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200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3 20:52:08
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200句
如题
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200句
叶的飘落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第向船尾跑去了.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整个老城像一座烧透了的砖窑.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 1.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 特点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例句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出现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出现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 无 出现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 特点 例句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音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连续反复)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间隔反复) 7.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 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10.借代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 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833524.html?fr=qr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