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卡夫卡 的《饥饿艺术家》中卡夫卡的人物形象分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3 10:28:00
卡夫卡 的《饥饿艺术家》中卡夫卡的人物形象分析
卡夫卡 的《饥饿艺术家》中卡夫卡的人物形象分析
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卡夫卡的小说一直都是学界研究讨论的焦点.无论是现实主义文学批评家、现代主义理论批评家还是当代前卫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都能从他的作品中找寻出大量的文本因素来为其理论作支撑.而作品的价值,也正是通过对它进行包括作家生平读解、社会学读解及叙事学读解和解构性读解等跨越时代和意识形态背景的多重阐释后才渐渐显现的.从中我们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他的小说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不仅植根于卡夫卡对于人性和世界图景的洞察,也来自它的文体和形式的新奇.的确,《饥饿艺术家》最为完美地展示了卡夫卡小说的写作技艺:一种不断翻转、在众多可能性之间不断滑动和制造反讽的艺术.《饥饿艺术家》就是这样一篇 “卡夫卡式”的小说,它像卡夫卡抛出的一枚至今没有停稳的骰子,让我们目眩神迷.和《审判》、《城堡》等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相比,完整的《饥饿艺术家》之重要性显得尤其突出.
  复杂的形象——多义的艺术家
  《饥饿艺术家》以五千多字的短小篇幅,用奇异的笔调讲述了一个荒诞不羁但又充满现实意味的故事:主人公“饥饿艺术家”以在兽笼表演饥饿为生,并以这样的表演招徕大批观众.渐渐他对自己的表演产生了荣誉感,从没有自觉自愿离开过兽笼,还为别人不给他机会成为“空前伟大的饥饿艺术家”而深感苦恼.观众心满意足,“只有饥饿艺术家不满意,总是他一个人不满意”.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位备受观众喝彩的饥饿艺术家发现自己被人们抛弃了,观众不再对所谓的“饥饿艺术”感兴趣.他只好“屈尊”加入一个马戏团,他的表演也成了一个次要节目.他不合时宜地仍想表现饥饿表演,想真正做到让世界为之震惊,可观众对马戏团的黑豹更感兴趣.他被人们忘却了,最后连同烂草一起被悄无声息地埋掉.临死前,饥饿艺术家才有所表白,他觉得他“只能挨饿”,因为他“找不到适合自己胃口的食物”,假如他能找到适合的食物就不会“惊动视听”,而像所有其他人那样“吃得饱饱的”.
  美国文艺理论家R·W·斯托尔曼在《饥饿艺术家》一文中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来理解主人公及小说的含义:社会学的、宗教的和形而上学的.首先“绝食艺人在笼中的困境代表了艺术家在现代世界中的困境:与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格格不入.从这个角度来阅读,《饥饿艺术家》是一个社会的寓言.……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示,就是艺术家和社会的分离”.从宗教的角度看,“我们也可以把绝食艺人看作一个神秘主义的代表者,一个圣人,或者一个神父.……故事便以历史的观点讽喻了宗教的困境.……用宗教术语来表示,就是神和人的分离,灵与肉的分离.”从形而上学的角度看,“绝食艺人代表精神,作为精神存在的人,豹相应地代表物质,人的动物性.……用形而上学的术语来表示,就是精神与物质的分离.” 与三个层面对作品的理解相对应,饥饿艺术家似乎也隐含了创作者的三个身份——即作为现代人、犹太人和艺术家的卡夫卡.犹太人对民族宗教的虔诚、现代人对发达工业社会的赞美和艺术家对自我实现的推崇在卡夫卡身上不再凸显,取而代之的,是拥有着三种身份的卡夫卡对自我身份与作为普世的人的生存状况的痛苦思索和不懈追问.现代语境下,看似为艺术而“殉道”的饥饿艺术家不再拥有圣徒的圣洁光环.如斯托尔曼所说,从宗教的、形而上学的以及审美上来解读饥饿艺术家之死的意义,包括了以下两点:“(1)耶稣真的死了,后文艺复兴时期的世界已经把信仰的行动从现实中摒除了.(2)对神秘主义者和艺术家说来,复活是不存在的,因为今天不承认精神,只承认物质.我们还看到,甚至垂死的神秘主义者也承认了这种物质对精神的胜利,他最终仍是一个怀疑主义者和失败主义者.” 目的是难以实现的,但放弃它又是不可能的——饥饿艺人一心要把他的饥饿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可“忍饥挨饿”的时间越长,离生理极限也就越近,他在艺术上要达到高峰,则他的肉体必同时毁灭,这是他自相矛盾的理想追求.法国批评家罗杰·加洛蒂在《论无边的现实主义》一书中也谈到卡夫卡与他身上带有的犹太民族性之间产生的矛盾:“作为犹太人,与犹太人社会割裂的犹太人,怀念这种社会,始终在信仰和他的否定之间左右为难的犹太人,他由于不可克服的特性而经受着最痛苦的孤独.他丧失了一切根基:他为‘没有土地、缺乏法的气氛’而痛苦.” 一直以来,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让人们相信,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在作品中的映射:病逝前一个月,卡夫卡曾在病榻上艰难地校对这篇小说的清样,并在读完之后“泪流满面”.艺术家的悲惨遭遇似乎象征着现实中卡夫卡面对严酷的社会压力不断躲藏自己、隐蔽自己.但透过眼泪,我们能读到的更有卡夫卡对人类社会二元对立难以调和的哀叹与被困在现代社会的悖谬陷阱中无法自拔而神伤.
  强调了纯粹的精神无法战胜“罪恶”的物质,“去神圣化”的艺术家同时又是卡夫卡对身份认同的严肃反思.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开启了以主体为中心的启蒙身份认同的路线图,即从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直到绝对精神.他认为,自我意识发展依赖另一自我意识,两者结为一种主/仆关系. 如果说艺术家想通过绝食来超越对物质的依赖达到绝对精神状态,战胜异化危险实现与世界合一梦想的话,那他始终无法逃脱的,却是整个社会力量控制下无数无形之手的拉扯与纠缠;虽然不要直接面对紧张的异己力量给生存带来的压力,也不需服从权威与统治力量的意志,但是他却已陷入了无边的“焦虑”.小说中,没有人相信艺术家真正能彻底禁食,还将艺术家为表明自己清白的歌声视作其偷吃手段非同一般的表现.这让艺术家感到无比痛苦.悲剧色彩与反讽特征的共生共存强化了小说的荒诞性,也表现了卡夫卡对人内心最高的真实的更深一层探索.弗洛伊德认为,启蒙哲学以来以主体为中心的自我认同在这个价值理性不断恶化,工具理性泛滥的现代社会中力所不逮,“自我不再是认同中心,而是一个承受矛盾冲突的心理界面;在那里,社会约束力与本我的力比多相持不下,争斗不止.” 艺术家生理上近乎自虐的行为来源于其心理的“受虐”需求,心理上的“受虐”需求又是观众对其喝彩或鄙夷中施加于其身的;只有在无数粗暴目光的投射与侵犯中,艺术家才能获得他梦寐以求的“荣誉”和“自尊”.久而久之,等到畸形发展的心理彻底定型后,被赋予的“主体”地位和虚假的客体合而为一,那么,观众“看”的兴趣的丧失也就意味着主体地位的丧失和客体属性的瓦解,而正如上文所述,视精神地位超越一切的艺术家是无法,也无力承担这种比剥夺生命还要残忍的双重形象坍塌的.为了能达到艺术家的境界,或者说,为了继续实践艺术家的名号,他只好借自欺来满足自己,用自己对观众的反应来“证明”观众正注视着自己.如拉康的名言所说,一个认为自己是国王的普通人是疯子,一个认为自己是国王的国王也仍然是疯子.艺术家与观众、艺术家与自我的双重矛盾缢死了他.那么,卡夫卡想问的是,这样的艺术是否是值得的?这样的艺术家还是拥有健全自我的人吗?小说中的绝食艺人没有领会现代表演(艺术)的奥义:成熟的表演者(艺术家)此时会调整自我的行为,将作为导演的主体和作为角色的客体重新达成一致,寻找新的适合自己的角色,赢得继续表演下去的资格.但即使这样,艺术家便做到真正的独立和超越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饥饿艺术家临死前的自白可以说是困扰艺术家们灵魂的永久难题:“……因为我只能挨饿,我没有别的办法,”饥饿艺术家说.“瞧,多怪啊!”管事说,“你到底为什么没有别的办法呢?”……“因为我找不到适合自己口胃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不会这样惊动视听,并像你和大家一样,吃得饱饱的.”
  这是疯狂的饥饿艺术家代表所有现代人说出的一句最荒诞也最真实的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