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观潮》作者是谁?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9 19:48:22
《观潮》作者是谁?
《观潮》作者是谁?
《观潮》作者简介
  周密(1232一约1298),南宋词人,字公谨,号草窗、苹洲、四水潜夫等,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属浙江湖州市)人.宋末曾任义乌令等职,宋亡不仕,以歌咏著述自娱.其词讲求格律,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他工诗能文,亦善书画.著有《草窗韵语》《草窗词》《武林旧事》《癸辛杂识》.此篇选自《武林旧事》.《武林旧事》一书写于宋亡之后,书中缅怀先朝旧事,感慨世事盛衰无常,记载南宋岁时风俗、市井娱乐与游观之盛.
  《观潮》赏析
  浙江(即钱塘江)之潮,奔腾冲激,声撼地轴,叹为观止者由来已久.《庄子?外物》篇讲到任公子“蹲平会稽,投竿东海”,“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指的也许就是浙江怒潮.《史记?秦始皇本纪》也有始皇三十七年“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的记载.自宋以来,以浙江观潮为题材的诗文,为数不少.以笔记而言,就有周密《武林旧事》,耐得翁《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和吴自牧《梦梁录》等,其中《武林旧事》尤能绘声绘色.此书有两处写到观潮:一在第七卷,记淳熙十年(1183)八月十八日孝宗恭请太上皇(宋高宗)、皇太后往浙江亭观潮;一在第三卷,便是这里选录的.两段文字,可以参读.
  本文于叙述之外,更多的是描写,诸凡浙江怒涛,水军演习,吴儿弄潮和兵民、皇室观潮的情态状貌都逼真地再现了出来.作者善于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刻意渲染,因而能凭借极经济的笔墨,勾勒出现潮的热闹场面,成为一篇短小精悍的速写小品.
  本文劈头两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从大处落笔,提纲挈领,先给人一个总的印象,接着,补充交代“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引出典型场面,然后转入集中描写:“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由远及近,由色相而及声势,序次井然,富有生活实感.海门,一般注家都以为镇名.但海门镇在浙江临海县东南,离杭州有数百里之遥,岂观潮人视力所能及?《淳祜临安志》第十卷引宋姚宽《西溪丛语》所录一石碑记得很分明:“夹岸有山:南曰龛,北曰赭,谓之海门.岸狭势逼,涌而为涛耳.”原来观潮所见的海门,就是鳖(一作“壹”)子门,在府治东北六十里,它离观潮的中心位置浙江亭(旧为樟亭驿,在今杭州候潮门外)约三十来里地,江面开阔,潮初来时远望过去,仅似一痕一线而已.既而作者以淋漓酣畅的笔触,恣意挥洒,盛夸江涛排山倒海之势.“玉城雪岭”写其色与形,“声如雷霆”、“吞天沃日”,状其声与势.它跟唐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中“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相比,更是惊心动魄,有如身临其境.宋杨万里《题文发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入境小轴?浙江观潮》诗:“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上句写江涛汹涌的近景,下句记远望所见.这里用它来收束对浙江潮的描写,显得十分熨帖自然.
  教阅水军,据明人黄尊素《浙江观潮赋》说,是宋室南渡后才有的.文章第二小节叙写的就是水军演习的场面.主其事者,是“京尹”.京尹,就是京城的长官.宋室南渡,以临安(今杭州)为“行在所”(封建皇帝所在的地方,这是不忘旧都汴梁而以临安为行都之意),所以才有“京尹”这么个称呼.从教阅(训练、检阅)水军的特点出发,作者首先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数百条艨艟战舰摆开的阵势方面,以显示出教阅场面之宏伟.“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卓诡变幻,见其调度之神速,操控之机灵.然后历数水军诸般武艺: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洪波上,竟从容悠闲得“如履平地”.一经这么映衬烘托,越发显示出健儿们本领之高强,动作之娴熟.正当大家聚精会神,关注水军操练之际,笔锋又转而去描写另一画面:“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刹那间,烟炮满江,象征着“双方”接火,交战方酣,怎不令人心惊魄动!读者惊魂未定,画面陡转:“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原来,趁着硝烟弥漫的当口,诸船尽藏,不见一只,意味着樯橹灰飞烟灭,一场厮杀胜利告终.作者就是如此善于摄取水军实战演习中的特技镜头,着意渲染铺张,层次清楚,给读者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象.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剪裁的精当和文笔的老到.
  第三节,转入对吴儿弄潮的描写.“弄潮”也是宋代时行的一项精彩表演.“吴儿”,吴地少年,钱塘古属吴地,故称.“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文身,身上刺有花纹.“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寥寥数笔,便使弄潮儿激流勇进、果敢好胜的心理态势跃然纸上.接着,又写“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传神地再现了他们精湛的表演艺术.试想,“鲸波万仞”,浊浪排空,何其惊心!而他们却履险如夷,“腾身百变”;不仅此也,挥舞的十幅彩旗居然“旗尾略不沾湿”,由此人们不难想见其技巧之熟练.“以此夸能”,意在挣钱(观潮时“豪民贵宦,争赏银彩”),而不是单纯的群众性娱乐场面.无怪乎苏轼要发出“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的感叹!与周密同时的吴自牧,在《梦粱录》里把弄潮儿斥为“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既然如此,周密又何以津津乐道,在《武林旧事》里不止一次地以欣赏的笔调极力渲染吴儿泅水的本领呢!细读下文,便可了然.
  最后两小节,特写观众辏集的盛况.先写豪民贵宦车水马龙,僦赁看幕,再写宫中观潮,临了兼及都民.这里描写的中心则是皇室贵近在“天开图画”台上观潮.十里江岸,“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统统不过是“黄伞雉扇”的铺垫陪衬.在都城细民眼里,“天开图画”台,“真若萧台蓬岛”,仿佛是现实生活中的神仙世界.所有这一切,在周密心目中都是大平盛世的象征,是令人向往的.今天看来,这种景象恰恰反映了南宋小朝廷文恬武嬉、苟且偷安生活的一个侧影.
  周密生当宋元易代之际,《武林旧事》又成书于宋亡之后.作者在《自序》中写道:“及时移物换,忧患飘零,追想昔游,殆如梦寐,而感慨系之矣.”清人鲍廷博说:“《自序》一篇,声情绵邈,凄然有故国旧君之思,不仅流连今昔而已.”(《跋》)其实,周密这种思想情绪渗透全书,《观潮》一丈自然也有表露.对此,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和遭际来考察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也无需去求全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