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求艾弗里的生平(包括学历、研究经历)、研究思路及其对生物化学或遗传学研究的贡献等.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3 14:46:07
求艾弗里的生平(包括学历、研究经历)、研究思路及其对生物化学或遗传学研究的贡献等.
艾弗里指的是那位研究肺炎球菌菌株的生物学家啊
求艾弗里的生平(包括学历、研究经历)、研究思路及其对生物化学或遗传学研究的贡献等.
艾弗里(Avery,Oswald Theodore)加拿大-美国医生.1877年10月21日生于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1955年2月20日卒于田纳西州纳什维尔.艾弗里于1904年毕业于内外科医师学院,他的研究范围包括肺炎的病原菌----肺炎球菌.细菌学家们曾研究过在实验室中生长的两种不同的肺炎球菌菌株,一种有平滑的外膜(S),一种没有外膜,外表粗糙(R),显然R菌株缺少某种构成这种碳水化物被膜的酶.同时发现,如果将S菌株的浸出物与R活菌株相混合,注射于小鼠,小鼠的组织中就会含有S活菌株.S浸出物(完全是非活性的)显然含有一种因子,能够供给R菌株以所需要的酶,并将之转变成S菌株.大家都认为这种因子本质上是蛋白质.然而在1944年艾弗里及共同事研究了S菌株浸出物,证实这种因子是纯粹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并不存在蛋白质.这是一个关键性发展,在此以前,一直认为蛋白质是遗传学的基础,而DNA只是蛋白质的一种不怎么重要的附属品.现在看来DNA才是真正的遗传学基础.但是,由于提纯的DNA之中还有0.02%的蛋白质,还有一些人对DNA是遗传物质提出质疑.这一发现直接导致了对DNA的新的钻研,使克里克和沃森发现了它的结构及其复制方式.
再问: 包括学历、研究经历和研究思路能不能写详细点啊,谢谢!
再答: 在格里菲斯发现肺炎球菌的遗传转化现象之后不过数年(30年代初),加拿大生物化学家艾弗里(O·T·Avery)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便开始探寻转化因子。他们把S型死菌的无细胞提取液进行分离,然后再检测各种分离组分的转化活性,发现只有DNA(而不是蛋白质)具有转化因子的作用。1944年,他们非常谨慎地发表他们的结果(论文中与艾弗里同时署名的还有麦克劳德(C·MacLeod)和麦卡蒂(M·McCarty)),确认脱氧核糖核酸是肺炎球菌的转化因子。      他们列举了六点证据:(1)纯化的具有高度活性的转化因子,其化学元素分析与计算出来的DNA组成非常接近;(2)纯化的转化因子在光学、超离心、扩散和电泳性质上与DNA相似;(3)其转化活性不因抽提去除蛋白质或脂类而损失;(4)可以破坏、消化蛋白质的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不影响其转化活性;(5)分解、消化核糖核酸(而不是消化分解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核糖核酸酶对转化活性无影响;(6)相反,在加入分解、消化DNA的DNA酶后,转化活性即行丧失。      艾弗里等人的工作是艰苦卓绝的。1943年5月,艾弗里给他的兄弟罗伊(Roy Avery,一位医学微生物学家)写信说:“近两年来,我先与麦克劳德,现在又与麦卡蒂博士一道,一直试图找出导致这一特异变化的细菌抽提液中的这个物质的化学本质。……真是艰巨的工作,有多少头痛和心碎的经历啊。但是最后也许我们找到它了”。      发现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是DNA,这是基因研究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在当时,这项重要的发现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艾弗里虽曾被提名为诺贝尔奖的候选人,但当时评奖委员会认为“最好等到DNA的转化机理更多地为人们所了解的时候再说”。      比起孟德尔的被人遗忘达34年之久,艾弗里所处的时代毕竟不同了。1945年,英国伦敦皇家学会授予艾弗里考普莱(Coply)奖时,就特别提到他关于转化因子的工作。1951年,赫里奥特(R·Herriott)受到艾弗里工作的启发,提出一个十分富有魅力和启发性的假说:“病毒的作用可能像一个充满着转化因子的注射针。这样的病毒本身不会进入细胞,但它不仅用尾部接触寄生细胞,并可能通过酶的作用在细胞外膜上钻一小孔,然后病毒头部的DNA就钻入细胞。”赫里奥特在病毒感染寄生细胞过程的细节上都叙述得如此准确,令人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