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政治 > 作业

问9 个基础的哲学概念与关系.(专家进.)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06/05 09:06:25
问9 个基础的哲学概念与关系.(专家进.)
听了几节哲学课,却更晕了,请帮我理清一些最基本的哲学概念.
如果我提问,也请给纠正过来.
如果某两个词是相反对应,或相近对应的,那也请帮我归纳整理一下吧.
下面问题其实彼都有联系和印证.
其实都是一个系列的问题.
能回答几个答几个!
外行看来,是天方夜谭,我想如果是高手,专家,这是易如反掌的事!还望指教!
1、理性属于思维吧,但感性(感观)属于思维吗?
2、而“思维”,又是和“存在”对应.
可否这样理解,思维,是人脑子里某事物,是主观;而存在,是客观的那个事物.
3、主观,包括理性和感性吧?都是人脑中产生的.
4、“名称”与“概念”
名称,就是一个代称.而概念,则包含着人对某事物的认识对吧?
5、概念与对象是否符合,是真理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在这里,概念,是主观的.而对象是客观的.
6、(上接5)是否也可以这样理解:
概念,是“本质”;而对象,是“存在”
因为读海德格尔、及 萨特的哲学:他们主张:“存在”先于“本质”.
在这里:存在是客观的那个物吧?而“本质”却是人脑中的认识与设计?
7、(上接6),这里的“本质”,是对应了“理性”,还是对应了“思维”?(当然,先把问题1回答了再说.)
8、感性:对应着现象.而理性,对应着本质.
而二者皆是主观吧?(毕竟都是脑中的)
9、思维(感性+理性),区别对应着“存在”这个概念?
还是理性(本质),区别对应着“存在”这个概念?
谁最能理清这些,并且归纳总结地好。甚至让我有茅塞顿开之感的,我更为感激。
问9 个基础的哲学概念与关系.(专家进.)
1、理性属于思维吧,但感性(感观)属于思维吗?
答:思维是指意识的运动形式.感性是直接的认识,是意识直接的、表象的存在.理性是思维,是感性的发展.
2、而“思维”,又是和“存在”对应.
可否这样理解,思维,是人脑子里某事物,是主观;而存在,是客观的那个事物.
答:存在是指一切,是世界!思维本身也是存在的,是一领域的存在.思维是人脑的运动,而主观是思维的一般属性,是意识的基本特点.客观是指认识的对象,客指外在,观指认识.客观就是外在的认识,总的指认识对象,这是认识论概念.其理解的核心是认识论下的对象与认识的主体关系,人的大脑也可以是客观的,因为他也是认识的对象.
3、主观,包括理性和感性吧?都是人脑中产生的.
答:是的!主观包括感性的直接形式与意识发展的高级形式理性.大脑是现在唯一我们认识到的可以产生意识的物质体,但我们不能依据此认为就没有其他物质形态可以产生意识.
4、“名称”与“概念”
名称,就是一个代称.而概念,则包含着人对某事物的认识对吧?
答:名称是世俗概念,是概念的简单形式.而概念是指总结并指出一定存在的本质矛盾的语言.任何科学概念都是具有对象本质矛盾的认识的,矛盾是物质的一般存在状态.
5、概念与对象是否符合,是真理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在这里,概念,是主观的.而对象是客观的.
答:概念是意识的,说主观的不严格,或者说一定主观意识形态.后面理解很到位!
6、(上接5)是否也可以这样理
概念,是“本质”;而对象,是“存在”
因为读海德格尔、及 萨特的哲学:他们主张:“存在”先于“本质”.
在这里:存在是客观的那个物吧?而“本质”却是人脑中的认识与设计?
答:对于两位的理解也是基本不错的,但他们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批判哲学中强调实践的认识过程,存在经过实践认识产生概念.
7、(上接6),这里的“本质”,是对应了“理性”,还是对应了“思维”?(当然,先把问题1回答了再说.)
答:理性是指科学思维,是指世界一般必然的意识反映,这个反映不是死的,是实践自觉的!思维这个概念有做名词与动词之分,但我们在哲学概念体系中一般以意识指代一切认识总体,而思维是指动词,指人的认识规律与过程.
8、感性:对应着现象.而理性,对应着本质.
而二者皆是主观吧?(毕竟都是脑中的)
答:这个以认识论前面基本有涉及,此补充:主观认识是从人直接的感觉形成感性认识为前提,在实践中发展以至最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此及彼、由表及里,发现具体存在的内在矛盾,发现矛盾的必然关系,达到本质的认识.这个认识发展的过程中的规律与结果总体的为理性.
9、思维(感性+理性),区别对应着“存在”这个概念?
还是理性(本质),区别对应着“存在”这个概念?
问题补充:谁最能理清这些,并且归纳总结地好.甚至让我有茅塞顿开之感的,我更为感激.宁愿再加分
答:第一个提法是错误的.存在包括思维、意识!只有物质存在与意识存在之分,没有存在不存在的问题.不存在是相对的,如上帝不存在,是指上帝没有具体物质存在,而不是说他不存在于意识形态中.是意识造就上帝,不是上帝造就意识.
从这里可见你对于那两位哲学家并没有真正理解.理性、本质与存在的概念范畴不是对立,是包容.理解一个概念首先是范畴,其次是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