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莎士比亚时期为什么叫做文艺复兴的第二阶段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14 02:52:19
莎士比亚时期为什么叫做文艺复兴的第二阶段
莎士比亚时期为什么叫做文艺复兴的第二阶段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5世纪末到 16世纪上半叶.早期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科列特、格罗辛、林纳克等被称为“牛津改革派”,他们在牛津大学讲授希腊、拉丁文和“新学”,传播古典文化和来自意大利、法国的新知识、新思想,牛津大学在16世纪初成为英语古典文化的中心.荷兰人文主义者拉斯摩斯热情地称颂他们:“叫科列特讲话,我觉得好像是亲闻柏拉图的声音.听格罗辛讲学,谁能不震惊于他的学问的渊博?有什么比林纳克的见解更精辟、深刻、细腻?世间可曾有过比托马斯·莫尔更温文尔雅、更动人、更成功的天才?”莫尔(1478—1535年》是早期人文主义者的杰出代表.他当过律师、议员、下院议长,直至最高法官.作为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反对国教与罗马教会分离,因拒绝宣誓承认英王为英国教会至高权威,而被判斩首.他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是拉丁文写的对话形式的幻想小说《乌托邦》(1515).第一部分里,作者在朋友彼·吉尔斯处认识了航海家希兹洛德,3人在一起谈论英国和欧洲的社会问题:严酷的法律、封建战争使伤残士兵沦为盗贼、“圈地运动”带来的“羊吃人”的惨景、穷富县殊的生活,他们把种种社会罪恶归为私有制.第二部分里,航海家描写了理想国乌托邦,这里与前面描写的种种社会腐败恰成对照.废除私有制是理想社会的基础,理想国里土地共有,没有私人财产,国民必须劳动,人人平等.政治上实行宗法家长式的民主制,法律简明,教育普及,宗教信仰自由,但不信神者不得任公职.生产劳动和产品分配有计划性,人人有足够的供应.金银不再受重视,成为小孩玩具和犯人的锁链.莫尔对理想国的描画受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想图”和希腊社会影响,混合了宗法社会、中古生产方式与古代城邦政体,这里允许奴隶的存在.但是作者对社会种种不平现象的揭露、批判,反对战争、金钱崇拜,鼓吹宗教宽容、人的全面发展,对理想的憧憬和向往.开了以后“乌托邦”著作的先河.这一阶段文学的成就还表现在魏阿特和萨雷的诗里.
第二阶段,即“伊丽莎白时代”,以英国文化的辉煌发达著称.从 16世纪后半期到17世纪初叶,特别是最后20年,文学创作极为繁荣.诗歌上,从早期的魏阿特、萨雷,经由锡德尼、斯宾塞,发展到莎士比亚、本·琼生.戏剧上,经由早期戏剧、“大学才子派”创作莎士比亚的剧作成为英国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高峰.在散文上也出现了李利、锡得尼和纳施、德隆尼分别代表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小说.
第三时期是从莎士比亚逝世到17世纪40年代初,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走向衰落.
再问: 谢谢,无尽感谢。只是真的没有分可以奖励你了。您辛苦了。感激不尽。O(∩_∩)O谢谢。
再答: 不客气,满意就采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