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物理 > 作业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木块A、B静止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两者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物理作业 时间:2024/06/05 02:13:01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木块A、B静止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两者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两木块A、B的接触面是倾角为θ的斜面,接触面是光滑的.现施一水平推力F于A,使A、B产生向右的加速度,且A、B间不发生相对滑动,试问μ和F各应满足什么条件?
图在:http://wenwen.soso.com/z/q141133969.htm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木块A、B静止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两者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图呢?
再问: http://wenwen.soso.com/z/q141133969.htm 你知道怎么解吗?谢谢了
再答: 先传图看看能看到否,画的不是很好,费劲啊 坑爹,图片传了半天不审核。将就做了 如图:(部分法图:将N在水平竖直方向分解,再画出重力,支持力摩擦力,A推力,注:AB分开画方便看;整体:AB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推力) 分解法:根据受力图示,A竖直方向:mAg=FNA +Ncosθ (1); A水平方向:F-Nsinθ-fA=mA aA (2) ; 而 fA=μFNA (3); (由(1)(2)(3)可得出aA关于F、N、μ、θ的等式) B竖直方向:mBg+Ncosθ=FNB (4); B水平方向:Nsinθ-fB=mB aB (5); 而 fB=μFNB (6); (由(4)(5)(6)可得出aB关于F、N、μ、θ的表达式) 由AB间无相对滑动,所以aA=aB (7),得出一个关于F、N、μ、θ的等式1, 其中 F、μ未知; 整体法:如图,AB竖直方向:(mA+mB)g = FN (8); AB水平方向: F-f=a (9); 而 f=μFN (10); (由(8)(9)(10)可得出a关于F、N、μ、θ的等式) 根据整体与局部加速度相同的关系,可用aA=a(或aB=a) 可得出第二个F、N、μ、θ的等式2; 根据含有F、N、μ、θ的两个等式1、2,即可得出μ和F各应满足的条件了。 (最后答案自己算吧,很简单只是有点繁琐,我没时间算了,呵呵) 一小时努力希望满意,加油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木块A、B静止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两者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A、mB的A、B两个物体,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和μB,A、B之间用一根 如图所示,A、B两木块质量分别是mA、mB,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两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们之间用细线相连 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A=10kg,mB=20kg,A、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A,B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A=3.00Kg,mB=2.00Kg,它们与地面的动摩擦因素均为μ= 物体A、B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和μB.用水平拉力F分别拉物体 如图所示,A、B两木块的质量之比为mA:mB=3:2,原来静止在小车C上,它们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B间夹 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mC,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μC,用平行 如图所示,木块A质量为4kg,木块B的质量为2kg,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2,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 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重力分别为40N和60N,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如图,质量M=1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和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μ1=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1 如图所示,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A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A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2.用大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