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我看中国的传统艺术”的作文该怎样写呢?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百度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30 00:49:37
“我看中国的传统艺术”的作文该怎样写呢?
“我看中国的传统艺术”的作文该怎样写呢?

  怎样写这篇文章让我动了很大的脑筋,我想,再不能走老套路了——读书、笔记、思考、重整、成文.几千字的论文里能有多少字是我自己的真知呢?实在是愧怍.毋庸讳言,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知道的还太少,体悟更谈不上.在大一的时候,看一本中国思想文化的书,封底上作者的一段话让我不能忘记,他说:“在进入文化之前,我必是要静一静心神,严肃下来的”.因为,中国文化如此博大,如此精深,他不能不一再的感到自己的渺小.所以,我想,我还是不要用那种格式化的文字告诉你,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然后,再用学术性的话语来分析它的机制、精髓、问题以及它现代化的途径,班门弄斧总难免贻笑大方的.最后,我还是决定,我认真的写,用自己的文字.希望我能通过这些浅薄的文字表达出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点思索.我用这些零碎难以成篇的文字把我在日以一日的成长中看到听到的事、想到的东西串起来.传统文化,我们浸萦在其中,在我众里寻它千百度时,蓦然回首,却正在灯火阑珊处.
  二
  我学中国文化,相对于学术性的专著,我更喜欢另一种文体——平和的语气,深邃的底蕴,虽然也难免流于表面和肤浅.
  在我看来,当代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最好的莫过于台湾诗人余光中了.每每读他的诗,都能体味到他对传统的生活方式的流连,以及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诚心和敬意.
  《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望,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再就是余秋雨.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开散文体历史专著之先河,而余秋雨把这条路走得更为彻底,他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上认为应寻找个简便方式、一种方便法门,吸引大家走进中华文化殿堂,把该知道的都发挥出来.他正试图搭建这样的桥梁,让文化深入普通层次.我想,他做的已经很好.
  余秋雨在深圳作了一场演讲,认为中华文明能存续至今是因为下列三个原因:
  第一,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整体上成为一个远征的民族.中华文明的主题是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农耕文明,农耕文明从未有过远征的民族.这就避免了因战争而灭亡的悲剧.
  第二 ,中国历史上没有长时期的无序.我国历史上也有过兵荒马乱的时候,但是很快就恢复了秩序.你不能不感叹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每三年就给这个国家提供一大批年轻的管理人才.中国有那么多地方,靠的就是这些人的管理.更了不起的是,科举制度考的不是诗词歌赋,考的是治国平天下的本领.这是个非常聪明的构思.
  第三,中国从来没有陷入过极端主义的宗教狂热.外面的宗教到了中国之后,都不是那么极端,而是变得温和,很少带有攻击性.在中国,有了弹性上的结构,反而使很多的宗教观念共存,没有走向极端.中华文明的弹性结构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三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提的是孔子,是儒学.然而,在学习之余,我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一本《论语》传了几千年,世世代代的学人总能从里面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立身济世,或辅王佐政.粗读了《论语》,确实是好,字里行间都像是一位睿智的长者在向你娓娓道来,人生,智慧.但是,掩卷之后,还是难免会想,难道真的再没有人,再没有书可以超过孔子,好于《论语》了么?
  柏杨评论中国文化时指出:“自从孔丘先生之后,四千年间,没有出过一个思想家,所有认识字的人,都在那里注解孔丘的学说,或注解孔丘门徒的学说,自己没有独立的意见,因为我们的文化不允许这样做,所以只好在这潭死水中求生存.”
  有学者讨论“儒家思想是否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是,我们却不得不面对现实了.四千年间,没有出过一个思想家,难道是说孔子有多么了不起吗?我想,说这话的人是想一针见血的指出孔子的思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在相当大的在程度上严重地制约着思想家的产生.
  这种思想借助统治者的力量,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它要求人们循规蹈矩,不思创新,但是这种灾难并不能归罪于孔子.应该归罪于利用这一思想的统治者.他们是这种思想最大的获利者.哲学家的思想在其产生的初期,对社会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局限性就会显现出来.而统治者往往不顾这种局限性的存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僵化这种思想,曲解这种思想.在任何时候,哲学家的思想都不应该成为统治者获取私利的工具.这样做的结果将是我们对哲学家的思想理论的把握产生偏差,而哲学家成为统治者的替罪羊.
  四
  上课读书,有一点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书本上要做一些不必要的比较,我们总是拿中国比西方早多少多少年来强调中国古代文化的“先进性”,仿佛要证明中国人自古以来比西方人聪明,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凸现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才能培养下一代的爱国主义情操.如是乎,我们所了解的勾股定理要比西方早500余年,地动仪早西方1700余年,等等.这传达给我们的只是一些生硬的数字,难道这些真的能说明文化内涵吗?
  文化是以民族为单位的,世界上的民族多姿多彩,世界文化因此而绚丽多元.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说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比另一个民族的文化先进.中华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西方也有他们自己的文化,跨文化比较,只能区别出文化的差异性或共同点,而不能对比出哪个文化“先进”,哪个文化“落后”,因为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两者之间也许因曾经的相互影响而表现出某些方面的相同点,但是绝对不能把它们放在一条二维的单向线上进行“先进”、“落后”划分的比较
  我一直认为称长城是“第八大奇迹”、关汉卿是“东方的莎士比亚”、苏州是“东方的威尼斯”等等此类并不值得骄傲,只代表了一种盲目的自大.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的文化的价值并不是建立在与西方文化比较的基础之上,我们更不应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确立自我文化价值.面对内在价值积聚厚重的中华文化,我想,我们更需要的是认真和正确地发掘并努力使之发扬光大.
  五
  切莫以为只要中国还在,中国人还在,普通话还在,关于中国的学问和文化遗产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还安安稳稳地存在着,甚至是发展着,不管是令人欣喜地还是令人讨厌地.
  张祥龙认为文化,尤其是对一个民族的特点和历史走向产生过明显影响的有形文化或“雅文化”,是一种有机的活体,有她或她们的历史生命和灵魂.说一个这种意义上的文化还存在不存在,主要看她是否还活在某个民族或社团的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标志就是要看:
  (1)这个文化是否还有严格意义上的传人,即一些以团体的方式、用自己的生命实践在自觉地传承她的“道统”的人;(2)她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否还存在;(3)她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否还能影响人们在生活中做出的重大选择;(4)她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感情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
  简言之,看一个文化是不是活着的,就要看她的基本精神是否还能打动现实的人群,是否与实际生活和历史进程有呼应.
  这种提法不一定正确,但是,对于用以审视现实却有警醒作用.我们可以看到现世社会里已经基本上没有以团体的方式、以自己全部的生命活动来自觉地继承儒家的道统或文化精髓的传人了.其次,儒家文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即以家庭为根、以农业为本、半天然半教化的团体结构,自中国倾全力以西方意义上的工业化为强国之术之后,便日益衰退,几近消亡.而且,儒家文化,同时包括道家与佛家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能影响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选择了.最后,儒家乃至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情感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中呢?情况似乎是: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简体字和横排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古史经典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由此可以大致得出这样的结论,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了生存危机,可说是“文命危浅,朝不虑夕”,而且从目前的发展趋势上看,总的形势还在不断恶化.目前的情况就是:我们自家的文化,乃至总体的文化土壤在迅速地贫瘠化、无机化、单质化、板结化和荒漠化.黄河水中流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血,而现今的时代潮流冲走的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曾被完全政治化的问题,现在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越来越浓重悲凉的文化含义.
  六
  本年度最让社会关注和大学生思考的时间莫过于马加爵杀人事件了.尘埃落定后,人们更多的是责怪汲汲于功利的教育体制及理念,但是,在北大的未名网站上却看到一篇新颖的文章《马加爵与中国传统文化》.作者认为马加爵事件暴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阴暗面——“嗜杀”.
  接着作者举出诸多事例来论证他的观点——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虽然高举“仁”的大旗,但是他杀起人来也是一点都不含糊的.《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孔子做鲁国大司寇时诛杀大臣和优伶的史实.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何尝吝惜过自己的子民?农民起义领袖嗜杀如命的例子更是举不胜举:黄巢本身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张献忠屠川,韦昌辉干掉自己的老战友还灭其一门……
  传统文学作品中更是透着凛凛的杀气,让人读来不寒而栗.《水浒传》中李逵的板斧砍人比切西瓜还要利索,真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杰出代表,但是无论他杀的是坏人还是好人,那些人的生存的权利就这样被夺去了.《西游记》比起水浒来也是毫不逊色.当人们看着孙悟空棒杀西天诸路妖魔的时候,心中大都油然而生一种快意,并且为之津津乐道.到了近代,我们还可以看到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里有多少对杀人习以为常以至于连小孩子都对死人的头颅毫不畏惧,在淋淋的鲜血中玩耍的故事.文人们自己心中或许也是对杀人的快意心驰神往的.中国古诗中许多游侠诗中都透着对仗剑杀人的快感的向往.
  所以,作者最后认为中国文化中的杀伐之气不除,它便会作为一种文化基因代代因袭.而杀的罪恶,也会代代因袭.
  得出结论——对他人生命的漠视是我们的共性.
  姑且不谈他的言论是否有道理,但就作者从另一角度剖解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是难能可贵了.马加爵作为一个大学生,十年寒窗苦读,应该是读了相当一部分中国文化书籍的.但其举止却只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及其不容隐晦的阴暗面.
  七
  2004年9月9日的《中国文化报》头版即有题为《防止传统艺术生于民间死于庙堂》的文章.文章末,著名曲艺评论家常祥霖说,现在是信息社会了,人们要求传统艺术与时俱进是正当的,理直气壮的.面对传统艺术的实际,“与其绝种不如变种”,这种说法虽然有些生猛,但也确实发人深醒.
  雅典奥运会刚刚结束,这次体育盛会留给我们更多的也许是关于中国2008的问题,更多的是关于人文奥运的探索.希腊走出了很好的步子,中国的路应该怎么走?成了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奥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金元浦教授在一次对话节目中说,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是一种对人、对人类的深切的人文关怀,说到底,奥林匹克精神就是一种文化,文化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仁者,生生之德.”奥运正是唤起人类对人自身可贵,不可轻的不断体认,无限珍视.
  辉煌中国,百年机遇,2008年北京奥运,对于处在新的战略机遇期的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人文奥运彪炳文化的伟力呼唤着中华文明的价值重构,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给予我们重建文化中国国际形象的极好机缘.
  世界给我17天,我给世界5000年.
  是时候了,抓住机遇,拂去尘埃,让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世界人民面前散发夺目的光彩.
  八
  一直认为,老老实实的做学问是一件寂寞的事,尤其是试图从浩如烟海的故纸堆里找出发光的东西来.所以,对于那些曾教导过我们中国文化的老师,我心怀一份敬畏.想起一首诗来,觉得送给我的老师们甚是得体,师恩似海,无以为报.
  谁还在孤独里涉水,谁就是没有倒下的火把,点燃的激情,让礁石割开的伤口,也能开出愉悦的浪花,流出的透明香气,随滔滔水声,在轻轻传唱的口中,成为经久不息的歌谣.枕着这样的倾听,被繁华掏空的梦乡,那条波澜起伏的水路上,布满你潮涨潮落的传闻.
  或许你知道也不知道,在远了又远的水中央,身后是越退越模糊的人群,真正的岸不在前方,是在虚幻的描绘里.今生的泅渡,孤独是跟随着的忠实伴影.当你在随后的纪念中重新出现,却早已在自己的想象里沉溺.那时候,谁为判断,辽阔的水域中,你是一条唯一能够飞翔的鱼.