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余华的《活着》的读书笔记,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9 00:31:17
余华的《活着》的读书笔记,
800字左右
余华的《活着》的读书笔记,
假如我给《活着》写序
姓名:*** 学号:*** 班级:汉语言文学***
摘要:余华精心雕琢的故事或许在很大程度上抓住了读者的眼球,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同时也冲淡了作品的语言魅力和作品的真实性.我建议余华适当放弃那种以给人造成强烈视觉冲击为目的的写作手法,多关注真实的人生,而不要耽溺于那些色彩浓艳到有如梵高画作的故事,因为真实的人生里往往蕴藏着足以使人泪下的伟大力量.
关键词:活着 余华 夸张 真实
总梦想着,作为“红迷”的我,能在《红楼梦》各种译文版中加上我写的序,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这样一部壮丽宏大的文学巨著.每每对人提及,得到的回答无非是:“放着那么些个专家学者作的序不要,人家偏偏就看上了你?”我总消极地的坚持着,脸上挂着尴尬的笑.时至今日,虽然内心深处还保留着这个梦想,但我也知道,有些梦想,就是实现不了.为《红楼梦》写序,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我写序的热情依旧不减,于是才有了这个似乎有点不自量的题目.好在我写这些东西无非是自娱自乐,丝毫没有发表或者公开的意图.少了些焦躁的目的,便多了几分写作的快乐.周国平有一段说日记的话:“日记是最纯粹的私人写作,是个人精神生活的隐秘领域.在日记中,一个人只面对自己的灵魂,只和自己的上帝说话……”我觉得这段话用在写文章上也未尝不可,一个人只有在面对自己的灵魂,不为外物束缚,才能写出超凡脱俗的作品来.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有为书写序的权利,发不了不要紧,大不了当作日记.能够当作日记的文章并不多.
中国人谦虚,一味地贬低自己,替人作序叫“佛头着粪”,作跋叫“狗尾续貂”;而这种谦虚的另一种表现则是过分地抬高他人,在介绍某个作家作品时,动辄“大家”、“巨著”,让人惊诧整个青黄不接的当代文学史,真的迎来了春天?至于我这篇序,姑且还是让余华“佛头着粪”吧.
首先说到他的《兄弟》,因为这是我最早看的余华的作品,看了上部过后,觉得不对胃口,和想像的太不一样,于是没了看下部的冲动.对于我这是很少出现的情况,我看书向来是有始有终的.或许就像许多评论家说的那样吧:荒诞的故事情节,失败的人物刻画,没有力度的文字表现手法.以致有人扬言要给余华这个曾经的牙医拔牙,拔掉他的“黄牙”、“假牙”、“杂牙”、“黑牙”.措词之激烈,可见一斑.
于是又过了好久,我才又敢看余华的作品.看《活着》就是在这个时候.不长的故事,只花了一上午的时间.
一贯的大时间跨度,从上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的纨绔子弟福贵,因为沉溺赌博输光了家产,生生地将老爹气死,已有身孕的妻子家珍也被丈人强行带回娘家.家道的败落倒似乎让他一下子长大,明白了肩上的责任.不得以,为了维持生活,他从赢走他家家产当了地主的龙二手里讨来五亩田地,与母亲、女儿一道劳动,过起了农民生活.一年后,妻子带着半岁的儿子回到他身边.其实从某种意思上讲,这样的生活,也未尝不幸福,就像福贵的娘说的那样:“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但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连男耕女织式的平淡生活几乎都成了奢望.为了给母亲治病,福贵带着仅剩的妻子从娘家带来的两块银元,到城里买药,没想到阴差阳错却给国民党的军队拉去当了壮丁.在战场上,福贵忍受着饥饿与寒冷与死亡的三重压迫,九死一生,最后成了解放军的俘虏,几乎是侥幸地捡回一条命.历经波折,他终于回到了家里,一家人抱头痛哭,却得知母亲早已去世,而女儿凤霞也因为一场病变得又聋又哑.真个是物是人非啊.接着是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地主龙二因不配合人民政府,被判枪决.紧接着又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全村大炼钢铁,吃大锅饭,用历史课本上的话说,那个时候,生产关系并不适应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这造成了在三年饥荒中,村里人几乎饿死.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为了让儿子有庆上学,逼于无奈,福贵夫妇只得把女儿送给人家.就是这样一个夫妻俩热爱的儿子,却因为给产后大出血的区长夫人献血被庸医无情地抽干了血液!而那个区长正是福贵在战场上认识的好兄弟春生.一家人痛不欲生,家珍的病也一天天重了.文革来了,春生、队长等一大批人都被打成了走资派.可喜的是凤霞的婚事终于有了眉目,男青年万二喜虽是偏颈,但人却实在,自然而然地和凤霞走到了一起.不久后凤霞有了身孕,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然而好景不长.凤霞生把孩子生下来不到十分钟,因为大出血,死在了夺去有庆生命的那家医院里.巨大的悲伤的阴霾笼罩于这个已经残缺的家庭,家珍一病不起,不久去世.福贵与二喜悉心照料凤喜的儿子苦根.苦根长到四岁的时候,二喜在一次工作事故中惨死.福贵便与苦根爷俩相依为命,一直到苦根七岁.悲惨似乎成了这家人的宿命,年幼的苦根也没能逃过这个厄运,因为生活条件差,苦根嘴馋,把一大锅煮豆子吃了,腹胀而死.福贵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与一头老牛为伴,那头牛也叫福贵,终日对它说着:“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 ……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读之令人扼腕,让人叹息长百年来中国农民的命运各不相同却又如出一辙,靠着几亩薄田,或许可以勉强度日,但在大的灾祸面前,农民的命运是那样的脆弱而悲惨.即使你独善其身,灾祸也会变着法找上你,这就是中国农民的命运.福贵也没能逃脱.我觉得这是《活着》最大的功绩,即揭示那个时代农民的真实生活情况,进而展现出中国社会在那几十年中的变异.而这样一个故事,也让我有了很多的感触与思考——
一、到底为什么而活着?
生命是短暂的,死亡是生命最终也是唯一的归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从来都是悲哀的.然而,在这注定悲哀的生命里总有什么可留恋的东西,才使我们那样执著甚至是绝望地爱着我们的生命,恋恋于这个世界.
福贵是为什么而活着呢?家业败落之前,他或许从来没有候过这个问题,和历史上所有的纨绔子弟一样,他所想的仅是怎样吃喝玩乐.等到把家业都败光了,他才有所醒悟.等到他从战场上逃回来,又看到龙二作了他的替死鬼又捡回一条命后,他想着他家的祖坟埋对了地方,对自己说:“这下可要好好活着了.”可是,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活着”呢?亲人一个接着一个离他而去,他没有一点办法 ,能做的不过是亲手把他们埋掉,就“用不着自己死的时候还为他们担心”.可以说,福贵身上有着中国人民长久以来早以习以为常的那样一种韧性,对世间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逆来顺受.不管是在因为决策的错误造成人民饥馑时,还是在因为区长的特权抽干儿子血液的时候,他都没有对命运说一个“不”字,只是默默的忍受着这一切.
其实,小说里的人,大多都和福贵一样,对于大多数的中国农民来说,那悲惨的命运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只有忍耐.家珍是这样,春生是这样,队长也是这样.面对这样的生命他们只能接受只能热爱,因为如果他们反抗,结果就会像龙二那样,活不成了.他们活着不是为了特定的目的,他们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在那个年代,仿佛活着就已经是一个壮举,而他们,个个都是英雄.他们是在忍受着自己的生命!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很有一种吃力的感觉,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平庸与无聊.一切生命最残酷的方式都以他们的生命做了实验,这个实验使人的生存状态直达底线,那就是“人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为生命的其他而活着.”忍受所有的苦难,承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这就是活着的力量.
二、是夸张还是真实?
有人说余华是现实主义作家;但也有人说余华的小说太重渲染,往往是为故事而故事,把许多色彩过分浓重的故事叠加在一起.以致《兄弟》出版后,余华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不少人放言要拔掉余华的“假牙”.我也记得在看《兄弟》的时候,是有那样一种不自然的感觉.至今记得当李光头在女厕所外面偷看了几个女人的屁股后,其中一个女人是这样对她丈夫说的:“我的屁股被他看见了,除了屁股,不知道他还看见了些什么……我的屁股从来只让你一个人看,现在让这个小流氓看了,这世上见过我屁股的就有两个人啦,我可怎么办呀?你快抽他呀!……你不觉得丢脸吗?”很难想象中国妇女会说出这样的话,在公众场合说出这样的话几乎可以说是骇人听闻,说出第一句已经足以让人跌破眼镜,而她竟毫不知羞地说出了第二句第三句.无耻的人到处有,但是像这样无耻到连大脑都没有的程度却是少见.这样的情形让人觉得作者对于角色的把握不够,似乎并不了解自己笔下的人物.我觉得写儿童是余华的软肋,我几乎没有看到一个余华塑造成功的儿童形象.《活着》中有这样一段:家珍被娘家的人带走后,“凤霞走到我身边,我摸着她的脸,说:‘凤霞,你可不要忘记我是你爹.’凤霞听了这话格格笑起来,她说:‘你也不要忘记我是凤霞.’”读到这里只觉得浑身起鸡皮疙瘩.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四五岁的孩童口中说出的话,没有一点儿童的感觉.就是这些不太自然的地方让人觉得余华的作品读来总是有点隔膜的,像中国人看外国人拍的武侠电影.
我曾经听一个朋友说过,他看《活着》看到一半就不敢再看下去了,怕又看到死人.相信很多读者在看《活着》的时候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感觉,总担心要死人,结果人还是死了.作者就是要把他笔下人物本来就已经悲惨的生活再撕碎了给你看.然而看完我却想问,现实里真会有这样的人生吗?我觉得作者对故事的雕琢未免太过,不像是真实人生里的故事.好比《桃花扇》里,但凡忠臣,如史可法,便都上天成仙;但凡奸佞,如马士英、阮大铖,便一个个死得“皮开脑裂”.作者可能是想以此教育群众,只可惜表现得太露骨,反倒失了真,让人难于相信.
我觉得真实是一切文学作品的灵魂.当然真实并不意味着故事的客观现实性,而在于让人读来不生硬、不别扭.即便是魔幻现实主义或是荒诞主义作品,也要求在那样一种虚幻夸张的空气里感受到真实,让人感到这并非出自作者的刻意经营.比如《红楼梦》,尽管全书充满神话色彩和宿命观,但至今无人否认它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好的写实主义作品,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余华精心雕琢的故事或许在很大程度上抓住了读者的眼球,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同时也冲淡了作品的语言魅力和作品的真实性.所以我建议余华适当放弃那种以给人造成强烈视觉冲击为目的的写作手法,多关注真实的人生,而不要耽溺于那些色彩浓艳到有如梵高画作的故事,因为真实的人生里往往蕴藏着足以使人泪下的伟大力量.
中国人都善于借古讽今,我们的文化是“向过去”的文化,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一直是我们民族自豪感的由来,所以我们才有那么多的历史剧.这种对过去的缅怀几乎让近代以来饱受欺凌的我们不能自拔.然而对于建国后的这段历史,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却一味的回避.捷克有米兰•昆德拉,中国幸好有余华.余华是在作着某种可贵的尝试,试图去揭那个年代的疮疤,因此他只能小心翼翼.然而这种尝试也仅限于文字层面.所以张艺谋据此改编的电影《活着》一出品便成了禁片,至今不能公映.而我以为,那是张艺谋拍得最成功的一部影片.
《活着》应是余华为中国农民作的一曲悲歌,以“活着”为名,却处处写着死亡,肉体的死亡,精神的死亡,人的死亡,制度的死亡,良知的死亡,那样一种反讽的基调,带一点黑色幽默的感觉,只使人怅然.
《活着》里的人就是这样活着,背负着重担,一步一步走向死亡,这样的“活着”,像是一棵扭曲纠结的古树,有一种畸形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