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和月”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1 19:20:49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和月”什么意思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和月”什么意思
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出 处  宋·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百科名片\x0d《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其子苏轼、苏辙及清代李桢也作《六国论》,阐述个人观点.\x0d  \x0d编辑本段苏洵作品简介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著作有《嘉祐集》.   选自苏洵的《嘉佑集·权书》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注释  1.率:一律,一概.   2.判:确定,断定.   3.“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 魏世家》和《战国策 魏策》.   4.终:最后.   5.与:亲附、亲近.   6.既:已经.   7.免:幸免.   8.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9.速:招致.   10.再:两次.   11.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12.洎:及,等到.   13.谗:小人的坏话.   14.殆:几乎.   15.智力:智谋和力量.   16.使:假如.   17.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   18.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19.事:侍奉.   20.礼:礼待.名为动.   21.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名为动.咽:咽喉.   22.势:形势.   23.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   2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 月,每月,名为状.以,而.   25.为:治理   26.劫:胁迫,挟制.   27.势弱于秦. 于:比.   2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可以凭借.   29.苟以天下之大 以:凭着.   30.故事:旧例. 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第二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厉害.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一直发展到灭亡,按道理讲本来也应该是这样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咽喉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后. 特殊用法  \x0d一、一词多类 一词多义   \x0d以:   1.秦以攻取之外 ( 用,凭 )   2、以有尺寸之地 (才,可用而代替)   3、举以予人 ( 来)   4、以地事秦 ( 用)   5、苟以天下之大(凭借)   之:   1、较秦之所得(结构助词,的)   2、秦之所大欲(结构助词,的)   3、以有尺寸之地(的 )   4、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土地)   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的 )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前一个“之”指奉秦之物,后一个“之”指赂秦各国.都是代词. )   7、此言得之 (代词,指代上面的道理)   而: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因果承接)   2、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可是,表示转折)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就,承接关系)   4、二败而三胜(递进)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后: 这样以后.   兵:   1、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2、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3、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暴:   1、暴霜露(动词,曝露)   2、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   事:    1、以地事秦 (动词,侍奉)   2、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   犹:    1、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2、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始:    1、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2、始速祸焉(副词,才)   向: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2、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x0d二、古今异义   \x0d1、其实:古义:它的实际数量 今义:实际上   2、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古义:以至于.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5、故事:古义:旧事,前例 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   6、智力:古义:智谋与力量 今义:指人类思考能力与认知水平   7、然后: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   8、与:古义:结交 今义:和   9、速:古义:招致 今义:速度   10、不行:古义;到```地方去 今义:不可以   三、成语  如弃草芥:芥,小草. 就像扔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   抱薪救火:薪:柴草. 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x0d四、特殊句式(介后=状后)   \x0d1.赵尝五战于秦 介后   2.洎牧以谗诛 被动   3.齐人勿附于秦 介后   4.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   5.其势弱于秦 介后   6.苟以天下之大 定语后置   7.破灭之道也 判断   8.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省略句   9.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判断句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省略句   1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省略句   12.至丹以荆卿为计 省略句   1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省略   14.是又在六国下矣 判断句   \x0d五、词类活用\x0d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名词作动词   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打退.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月:每天 、每月.名作状.   以地事秦:事,侍奉.名词作动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底.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完,完好保全;形容词作动词.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名作状,按理来说.   始速祸焉.速:形容词作动词,招致.   六、通假字  1.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通餍 满足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 如果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通毋 不要写作特点  \x0d1.借古讽今,针砭时弊   \x0d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x0d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x0d 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x0d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x0d 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相关评价  苏询的《六国论》,不属于写的自由潇洒或错综起边的类型,而是在行文结构方面带有规范性的作品,体现了议论文论证严谨的特点.因为头绪清楚,变化较少,通过提要钩玄,逐段逐层梳理归纳,很容易搞清楚文章脉络和主要思想内容.   在文章结构上便于学习.   但另一方面,苏洵的《六国论》把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于“赂秦”,尽管文章在论证上、语气上给人势如破竹的感觉,但今天看来显然失之偏颇.因为从本质上讲,六国灭亡是由于不思改革进取,不采取富国强兵之策,从而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被历史所淘汰.当然也有战略、策略(包括“赂秦”)等方面的种种具体原 因.单从某种视角看到了某些事实,便以为抓住了事物的全部,这是人类很容易陷入的误区.(节选自《应用写作》2006年第5期《事实论证——雄辩与僭越》) 作者简介  苏洵(公元1009-1066) 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x0d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在著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审敌》更进一步揭露这种贿敌政策的实质是残民.《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等主张.《权书》系统地研究战略战术问题.在《项籍》中,他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他还强调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决战、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   苏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人石昌言不畏强暴,藐视敌人,写得有气势.《张益州画像记》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塑造了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记》借物抒怀,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也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说》,以风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写,即是一例.   苏洵论文,见解亦多精辟.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他特别善于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例如《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对孟子、韩愈和欧阳修文章的评论就很精当.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苏洵著作,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佑集》15卷.(郭预衡) 创作背景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作品赏析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苏洵对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改弦易辙,增强国力,与敌斗争.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正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死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死异国他乡.   《六国论》除去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解释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叙述性的句子生动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叙述语言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运用引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语言灵活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   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