有温度差,参加热交换的不同温度的物体(或系统)之间,热量总是由高温物体(或系统)向低温物体(或系统)传递的,直到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达到热平衡为止.即使在等温过程中,物体间温度也不断出现微小的差别,通过热量传递而不断达到新的平衡.对于参加热传递的任何一个系统,只有在和其他系统之间有温差,才能获得或失去能量.另外,对系统本身来说,它获得或失去的这部分能量(即热量),并不一定全部用来升降自身的温度,也可用来使自身发生物态的变化.若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看,实际就是将系统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转移到另一系统,使该系统的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或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发生变化.
热量原是热质说中引入的一个物理量.热质说把热量定义为热质之量,即热质的多少.热质说认为物体温度的高低由所含热量(热质)的多少来决定,而且传递的过程是热质移动的过程.现在热质说已被废弃,却保留了“热量”一词,但两者的含义根本不相同.我们说到热量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时,意思是说,能量由热传递的方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其能量转移的数量(不是代表每个物体内能的多少)就用热量来表示.可见,热量只是用来衡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增减的多少,并不是用来表示物体内能的多少.说某系统或某物体包含了多少热量,是没有意义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是焦耳(卡或千卡已废弃不用).
在对热量的理解基础上,有必要弄清与其他概念的关系:首先应明确,尽管热量和温度有一定的联系,但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理量.因为热量是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而温度则是系统内部大量分子作无规则热运动的激烈程度的标志.尽管热传递必须在两系统间有温度差时进行,但传递的是能量,不是热质,更不是温度.热传递不仅可使系统温度发生变化,还可使物态发生变化.在物态变化过程中,传递给系统的热量不一定使系统温度变化(如萘的熔解过程).因此说:“系统吸收热量多,温度变化不一定大”.“系统的温度高,放出的热量也不一定多”.因为放出的热量,不但和温度的变化值有关,还和热容量等因素有关.其次热量和功有着本质的区别.功是在没有热传递过程中,系统能量变化的量度.而热是在没有作功过程中,系统能量变化的量度.热量和功,都是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都是与过程有关的物理量.热量可以通过系统转化为功,功也可以通过系统转化为热,一定量的热量和一定量的功是相当的.用作功来改变系统的内能,是系统分子的有规则运动转化为另一系统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过程,也就是机械能或其他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过程.用传热来改变系统的内能,是通过分子间的碰撞以及热辐射来完成的.它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从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这种转移也就是系统间的内能转换的过程.因此功和热量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最后还应明确热量和内能的关系:内能是由系统的状态决定的.状态确定,系统的内能也随之确定.通过作功和热传递这两种过程可使系统的内能发生变化.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的特征物理量.和功一样,热量只是反映物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所迁移的能量,是用来衡量物体内能变化的.有过程,才有变化,就某一状态而言,只有“内能”,根本不存在什么“功”和“热量”.因此也不能说一个系统中含有多少热量或多少功.
【卡】卡路里的简称.是计算热量曾用的一种单位.代号为cal.使1克纯水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叫做1卡路里,简称1卡,有时亦称1小卡.由于水的比热随温度不同而略有差异,精密的量度发现,把1克纯水从1℃加热到2℃时所需要的热量,比把它从31℃加热到32℃时所需要的热量大约多1%,所以在精密测定中,是把1克纯水从14.5℃加热到15.5℃所需要的热量规定为1卡.通常不加区别而以1卡/(克·度)为水的比热.应用上为方便起见,常以1千卡作为热量的单位,称为“千卡”或“大卡”.原来的“卡”是根据“热量是‘热质’的量”这一观点来定的,随着科学的发展,认识到热量是一种能量变化的量度.热量的单位完全应该采用能量的单位.但由于卡这一单位已经长期沿用,特别是在生物学和食品工业中,已习惯用卡来表示,故这一单位保留下来,但现在卡的意义跟原来的已经完全不同了.在国际单位制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热量的单位是焦耳,1卡约等于4.184焦耳.即1焦耳等于0.24卡.
【大卡】即千卡,为卡的1千倍.它是热量曾用的单位.参见“卡”.
【热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依物质的分子运动学说,热能是物质中分子或原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任何一种运动形式都有与其相对应的能量.例如,机械运动的能量是机械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各种动能以及分子间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内能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与分子热运动相对应的各种分子运动的动能EK,另一部分是由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引起的分子势能EP.所有分子的各种形式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用E表示,即E=EK+EP.由上可见,热能只是内能的一部分.在某些技术部门中,曾把热能和内能混淆,教学中宜将内能和热能区别开来.
【热功当量】热量以卡为单位时与功的单位之间的数量关系,相当于单位热量的功的数量,叫做热功当量.焦耳首先用实验确定了这种关系,将这种关系表示为
1卡(热化学卡)=4.1840焦耳
即1千卡热量同427千克米的功相当,即热功当量J=427千克米/千卡=4.1840焦耳/卡.
从下述两点说明功和热是相当量,而不是相等.其一是在系统的内能发生同样的变化中,既可以通过作功来完成,也可以通过传递热量来完成.两者之间只是在作用于系统这一效果上是等效的,决不能等同起来;其二是功和热之间的转换只是通过系统内能的变化才能完成.脱离系统去谈功和热之间的直接转换是不恰当的.尽管在宏观上可能反映出系统的内能没有发生变化,也不能得出热可以变功或功可以变热这样简单的结论.如果在转换过程中,外界供给系统热量,使系统全部用来对外作功,实际是外界供给系统热量,使系统的内能增加,同时系统对外作功,消耗了从外界获得的能量.
功热当量是热功当量的倒数,它等于0.24卡/焦耳.
【平衡状态(热学)】对于一定的热力学系统,当外界对它既不传热也不作功的条件下,无论该系统的初始状态如何,经过一定时间以后,必将达到其宏观物理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平衡状态,简称平衡态.系统处于平衡态时,具有确定的状态参量.平衡态是热力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这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实际情况的概括和抽象,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事实上,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完全不受外界影响,并且宏观性质又绝对不变的系统.只有当人们在研究有关热学问题时,为使问题简化,常把实际的状态,近似地当作平衡状态处理.
【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研究的对象是由大量粒子所组成的整体,这一宏观客体称热力学系统,简称系统.而与此系统相互作用的周围环境,称系统的外界.从系统与外界的关系来看,热力学系统有三种情况:其一是孤立系统,即热力学系统与外界没有任何相互作用的联系;其二是封闭系统,即与外界有能量交换的系统,但没有物质的交换;其三称为开放系统,与外界既有物质的交换,又有能量的交换.
【热力学过程】简称过程,即热力学系统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的过渡,或者说热力学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例如,在物态变化中,汽化是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凝结的相反过程,都是热力学的过程.按过程所经历中间状态的性质,可把热力学过程分为准静态过程和非静态过程.若在准静态过程中系统内部没有摩擦,则系统经历的过程具有可逆性,也就是说系统从某一初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状态到达末态,而后可按相反的次序经历中间各状态,由末态回到初态,因而这类过程又称为可逆过程.
【水当量】在热的测量中,一般将量热器的热容量称之为“水当量”.
【量热器】是一种测量热量等的仪器,亦称“卡计”.它是由白瓷外筒和铜(或铝质)小筒组成,小筒的底部用不传热的小支架支起来,见图2-8所示.两筒间是不易传热的空气,外筒上的盖子,一般用木料制成,其传热效率低.盖上有两个小孔,一孔插温度计,另一孔插搅动器,搅动器用来使投入水中的待测物(己知其质量和温度)跟水温迅速交换,而温度计则
用来测小筒内已知质量水的初温及混合后的温度.两筒间不接触防止热的传递.这种量热器,可用来测定热量、比热、潜热(熔解热、汽化热、升华热等)、化学反应热,以及火炉及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等.
【焦耳实验】它是1850年焦耳首先测定热功当量的实验.盛在绝热容器内的水,由于砝码的下落带动桨叶旋转,而使水温升高.如果砝码下落所作的功为ΔW,使容器中质量为m的水升高温度为ΔT,那么与ΔW相当的热量ΔQ应为
ΔQ=CmΔT
式中C是水的比热,根据实验测得的ΔT,可将ΔQ计算出来;ΔW可以根据砝码的重力和下落的距离算出.根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所得结果,这就是测热功当量的焦耳实验.
【燃料的燃烧值】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燃烧值.常用q表示,它的单位是焦耳/千克或焦耳/克.如果质量为m的燃料完全燃烧后所放出的热量为Q放,其定义式为
Q放=qm
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少,不但与燃料的质量多少有关,还与燃料的种类及燃烧程度有关.燃料燃烧放热与高温物体通过热传递向低温物体放热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化学变化而后者是物理变化.燃烧值是反映燃料通过燃烧这种化学变化放热的特性.为比较各种燃料发热的本领,以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后所释放出的热量来对比.
【热容量】系统在某一过程中,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个系统在该过程中的“热容量”.如果在一定的过程中,当温度升高ΔT时,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为ΔQ,那么在该过程中该系统的热容量为
热容量的单位是焦耳/开.系统的热容量与状态的转变过程有关.在提到系统或物质的热容量时,必须指明状态的转变过程.系统的热容量还与它所包含的物质的质量成正比,不同过程的热容量不同.
为计算简便,常用水当量的概念,如某系统的热容量与多少克水的热容量相等,即称该系统的水当量为多少克.所以任何系统的热容量在数值上就等于它的水当量.
通常规定,系统吸收的热量为正值,而释放的热量为负值,故在系统吸收热量引起温度升高时,热容量为正值.也有的系统,如饱和水蒸气,在温度升高时,释放热量,故其热容量为负值.
【比热容】即比热.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开)(曾用的单位还有卡/(克·℃)、千卡/(千克·℃)等)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功、热量的单位统一用焦耳,因此比热容的单位应为J/(kg·K).
比热容是反映物质的吸热(或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它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任何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即使是同种物质,由于所处物态不同,比热容也不相同.例如,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K),而结成冰以后的比热容则为2.1×103J/(kg·K).比热容是热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热量、温度、质量三个物理量间的变化即C=
压强和体积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水的比热容,只有当温度从14.5℃上升到15.5℃时,它的比热容才等于4.2×103J/(kg·K),在其他温度间隔,水的比热容不一定等于4.2×103J/(kg·K)但由于差别很小,可不加考虑.其他物质在温度改变时,比热容也有很小的变化.比热容表中所给的数值都是这些物质的平均值.气体的比热容和气体的热膨胀有密切关系,在体积恒定与压强恒定时不同,故有定容比热容和定压比热容两个概念.但对固体和液体,二者差别很小,一般就不再加以区分.
【定容比热容】在物体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需吸收的热量,叫做该种物质的“定容比热容”.
【定压比热容】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需吸收的热量,叫做该种物质的“定压比热容”.因为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当温度升高时,气体一定要膨胀而对外作功,除升温所需热量外,还需要一部分热量来补偿气体对外所作的功,因此,气体的定压比热容比定容比热容要大些.由于固体和液体在没有物态变化的情况下,外界供给的热量是用来改变温度的,其本身体积变化不大,所以固体与液体的定压比热容和定容比热容的差别也不太大.因此也就不需要区别了.
【热平衡方程】(热交换定律)温度不同的两个或几个系统之间发生热量的传递,直到系统的温度相等.在热量交换过程中,遵从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热量,实际上就是内能的转移,高温物体内能的减少量就等于低温物体内能的增加量.其平衡方程式为
Q放=Q吸
此方程只适用于绝热系统内的热交换过程,即无热量的损失;在交换过程中无热和功转变问题;而且在初、末状态都必须达到平衡态.系统放热,一般是由于温度降低、凝固、液化及燃料燃烧等过程.而吸热则是由于温度升高,溶解及汽化过程而引起的.
【等温过程】热力学系统在恒定温度下发生的各种物理或化学过程.在整个等温过程中,系统与其外界处于热平衡状态.例如,与恒温箱接触的一个气筒,可用一活塞对它缓慢地压缩,所做的功表现为流进容器内使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的能量.蓄电池在室温下缓慢充电和放电,都是近似的等温过程.对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过程的特征是气体压强P和体积V的乘积不变,PV=恒量.理想气体的内能仅仅是温度的函数,所以过程中内能不变.
【等压过程】又称“定压过程”.热力学系统在状态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中,其物质系统的压强始终保持恒定,其特点是P=恒量.等压过程能量转化特点是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量和系统对外所做功之和;等于系统态函数焓的变化.
等压过程在工程热力学中,如水蒸气在锅炉过热器内受热的过程,常常用工质的焓的数值所编成专门的图表,可直接根据状态从图表中查出焓值,用来计算工质在定压下吸收的热量.又如在大气压下,气缸中的气体受热缓慢膨胀;等压下的化学反应,由QP=ΔH知其反应热等于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焓差,可用来计算反应热.对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等压过程的特征是它的体积在过程中与绝对温度成正比.
【等容过程】又称“定容过程”.物质系统的体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所发生各种物理或化学过程,其特点是体积V=恒量.由于在等容过程中系统对外界不作功,所以,当系统的温度升高时,将从外界吸收热量Q,并全部转变为自身内能的增加.对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等容过程的特征是压强和绝对温度按正比的变化.
【绝热过程】热力学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的过程,即不吸收热量也不放出热量的过程叫“绝热过程”.由良好的绝热材料隔绝的系统中进行的过程,或由于过程进行得过速来不及和外界有显著热交换的过程,都可近似地看作绝热过程.例如,声波在空中的传播,蒸气在汽轮机内膨胀作功的过程,均可当作绝热过程处理.一个系统作绝热变化,只是对外没有热量交换,并不是这系统本身温度不变.例如,对气体作绝热压缩,温度升高,当气体作绝热膨胀时,温度则常是降低.绝热过程中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Q=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绝热过程中能量转化的特点是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外界对系统所作的功,ΔU=A.当A>0,外界对系统做功,则ΔU>0,系统内能增加.反之,当A<0时,系统对外界做功,系统内能减少.
【相变】(物态变化)不同相之间的相互转变,称为“相变”或称“物态变化”.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质,绝大多数都是以固、液、气三种聚集态存在着.为了描述物质的不同聚集态,而用“相”来表示物质的固、液、气三种形态的“相貌”.从广义上来说,所谓相,指的是物质系统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的均匀物质部分,它和其他部分之间用一定的分界面隔离开来.例如,在由水和冰组成的系统中,冰是一个相,水是另一个相.α铁、β铁、γ铁和δ铁是铁晶体的四个相.不同相之间相互转变一般包括两类,即一级相变和二级相变.相变总是在一定的压强和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相变是很普遍的物理过程,它广泛涉及到生产及科技工作.在物质形态的互相转换过程中必然要有热量的吸入或放出.物质三种状态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热运动的方式不同.因此在适当的条件下,物体能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其转换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例如,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中,固态物质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这是量变的过程;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即达到熔点时,再继续供给热量,固态就开始向液态转变,这时就发生了质的变化.虽然继续供热,但温度并不升高,而是固液并存,直至完全熔解.一般物质三态相互变化过程可见图2-9所示.
【熔解】物质由固相转变为液相的过程,叫做“熔解”.它是凝固的相反过程.晶体物质在一定压强和一定的温度下,就开始熔解.在熔解过程中,要吸收热量,这部分热量是熔解热.尽管晶体物质吸收熔解热而熔解,但其温度不变,直至全部晶体都变成液体时为止.晶体熔解时对应的温度,称为熔点.
在熔解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只能影响熔解的快慢,而不能影响熔解温度的高低.这说明晶体在熔解和凝固的过程中具有共同的特征——温度保持不变.晶体的液态和固态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这是由于晶体的分子是按一定的规则排列成为空间点阵的.分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不停地振动,因此,它具有动能;同时,在空间点阵中,由于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它又同时具有势能.晶体在开始熔解之前,从热源获得的能量,主要是转变为分子的动能,因而使物质的温度升高.但在熔解开始时,热源传递给它的能量,是使分子的有规则的排列发生变化,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以及分子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移动.这样加热的能量就用来克服分子之间的引力做功,使分子结构涣散而呈现液态.也就是说,在破坏晶体空间点阵的过程中,热源传入的能量主要转变为分子之间的势能,分子动能的变化很小,因此,物质的温度也就没有显著的改变.所以熔解过程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
非晶体在熔解过程中,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软化,最后全部变为液体,所以熔解过程不是与某一确定温度相对应,而是与某个温度范围相对应.因为非晶体物质的分子结构跟液体相似,它的分子排列是混乱而没有规则的,即使由于它的粘滞性很大,能够保持一定的形状,但是实际上它并不具有空间点阵的结构.热源传递给它的能量,主要是转变为分子的动能.所以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有能量输入,它的温度就要升高.因此它没有一定熔解温度,并且在熔解过程中,温度是不断上升的.
固态在熔解时,物质的物理性质要发生显著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饱和蒸汽压、电阻率以及熔解气体能力的变化,特别是体积的变化.例如,冰总是浮在水面上,严冬季节,盛满水的瓶子因冻结而胀裂.固体石蜡放入熔解的液体石蜡里,会下沉到底部.从而得出固态熔解成液态,或液态凝固成固态时,体积和密度通常是要发生变化的.大多数物质如石蜡、铜、锌、锡等,在溶解时体积变大,在凝固时体积要缩小.这是因为在晶体内分子有规则排列时所占的体积要比在液体内分子杂乱无章排列时所占的体积小些.但也有少数物质例外,例如,水、铋和锑等,它们在凝固时体积反而变大,熔解时体积反而缩小.利用这一特点,在铸铅字时,常常要在铅中加入一些铋、锑等金属,使其在凝固时膨胀,字迹清晰.
【熔点】是晶体物质熔解时的温度.也就是该物质的固相和液相可以平衡共存的温度.各种晶体中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力不同,因而熔点各不相同.同一种晶体,熔点与压强有关,一般取在1大气压下物质的熔点为正常熔点.在一定压强下,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都相同.熔解时体积膨胀的物质,在压强增加时熔点就要升高.因为压强的增加使物体体积被压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阻碍物体熔解时体积的胀大.为使物质熔解后体积能够胀大,则必须继续加热,使物质的分子振动更激烈,也就是使物体的温度升得更高.例如,水银的熔点在1大气压下为-39℃,而在15000大气压下为10℃.这类物质在压强减少时熔点就下降.熔解时体积缩小的物质,在压强增加时熔点就要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压强的增加会促使物质体积的缩小,因此温度不必升高到原来的熔点就能够熔解.例如,冰在1大气压下的熔点是0℃,而当外界压强每增加1个大气压,它的熔点就要下降0.0075℃.熔点随压强而改变的关系可由克劳修斯—克拉珀方程给出.当液体中含有溶质(杂质)时,就不易凝固,因而熔点要降低.例如水中含有蔗糖.凡水中含有机物越多,它的熔点也降低得越快.如在冰上撒盐,冰就容易熔解.又如锡在232℃熔解,铅在327℃熔解,而其合金,在170℃左右即可熔解.但也出现另一种情况,即非常纯净而不含杂质的液体,在冷却到熔点以下若干度时,仍保持液体状态而不凝固.此即液体的过度冷却.
【熔解热】单位质量晶体物质,在熔点由固相转变为液相所吸收的相变潜热.晶体的熔解是粒子由规则排列转向不规则排列的过程.这些热量就将用来反抗分子引力做功,增加分子的势能,也就是说,这时物质所吸收的热量是破坏点阵结构所需的能量,使分子的运动状态起质的变化——从固态的分子热运动转变成液态的分子热运动,同时改变了物质的状态.所以晶体不仅有固定的熔点,而且还需要吸收一定数量的热量来实现它的熔解.由于物质不同其晶体空间点阵结构不同,尽管各种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但在熔解时所吸收的热量却不相同.为表示晶体物质的这一特性,而引入熔解热.它表示单位质量的某种固态物质在熔点时完全熔解成同温度的液态物质所需要的热量;该物质在凝固时,在凝固点,也等于单位质量的同种液态物质,转变为晶体所放出的热量.
如果用λ表示物质的熔解热,m表示物质的质量,Q表示熔解时所需要吸收的热量,则
Q=λm
熔解热的单位是焦耳/克或焦耳/千克.测量熔点较高的物体的熔解热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对于熔点较低的物体,就可以用量热器来测定.
【凝固热】液态晶体物质在凝固过程中,要释放出热量,这部分热量就是“凝固热”(即熔解热).见“熔解热”.
【凝固】物质从液相变为固相的过程,称为“凝固”.它是熔解的相反过程.在一定压强下,液态的晶体物质,其温度略微低于熔点时,微粒便将规则地排列成为稳定的结构.开始是少数微粒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形成所谓的晶核,而后围绕这些晶核成长为一个个晶粒.因此,凝固过程就是产生晶核和晶核生长的过程,而且这两种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凝固时的温度就是凝固点,不同的晶体其凝固点亦不相同.液态晶体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称为凝固热,其数值等于熔解热),在凝固过程中其温度保持不变,直至液体全部变为晶体为止.非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降低逐渐失去流动性,最后变为固体.在凝固过程它没有一定的凝固点,只是与某个温度范围相对应.
【凝固点】是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不同晶体具有不同的凝固点.在一定压强下,任何晶体的凝固点,与其熔点相同.同一种晶体,凝固点与压强有关.凝固时体积膨胀的晶体,凝固点随压强的增大而降低;凝固时体积缩小的晶体,凝固点随压强的增大而升高.在凝固过程中,液体转变为固体,同时放出热量,所以物质的温度高于熔点时将处于液态;低于熔点时,就处于固态.非晶体物质则无凝固点.
【结晶】物质从液态或气态形成晶体的过程.当温度降低时,微粒将有规则地排列起来开始时是少数微粒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而形成晶核,然后围绕这些晶核成长为一个个的小晶粒.因此,凝固过程实质就是产生晶核和晶核成长的过程,这两种过程是同时产生的而且又同时进行着,产生晶核是指在液体内部产生的一些晶核.这些晶核可以由液体中本身原子自发地聚集起来形成的;也可以是由外来杂质的质点为基础而非自发形成的;也可以是人为加入一小块单晶体作为晶核.晶核生长指的是围绕着晶核的原子继续按一定规律排列在上面,使晶体点阵得以发展.在凝固完成约将过半时,生长着的晶粒互相抵触,朝有液体存在的方向生长,最终凝成了多晶体.
【过冷】温度降低超过了应该发生相变的温度但还未发生相变的现象,叫作“过冷”.在过冷蒸气因缺乏凝结核心尚未形成液滴的情形下,若引入高能粒子而使气体离子化,这些离子就会成为凝结液滴的核心,生成一连串的小液滴.在严冬,空气中的小雾珠在冷到—30℃时仍未冻结,由于飞机喷出大量烟气,空气也受到了振动,而使小雾珠结冰,附着在机翼上,极易造成事故.在加压情况下,纯净无杂质的液体,冷到凝固点以下,仍能保持液态.液体分子失去能量,但不会自发地构成固体的有规则的几何排列.若加入一小粒晶体作为形成晶体的晶核,液体就会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