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汉语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分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9 04:55:09
汉语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分析
网络流行语的分析除外,200字以内就好…谢谢了~
汉语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分析
一般来说,“很”“非常”等用来修饰形容词,放在形容词前,如很美、非常漂亮等.自从新闻联播节目中出现“很黄很暴力”词语,副词“很”“非常”用在名词前面的“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在网络上逐渐广泛流行,衍生出众多类似的“流行语”.如艳照门事件的“很好很强大”“很假很坦白”等“很”字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互联网上,“非常女人”“非常中国”等“非常语言”也在网络上刮起了一股“非常”旋风,成为21世纪网络时代一个特别的语言现象.
一、“程度副词+名词”网络流行语言特点
(一)时代性和创造性.从语法结构上看,“很黄很暴力”“非常中国”等系列短语都属于“程度副词+名词”组合,按照现代汉语的一般规则,程度副词“很”、“非常”等一般只能修饰形容词,比如“很漂亮”、“非常清楚”、“十分幸福”等等,而名词一般受形容词、数量词的修饰,不受副词修饰.但语言是时代的反映,与人的生产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如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语言大量被应用在汉语中,五四时期西方语言推动了白话文的形成.在五六十年代忙着搞四化建设时,那时语言常常出现“现代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也可以说“很现代、很标准”,但却没有“很工业、很革命、很中国、很九十年代”的说法.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加速,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受到了冲击,语言也毫不例外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思潮的解放而开放,“程度副词+名词”短语的产生和流行,充分说明了语言发展的时代性和创造性.
(二)社会性和形象性.从语意的角度来看,“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使语意表达的程度逐步加深,如“很女人”“非常女人”是表示这位女性女人味到了极致,无以言表了,所以在“女人”前面加上程度副词“很”、“非常”来表示就能很贴切地形容了.“非常君子”说明这个人的风度是君子的典范,“非常中国”说明这个事物的中国特征非常明显,这些表达都是说明一种极致,一种无以伦比.社会在发展,事物也在朝着自身所能达到的极致方向发展,这种语意的表达也正是“程度副词+名词”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性和形象性的表现.在语言发展的初期,我们用一个“好”字就足以赞美某个事物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事物的不断完善,必须加个“很”字才能表达出其好的程度,再后来就非得用“非常”这类程度强烈的词才能表达此事物的完美程度了.从“非常君子、非常中国、非常女人”也可以看出我们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性在社会发展当中的一种释放,中国人从压抑中走出,充分发展了自己的个性,完善了自己的性格,所以才有那样极致的表达,语意表达的程度逐步加深正好印证了语言发展的社会性和形象性.
(三)动态性和开放性.从语用动态理论来看,语言是个动态的体系,动态决定了语言是个开放的体系,只有放到动态中,才能合理而有效地描写和解释语言现象,揭示和运用语言规律.一些网络流行语往往在某件重大事件中诞生的,CNN事件过后,“做人不要太CNN”在网络流行起来,瓮安事件成就了“俯卧撑”,如今“俯卧撑”已成为网络上最红的流行语.“艳照门”又诞生了“很傻很天真”,自此,网络上“很”字句泛滥成灾.升官发财——“很红很暴发”;股市下跌——“很绿很和谐”;购物顺利——“很好很方便”;明星着装——“很少很开放”;以及随后的“很恒很源祥”“很乐很OPEN”“很累很混蛋”“很丑很封建”等“很”字句型的套用频率在急速升高.“程度副词+名词”短语正是这样一个动态发展的结果,是一类具有独特风格的语言另类现象.
二、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给现代社会的人提供了一个调侃的平台,可以让人们适度地宣泄一下内心的压力,成为现代人一个不可缺少的自我调节方式.“程度副词+名词”网络流行语言是网民们求新求异心理的结果,这种充满着创新活力的新语言在受到年轻人极度欢迎的同时,也经受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语言现象,很多人会认为“程度副词+名词”网络流行语言缺乏文化底蕴,不适合青少年们发展,祖国的传统文化不能毁在这些网络语言上.但我个人觉得“程度副词+名词”网络流行语的存在和流行是客观事实,既是一个文化现象,又是一个语言现象,而且常常是一个临时的现象,对语言来说,它的存在并不说明它必然会成为语言的合法成员.语言的本质就是帮助人类更好地沟通,了解彼此的愿望和需求,在精神上彼此慰藉,“程度副词+名词”网络流行语是词汇丰富发展的一条管道,也是某种社会文化和情绪宣泄的通路.这类词语的使用与年龄和心态密切相关,是年轻人比较喜爱的网上表情达意的方式,具有很强的游戏色彩和戏谑风格,这种活泼可爱的表达方式拉近了网络交流者之间的距离.网络语言有待规范,但应该提倡“语竞天择,适者生存”,不能无情扼杀,如果使用于网络这一特定环境和比较轻松的非正式场合,可以顺其自然地发展,喜欢就用,不喜欢就不用,不需要非迎合潮流而去使用某些特定语言.也许多年以后,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语言也会像“非常中国”那样广为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