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哪个可以告诉我关于《扁鹊见蔡桓公》的讲解,急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24 09:25:26
哪个可以告诉我关于《扁鹊见蔡桓公》的讲解,急用
哪个可以告诉我关于《扁鹊见蔡桓公》的讲解,急用
《扁鹊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喻老》,作者韩非.
韩非(前280—前233)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名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散文家.他出身于韩国的贵族,是荀子的学生.他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观察过去政治的得失变化,著《孤愤》、《五蠹(dù)》、《说难》等十余万言.书传至秦国,为秦王赏识.后在秦遭受谗毁,被毒死狱中.(可参见《智子疑邻》题解)
《韩非子》全书共五十五篇,是先秦散文集大成的著作.语言犀利峻峭,论理精密谨严,擅长创作精辟的寓言作为论据,以引起人们的警醒与思考.本文记叙的神医扁鹊的故事,就揭示了防微杜渐的道理,并对讳疾忌医的行为给予了抨击.
原文
[编辑本段]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
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子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中医用布包热药敷患处)之所及也;
在肌肤,针石(中医用针或石针刺穴位)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中医汤药名,火齐汤)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
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注译扁鹊见蔡桓公〔扁鹊(biàn què):姓秦,名越人,战国时鄚(mò)地(今河北省任丘县境内)人,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神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见:进见、谒见.蔡桓公:蔡国(今河南省蔡县一带)的国君.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立:站立.有间(jiàn):一会儿.〕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君:国君您(指蔡桓公).疾:病疾.腠(zòu)理:皮肤的纹理.不治将恐深:不及时治疗的话恐怕将要更加厉害.将:将要.恐:恐怕.深:厉害、更甚.〕桓侯曰:“寡人无疾.”〔桓侯:即蔡桓公.寡人:古代诸侯国的国君对自己的谦称.〕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出:退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好(hào):喜欢.不病:没有疾病(的人),此作名词性词组.以为功:即“以(之)为功”(省略介词宾语),意思是“把(它)作为功劳.”〕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居:止、停.居十日:待(dāi)了十天.复:再次.肌肤:肌肉和皮肤.益:更加.〕桓侯不应.〔应(yīng):答应、理睬.〕扁鹊出,桓侯又不悦.〔悦(yuè):高兴.〕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望桓侯而还走:(扁鹊)望见蔡桓公转身就跑.而:连词,表顺承.还(huái):同“旋”,意思是“回转”、“掉转”.走:跑.〕桓侯故使人问之,〔故:特意.使:令、让.问之:问他(指扁鹊).〕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汤熨之所及也:(是)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汤(tàng):同“烫”,即用热水焐(wù).熨(yùn):用药物热敷.之:助词,无实义.所及:所达到的(所字结构).也:语气助词,表判断.〕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针石:金属针和石针.这里指针刺治病.〕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火齐(jì):火齐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齐:同“剂”.〕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司命之所属:司命所管的.司命:传说中掌管生死的神.属:管.之:助词,无实义.无奈何:没有办法.奈何:怎么办、怎么样.也:语助词,表肯定.〕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今在:现在(疾病)在…….是以:即“以是”,意思是“因此”.是:指示代词,此.无请:不问,意思是不再说话.请:问.矣:语助词,表肯定,了.〕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体痛:身体疼痛.索:寻找.已逃秦矣:已经逃(到)秦国去了.逃秦:即“逃(于)秦”省略介词“于”.矣:语助词,表时间,了.〕桓侯遂死.〔遂(suì):不久.〕 〔小结〕以时间为序,写扁鹊与蔡桓公的四次见面,又传神地再现两人见面时不同的神态、语言和性格,突出扁鹊慧眼识病,热心及时行医,又机智避祸,和桓公的骄横自信、讳疾忌医.结尾,扁鹊不得不逃亡,暗示了专制君主统治下的残暴.文中深刻揭示了及时医过,防微杜渐的道理,颇能引人深思.
译文
[编辑本段]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公.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蔡桓公回答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退出后,桓公说:“这些做医生的,总是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过了十天,扁鹊又拜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到了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就会加深.”蔡桓公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扁鹊又退了出去.过了十天,扁鹊再次拜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进入肠胃,要是不治,就更加严重了.”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来.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掉了.蔡桓公很奇怪,故此特派人去问他,扁鹊说:“病在表皮,用药热敷治疗就可以医治好的;病在肌肉皮肤之间,用针灸就可以医治好的;病在肠胃中,用清火汤剂就可以医治好的;要是病在骨髓,那就是掌管生命的神所管的了,我就没有办法治疗了.现在桓公的病已发展到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过问了.”过了五天,桓公感到浑身疼痛,便派人去寻找扁鹊,这时,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恒公病死了.
本文描写了古代神医为诸侯王诊断疾病,被君王粗暴地回绝,而最终逃亡而去的故事,主要截取二人三次对话的片断,最后以神医对病理的论述,和君王终于病死作为结局,故事情节起伏,线索明晰,结构完整.作者注意在层层对比、步步深入中,显示扁鹊的精明诊断,深通病理,对病人苦苦衷告、高度负责的精神;同时揭露诸侯王不纳忠告,刚愎(bì)自信、讳疾忌医、顽劣不化,最终自食其果、病发身亡. 本文的描写隐含着作者的暗讽,如写蔡桓公对神医的猜忌和偏见,写他“不应”、“不悦”的专横,以及写神医扁鹊未能治病,却不得不逃亡,都对封建统治者的专制给予了揭露. 仅就写作的手法和目的而言,韩非的写作水平是很高的,而且文章的寓言作用也发挥得很好.但是因为古人的知识水平有限,编出来的东西就有问题,比如这种先在表皮,然后转移进肌肉,最后进入骨头的疾病其实根本是不存在的.而蔡桓公所说的“医者好治不病以为功”倒是挺客观,因为许多疾病本来就是自愈的!现在看这篇文章应该注意的是如何扬弃,扬:不能太独断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弃:神医都是杜撰出来的,自称神医的大部分是骗子.如果韩非活到现代是不会写出这样的文章的,现代人比古代的人至少在知识上水平要高得多了!
寓意
[编辑本段]
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也要像对待疾病一样,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防患于未然.(from:《点击》)
注音
[编辑本段]
腠 còu 齐 jì 遂 suì
通假字
(汤)熨之所及也:同(烫),用热水焐
望桓候而(还)走:同(旋),掉转
火(齐)之所及也:同(剂),一只能种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