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阿房宫赋》中的避讳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4 18:26:08
老师您好。这是我的一个疑惑,《阿房宫赋》中因避李世民之讳将“民”都写作“人”如“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但为何在文章末尾“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一句“世”不因避讳写作“代”?
《阿房宫赋》中的避讳
解题思路: 见解答。
解题过程:
答:同学,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希望老师的解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人以前取名字是按资排辈的,一般姓名中的第二个字,主要用来区别辈份的, 真正作为人名的是姓名中的第三个字, 也就是真正做名字的是"民"字,而非"世"字,这也正是为什么只避讳"民"而不避讳"世"的原因。再有,在唐代,避讳相对比较宽松。在一篇文章中,只要讳君王名字中的重要的一个字就可以了,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里面有“三世”的字样,结尾时为了避李世民的讳,将“以俟乎观民风者得焉”改做“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了。 再附一个有关古代避讳的详细资料借你了解参考:
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 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陆游编著的《老学庵笔记》记有一故事:一个叫田登的州官不准下属及州中百姓叫他的名字,也不准写他的名字,到了正月十五照例要放灯三天。写布告的小吏不敢写灯字,改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此便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笑话。 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母叫贾敏,故林黛玉凡是遇到敏字都读成米或密。 古人常需避讳,他们在小心谨慎之中总结了种种避讳方法: 改字形。有的改用同(近)义字词来代替需要避讳的字。例如汉武帝名彻,知名辩士蒯彻便改名为通。唐高宗名治,天下人便用理字替代治字。有时也可以通过增减笔画来避讳。例如邱姓先人本姓丘,但是孔夫子名丘,为避讳便加了一个耳朵。从宋代开始都要避丘字,写时往往要省去一笔,有的写作□或空格不写。 改字音。例如,秦始皇名政,所以正月的正要读作平生。有的以某字代读,读到应避讳的字时改读某。 比如: 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这是因为古代的皇帝都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一年的政事。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赢政”,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月”的“正” 不再读政而读作“征”了。 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于是把楚地改为“荆”。 吕后名雉,当时文书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鸡”二字代替。 汉文帝名叫刘恒,于是把[女亘chang]娥改名“嫦娥”,把恒山改为“常山”。 汉武帝叫刘彻,汉封建社会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初有个知名辩士叫蒯彻,史书上就改称蒯彻为“蒯通”。 汉光帝名叫刘秀,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称改为“茂才”。 汉明帝叫刘庄,当时竟把《庄子》改为《严子》。 唐太宗叫李世民,就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 宋仁宗名赵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 更有甚者,宋高宗名构,为避“构”而牵及够,媾,购,遘******避讳字达五十多个! 避讳的方法 改字法 遇到要避讳的字时使用其他别字代替。 空字法 遇到要避讳的字时不填写。 缺笔法 当遇到要避讳的字时,在该字上少写一笔。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