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23 03:46:27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这四句偈,是佛教小乘解脱道的妙理.佛在因地时,听闻前两句之后,为了得到完整的四句.宁愿舍弃生命.
在娑婆世界,佛教的修行有两条道路:小乘解脱道(声闻菩提)和大乘佛菩提道(无上菩提).这是因为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众生刚强难度,因此为不同根器的众生宣说两种道路.如果在诸佛净土,因为众生心性调柔,福德深厚,根器猛利,所以就只有后一种:佛菩提道.
用小乘法来解释:
众生只要活着,就有色受想行识五蕴.其中,“行蕴”是指众生的种种行为.这些行为虽然也能修集种种福报,但也是终归坏灭,没有一样是恒常不灭的.
既然如此,那有没有恒常不灭的东西存在呢?如上所说,一切法灭尽之后,有“寂灭”存在,这个寂灭不是苦(无常皆苦,即是“行苦”)而是乐(因恒常故).
其次,在小乘法中,寂灭的前提是要“生灭灭已”.也就是说:要灭尽一切生灭法,一切我.断掉一切法再次出生的因.才能叫“寂灭”,否则就不能叫“寂灭”.外道涅盘就是“生灭”:以为还有一个觉知心去领受寂灭之乐.这样的话永远也不可能寂灭.所以,如法修行的阿罗汉取无余涅盘之后,不可能知道自己住于涅盘中(觉知心断灭故).
这里,隐含的意思是:灭尽一切法之后,却不是断灭空.因为还有一个“寂灭”常住不坏.
大乘法又是怎么说的呢?
这个“寂灭”,不在“一切法”的范畴内,《金光明最胜王经》云:“法身含藏一切诸法,一切诸法不摄法身”.这个法身(又叫心、佛、如、如来、真如等等)远离见闻觉知,永不触六尘.不仅不为“一切法”所含摄,而且能生一切法.但是,阿罗汉却没有实证这个法身,所以只能在可思可议的范围内,宣说在灭尽一切生灭法之后,还有“寂灭”是乐(恒常不灭).
这个“寂灭”,是法界中唯一真实之法,即是佛法第一义谛.同经又云:“不实之法,是从缘生,真实之法,不从缘起,如来法身,体是真实,名为涅盘”.若是实证这个法身(涅盘),就无需再去灭尽一切法,一切心,一切我而证明这个法身的永不生灭.而是在活着的当下,没有断尽烦恼的当下,就实证了涅盘.这就是大乘悟后菩萨的境界.
这个法身,是一切有情本具,不是因为修行才获得的.在这个意义上讲,一切众生当下即在寂灭(涅盘)中.因为没有一刹那能够离开这个法身(涅盘).这就是“本来自性清净涅盘”.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