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第二大题,第三大题求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02 02:58:04
第二大题,第三大题求答案!

 


第二大题,第三大题求答案!
【这个是我初中老师给我总结的,给你看看,很有用的哦】【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希望你能好评或者采纳!谢谢{右上角采纳或者正下方好评} 谢谢】第一节 北方地区
一、中国北方地区的位置
1、位置:北方地区是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大兴安岭以东的广大地区.西到祁连山东端的乌鞘岭,东临渤海和黄海,北面与俄罗斯、东面与朝鲜为邻.
2、范围:主要包括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黄河中下游的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的全部和河南、宁夏、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以及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地区.
3、面积与人口:面积占全国1/5,人口却占了近40%.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口稠密.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最完整的二个大平原.
a.东北平原位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主要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东面濒临海洋.
b.华北平原是地质历史时期黄河、海河所挟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
c.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之间的地区.这里的黄土是地质历史时期风力沉积作用堆积而成的.那时,强劲的偏北风吹扬起沙尘南下.随着风力减弱、沙土沉积、形成了平坦高耸的黄土源.后来随着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疏松的黄土容易遭受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黄土沟谷、黄土梁、峁).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被称为是“黄土地”.
2、气候: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冬季气温在以下,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由于绝大部分地区是湿润、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雨季开始晚,降水集中,河流、湖泊较少,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较为紧张,耕地多为旱地.
三、北方地区的农业
(一)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1、作物生长的有利条件:
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部分地区为半湿润区.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疏松,夏季雨量充沛、夏秋季光照充足、生长期长.
2、主要农作物:
农业可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宜种植耐旱、早熟的冬小麦,喜温、耐旱的花生和喜温好光、生长期长的棉花.华北平原是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
黄土高原在气候上与华北平原类似,但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灌溉困难.这里是我国历史上开发利用最早的地区之一.以种植谷子(小米)而闻名.
3、不利条件:
频繁的旱涝灾害,冬春季节的风沙、土壤盐碱化、寒潮(冻害)以及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北方农业的发展.特别是春季,降水沙、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土壤墒情差.对种子的发芽和返青十分不利.
4、发展节水农业已经成为本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水是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的命脉.新中华成立以来,新修了大量的水利设施,但由于水资源总量少、人口多,工农业生产用水量不断上升,加上用水又不合理、浪费严重.使缺水的状况日趋严重.许多地方河水断流、湖泊、水库干枯,地下水位日益下降,机井越打越深.因此,实施“南水北调”是缓解北方用水紧张矛盾的根本措施.
(二)东北平原
1、有利条件
东北平原地势坦荡、土壤肥沃,分布着广泛的“黑土”.这里大部分地区属于中温带,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夏季高温多雨.
2、熟制与农作物
农业可一年一熟,宜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
(补充)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过去“人烟稀少”,被称为“北大荒”.如今,这里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高,被人们称为“北大仓”.
(三)水果
主要出产苹果、葡萄、梨、桃、杏、柿、枣、粟、核桃等,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以来,许多中西部的丘陵山区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果品产量大幅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过去,辽东丘陵、山东丘陵的苹果产量最大.现在,昔日黄沙漫漫的黄河故道已改造成为全国最长的果园带.陕西、山西等省的苹果产量也很大.除输出新鲜水果外,还可发展水果加工工业、葡萄酒等.农民的收入大大增加.“要致富、栽果树”已成为山区人民的普遍共识.
四、交通
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铁路运输为主.
1、东北地区有滨洲线(哈尔滨到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到绥芬河)、哈大线(哈尔滨到大连)等,构成了“丁”字形铁路网.
2、华北地区的铁路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以京哈线与东北铁路网相连接,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广线、京九线、京包线、陇海线等.
3、西起大同,东到秦皇岛的大秦铁路线,是我国第一条重载运煤专线,被称为“神州第一线”.除此以外,
4、天津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秦皇岛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青岛、连云港、大连、烟台等也是天然的优良港口.
五、自然资源
北方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东北是我国最大的木材、石油生产基地.
山西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著名的煤矿有:黑龙江的鸡西、鹤岗,辽宁的阜新、铁法,山西的大同、阳泉、西山,陕西的神府,河南平顶山,河北峰峰、开滦,山东兖州等.
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华北油田等,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辽宁鞍山、本溪,河北的迁安铁矿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生产基地.
六、工业
发达的海陆运输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区形成了全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高新技术发展源地——环渤海工业带,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
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a.有利条件:煤铁和有色金属矿丰富,交通便利
b.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和工业部门是:鞍山钢铁工业、沈阳的机械制造、长春的汽车工业、哈尔滨的电机制造,大连的化工和造船工业等在全国久负盛名.
2、京津唐工业基地
a.有利条件:煤、铁、石油、海盐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更重要的是科技力量雄厚,信息通信发达.是我国轻重工业都很发达的工业基地.
b.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和工业部门是:京津唐的钢铁工业、北京燕山的石化、开滦煤矿、天津的制碱、棉纺等是本区知名的工业企业.近年来,本地区以电子信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六、城市
首都北京是一座古都城,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它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山脉、永定河冲积扇上,北依燕山、古长城沿燕山婉延伸展,西面是属于太行山的西山.古代时依山傍水,易守难攻.现在,北京的主要职能是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今后应控制那些污染重、运输量大、耗水多、占地广的重工业部门.着重发展耗能少、耗水少、污染少的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第二节 南方地区
一、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1、位置:南方地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面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2、范围: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
3、面积与人口:面积约占全国1/4,人口却占全国的55%,是我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以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省为最多.
二、自然地理特征
1、丘陵:本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丘陵分布最为广泛,
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低山、丘陵总称南方丘陵.由江南丘陵、两广丘陵、大别山等组成,除此以外高原、平原、盆地都有分布.
2、平原:
平原有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广东的珠江三角洲,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组成.
3、高原:
高原主要指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云贵高原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湖南省雪峰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土壤瘠薄,多峰林、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如著名的桂林山水、云南路南石林等.
4、盆地:
盆地主要是四川盆地.它被北面的秦岭、大巴山、西面的青藏高原、南面的云贵高原、东面的巫山所包围,盆地底部多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盆地西部有岷江冲积扇——成都平原.
四川盆地地质历史时期是一个大湖盆,后来湖水外泄,河流下切,切穿巫山而形成盆地.四川盆地沉积的泥沙在固结成岩过程中受高温多雨环境的影响,氧化形成紫红色砂岩、页岩.紫红色砂页岩比较松软易风化,形成的紫色土富含磷、钾,是肥沃的高产土壤.
南方地区著名的山脉有武夷山脉、南岭、台湾山脉等.
三、气候
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来的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受干冷的偏北风影响降水较少.最冷月平均气温均在以上,年降水量大于800mm.地面温润,以热带雨林、季雨林和亚热带常绿林为主.
我国南方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多,降水季节分配、年际变化比北方要小.
四、河流
受气候影响,本地区河流众多,流量丰富,长江中下游平原更是“湖荡星罗棋布,河汊纵横交错”.
主要的天然河流有长江、淮河、珠江、闽江、钱塘江等,主要有的湖泊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历史上的湖北省有“千湖之省”之称.许多湖泊对长江干流水量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由于人工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许多湖泊变小、变浅,甚至消失,蓄水能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增加.
五、南方地区的农业和富饶的物产
1.有利条件
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热量和水分条件充足,生长期长,农业可一年二熟至一年三熟.平原地区河湖沟叉纵横,灌溉便利.耕地多为水田.经过人类长期耕作改良,形成了优质高产人工土壤——水稻土.南方地区河湖众多,水面宽阔,气候温暖.为淡水鱼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2.作物
水稻是南方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成都平原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我国水稻、冬小麦、油菜和棉花的主要产区之一.
成都平原素有“无府之国”之称.
珠江三角洲位于热带.主要生产水稻和甘蔗.
本区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适宜栽桑养蚕,是我国蚕丝生产基地.
两广、闽、台等省盛产甘蔗.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生产基地.
本地区丘陵广布,出产多种热带、亚热带水果和经济林木.其中柑橘的产量最大、分布最广,南部沿海出产有香蕉、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岛还出产椰子,经济林木有茶树、油茶、油桐、毛竹、杉树、樟树等.其中产值最大的是茶叶生产.
3.改造不利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防御
(1)红壤
南方地区除了水稻土、紫色土等高产土壤外,广大的江南丘陵地区分布着一种在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而成的红色土壤,叫红壤.它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是我国南方主要的低产土壤.改善红壤,可因地制宜采取一系列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如增施有机肥,补充适量熟石灰等;也可以种植一些茶树、油茶、杉木、马尾松等耐酸性的经济林木.在云南南部热带雨林区,则分布着砖红壤(与红壤类似).
(2)面临的自然灾害
南方地区最常见、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洪涝.
成因: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如遇长时间连续降雨或台风影响,容易引发洪涝灾害.近几十年来,一些流域中上游山区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湖淤塞和围湖造田,使洪涝灾害的频度、强度不断提高.
措施:目前,国家已启动了长江中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防护林体系.上、中、下游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规模宏大的三峡工程完成后,将对减轻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产生巨大的作用.
五、南方地区的资源、工业生产、交通和城市
1.交通
本地区河网密布,水运发达,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干流联系了沿海和内地,干支流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水运网.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京杭大运河沟通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五大山系,将北方与南方联系在一起,运输量仅次于长江.珠江水系号称“华南大动脉”,通航里程仅次于长江,对沟通广东、广西各地与沿海地区的物质交流起着重要作用.本地区海岸线漫长,港口众多,主要有: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
2.资源
本地区资源丰富,许多山区河流水量丰富,水流湍急,落差较大,水能蕴藏丰富.西南地区(川、云、贵、桂)是我国水能最丰富的地区,湖南、湖北、福建等省水能也很丰富.
本地区矿产资源中,铁矿和有色金属十分丰富.江南丘陵地区的钨、锑、锡、铜、铅、锌矿,云贵高原的铜、铅、锌、锡、汞、铝土、煤矿、四川盆地的攀枝花钒、钛、铁矿等都很丰富.
3.经济特征
本地区经济发达,区域内部形成了经济特征明显的三大工业带.
(1)长江中下游工业带,这是我国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矿产和水力资源丰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的地带.是工业实力最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带.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等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规模、经济最发达、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科学技术最为先进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主要以广州、宁波等沿海开放城市和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经济特区为中心,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境外)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发展了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如家电、服装、食品、玩具等.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西南地区的工业.南方地区工业由沿海向内地发展.西南地区水能、矿产、农林资源丰富.本区已形成了从钢铁、电力、有色、冶金、机械、煤炭等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有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工业基地;以贵州乌江渡水电矿为中心的矿业基地;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等.
4.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经济发达,城市众多,重要的城市有成都、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其中,上海是我国人口最多,工业经济最发达,商品零售额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重要的出口基地.今后将发展成为国际性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
第三节 西北地区
一、概况
1.位置和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2.面积和人口:面积占全国30%,人口占全国4%
3.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和新疆北部的哈萨克族.




4. 读图: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呼伦贝尔草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昆仑山,阿尔金山,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天山,吐鲁番盆地,阿尔泰山.
二、地形
以高原、盆地为主.吐鲁番盆地——天山山间断层陷落而成.
三、气候
西北内陆大陆性特征显著:
①气温: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
②深居内陆,距海洋远,降水少.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沙漠广布,(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距海洋远近,降水减少——经度地带性.
四、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防止沙漠化扩大和草场退化,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是本区的主要任务.
五、灌溉农业
灌溉水源: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
主要分布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绿洲.
著名农产:吐鲁番葡萄、哈密瓜、新疆长绒棉 .
瓜果特别甜的原因: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六、矿藏和工业
丰富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塔里木盆地勘探出储量丰富的油气田.
包头的钢铁工业,玉门和克拉玛依的石油工业,金昌的有色金属工业.酒泉的航天工业.
水能资源丰富,仅次于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居第三位——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七、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交通:古代丝绸之路,现代的公路和兰新、包兰铁路干线,南疆铁路.
基础设施建设还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将加快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实施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工程.
八、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灾害、自然灾害频繁.
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草,沙漠化,流域内调水.
九、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
食:牛、羊肉和乳制品最常见食品
住:向定居方向发展
十、西部地区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有丰富的动能资源、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以及农牧资源、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劣势: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风沙大,盐碱重,水土资源分配不均衡;交通不便,经济、文化、技术落后,信息较闭塞;生态环境脆弱.
第四节 青藏地区
一、概况
1.位置和范围: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2.面积和人口:面积25%、人口1%
3.民族:藏族主要聚居区
4.读图: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雅鲁藏布江,黄河,三江源(黄河、长江、澜沧江),三江并流(金沙江、怒江、澜沧江),柴达木盆地,青海湖.
二、世界屋脊与高寒气候
冬寒夏凉、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盛夏气候最低的地区.
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季节变化明显,从东南向西北高原内部减少.
三、高原农牧业
1.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环境).
2.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日照时间长,蛋白质含量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3.主要农业区: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风小,气温较高,地形平坦)
气候严寒——高寒牧业、河谷农业、地广人稀
4.地势高 多雪山冰川——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大河源头
太阳能丰富
发展交通 水力发电
5. 青藏地区高寒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很大,这种影响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
⑴不利条件:气温较低,无霜期短,一年只能一熟,这种气候仅适于喜温凉、生长期短的作物生长,如青稞、小麦、豌豆.畜牧业只适于放牧耐寒的牲畜,如牦牛、藏棉羊、藏山羊.
⑵有利条件: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多;夜晚气温低,农作物呼吸作用弱,消耗营养物质少;气温低,农作物生育期长,积累营养物质多.总之本区麦类和牧草属于“低消耗、高积累、高产优质”类型.
四、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1.太阳能: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拉萨是“日光城”
2.地热能: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亚欧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羊八井有地热电站.
3.水能:雅鲁藏布江的水能仅次于长江.
4.“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有察尔汗的钾盐(附近有我国最大的钾肥厂)、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
五、交通
公路运输为主:青藏(承担进藏物资的85%)、川藏、新藏、滇藏、新藏公路海拔最高.
铁路:兰青、青藏铁路.
航空:有拉萨——北京、成都、西宁、广州等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