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政治 > 作业

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这道题是: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 主编 郑杭生里194页的一道思考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06/24 06:01:50
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这道题是: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 主编 郑杭生里194页的一道思考题.
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这道题是: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 主编 郑杭生里194页的一道思考题.
1.定义
非正式群体(informal group)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基于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在正式群体中,由于人们社会交往的特殊需要,依照好恶感,心理相容与不相容等情感性关系,就会出现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没有定员编制,没有固定的条文规范,因而,往往不具有固定的形式.由共同利益偶然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同院的伙伴、工厂或学校中存在的一些“小集团”、“小圈子”都属于非正式群体.
2.形成条件
  随着对非正式群体的研究的发展,研究者们对其产生的条件、结构、性质、特征及基本类型逐渐达成了一些共识.一般认为,非正式群体形成的条件有
1时间空间条件
  .时间条件是指有共同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或是某些共同工作和活动的时间.空间条件是指彼此生活、工作地点比较接近,或是共同的.对于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来说,时空条件完全是外部的,但却是必需的.如果能控制这种条件,也就从一个方面控制了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发展.
2由于某种利益或观点上的一致性
  在正式群体中,几个人对某事有一致看法,或大家有共同的利益,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
3个人的心理条件
  主要指由于共同的价值观、兴趣爱好,以及气质性格的相容性.这方面的条件是内部的,具有决定性,往往决定了一个非正式群体的稳定程度
4有类似的经历或背景
  例如同事、同乡、同学等.人们还根据非正式群体的结构把它们分为三种类型:水平型,主要成员的地位、背景都相似;垂直型,涉及正式群体中不同层次的人员;混合型,即上述两种成分都存在.根据非正式群体性质的不同,又可以把它们分为:工作型、经济型、生活型、情绪型、混合型等几种类型.
 一般认为,非正式群体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以某种利益、观点和爱好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行为一致性;群体的首领对其他成员拥有精神上的支配权力;有一套见效快的不成文的奖惩制度和手段;成员之间有一条比较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有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等等.
管理心理学认为,非正式群体虽然没有组织的明文规定,但它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成员之间是以共同的观点、利益、兴趣、爱好等为基础,因此它具有相对强的凝聚力,对其成员在心理上产生重要影响,其作用有时甚至超过正式群体.为此,管理者对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绝对不可等闲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